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基线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代谢参数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联合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至2021年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基线PET/CT检查且行一线ICI联合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获得总肿瘤代谢体积(TMTV)、糖酵解总量(TLG)和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一线ICI联合化疗预后的最佳临界值, 并收集患者外周血指标, 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法及Cox回归计算总生存(OS)及无进展生存(PFS)。结果共入组44例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 TMTV>119.5 cm3及转移灶数量>3个与较差的PFS有关(χ2=4.19、11.28, P<0.05);TMTV>119.5 cm3及TLG>424.3与较差的OS有关(χ2=14.96、6.05, 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 转移灶数量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1), TMTV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目前临床上常用于预测食管癌免疫治疗疗效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发掘新的、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以筛选优势治疗人群,精准化食管癌的治疗模式。方法 以“esophageal cancer, biomarkers, immunotherapy,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为关键词,检索2009-2022年PubMed收录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对接受免疫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疗效及预后进行预测的生物标志物相关文献。排除标准:综述文献、Meta分析和病例报告。最终纳入41篇文献。结果 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微卫星不稳定性和肿瘤突变负荷等生物标志物已进入临床应用,但仍存在一定缺陷,不能完全筛选出食管癌免疫治疗的优势人群或精准评估疗效及预后。肿瘤微环境、基因表达、液体活检和影像学相关生物标志物有望成为潜在的预测指标。结论 现有的食管癌免疫治疗相关生物标志物的预测效能似乎并不理想,将来可能会开发出更具价值与优势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以期为食管肿瘤免疫治疗疗效及预后的预测和优势人群的筛选带来新的突破和进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