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2%氧嗪酸钾饲料喂养诱导高尿酸血症模型,成功后大鼠随机分模型对照组和麝香保心丸干预组,用苦味酸法检测大鼠血清尿酸浓度,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IL-6、CRP和MCP-1含量。结果:2%氧嗪酸钾饲料饮食可成功诱导高尿酸血症模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血清炎症因子含量明显增加(P0.01),用麝香保心丸干预后,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含量有所下降(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可抑制高尿酸血症大鼠诱导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张旭升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6):2108-2109
目的:探讨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7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病例,分析其影像表现,6例行平扫及增强检查,一例仅行平扫检查。结果:脂肪肉瘤1例、平滑肌肉瘤1例、纤维肉瘤1例、畸胎瘤2例、神经母细胞瘤2例。结论:掌握腹膜后区的正常解剖结构,能提高对肿瘤定位诊断的准确性,同时结合肿瘤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等,对肿瘤的定性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
我院2002-03至2012-03采用不同的保肛术式治疗超低位直肠癌65例,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5例中男46例,女19例,29~79岁,中位年龄56岁。肿瘤下缘距肛缘4.0~5.0 cm者36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皮动脉药盒植入术治疗腹部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26例腹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在常规抗肿瘤治疗基础上行静脉给药化疗,观察组行皮动脉药盒植入术,两组均采用5日化疗法,治疗6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化疗后6、12、18、24个月存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8.73%,对照组为3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12、18、24个月存活率分别为79.37%、61.90%、49.21%、34.92%,对照组分别为63.49%、42.86%、31.75%、19.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0~Ⅲ度不良反应患者数分别为25、25、7、5、1例,对照组分别为2、13、17、14、7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动脉药盒植入术治疗腹部肿瘤疗效显著,有效提高患者存活率,减轻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并发症,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4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针对其术后并发症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结果 420例行PCI患者手术成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其中包括7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2例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形成,9例尿潴留,1例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急性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结论 PCI治疗患者术后存在较多并发症,尤其是血管性并发症,影响患者手术效果,甚至是手术失败。因此必须要加强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术后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方对成年健康SD大鼠血常规的影响,以期揭示补阳还五汤加减方促进骨髓增殖的作用机理。方法:分别使用补阳还五汤加右归丸10:1(m/m)、单方右归丸、生理盐水对大鼠进行干预,2 m L,灌胃,2次/天,干预7天后,禁食不禁水24 h,股动脉穿刺采血,用CA-500血液自动分析仪进行检测,观察其对血常规的影响。结果:经补阳还五汤加减方干预后,血小板数量和比容较正常组升高;红细胞数量和比容增加;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增加;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升高;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浓度均升高,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P0.05,P0.05);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P0.05,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及其加减方均可降低出血风险,增加携氧量,提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7.
自发性脾破裂是指患身体无外力作用和剧烈活动下发生的破裂。由于其没有外伤史,不会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而导致诊治的延误。现报告本院收治的6例脾破裂,分析造成诊断延误的原因,以期从中吸取教训,提高本病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酒速愈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肝组织TNF-α、IL-8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酒速愈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采用56°白酒灌胃建立急性酒精中毒小鼠模型,以葛花解醒汤为对照,给药后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TNF-α、IL-8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组织TNF-α、IL-8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酒速愈高、低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小鼠肝组织TNF-α、IL-8含量,葛花解醒汤组可明显降低小鼠肝组织IL-8含量;与葛花解醒汤组比较,酒速愈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TNF-α含量明显降低。结论酒速愈能够通过降低肝组织TNF-α、IL-8含量,减轻急性酒精中毒时肝脏的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9.
笔者用步长胆石刊通片治疗肝内胆管结石3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30例均为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门诊 22例,住院 8例;男 11例,女19例 ;年龄最大 70岁,最小 25岁,平均48.5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0.5年。临床症状有右上腹胀痛不适,并可向右肩背部放射,胃脘痞满,厌食油腻,部分有畏寒、发热及黄疸。全部病例均行B超检查,发现有肝内胆管结石,其中有12例为术后肝内残留结石, 中医辩证多属肝郁气滞及肝胆湿热型。2 治疗方法 以理气解郁,化瘀散结,利胆排石为治则。用步长胆石利通…  相似文献   
10.
生益胶囊对中老年红外热像平衡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能有效反映中医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特点的客观评估技术。方法:开展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受试者为有血脂异常病史的中老年人。治疗组服用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的中药复方保健品生益胶囊,对照组服用血脂康胶囊。试验周期为108天。以人体红外热像4个平衡特征(上下平衡A、上下平衡B、左右平衡、远近平衡)、中医问诊及血脂等为观察指标。结果:红外热像显示生益胶囊在改善人体整体平衡,包括上下、左右、远近平衡等方面皆优于血脂康。治疗组的相对有效率为81.0%,而对照组为33.3%,2组的构成比有显著差异(P=0.002)。中医问诊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血脂康降脂效果优于生益胶囊。结论:红外热像能客观反映中药复方对人体整体平衡调节的优势,在中医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