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药学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劲卿 《护理研究》2006,20(6):515-516
CT增强扫描与常规扫描有所不同,采用短时间大剂量快速推注造影剂,短时间内能完成大区域性扫描,能更加清晰地显示解剖结构及病变。由于螺旋CT增强扫描的特殊性,易使病人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所以,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2001年—2005年我院护理人员对增强扫描病人加强了心理护理,现将其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001年—2005年我院护理人员对增强扫描病人1685例加强了心理护理,其中男894例,女791例;年龄12岁~83岁,平均56.4岁;发生轻度不良反应2例、中度6例、重度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0.77%;比1998年—2000年CT增强扫描1025例未加强心…  相似文献   
2.
脂肪肝系过量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TG)在肝细胞内过渡沉积引起,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许多文献均认为是多因素引起并与高TG血症关系密切。本研究收集CT诊断为弥漫性脂肪肝患者22例,根据肝,脾CT比值分级标准分为轻、中、重度弥漫性脂肪肝,比较不同病变程度患者血中TG含量,探讨弥漫性脂肪肝病变程度与血中TG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43岁,手足抽搐,低钙血症25a,现常发生晕厥伴一过性意识障碍。实验室检查:血清游离钙为0.52mmol/L,放射免疫测定:PTH-M7.37ng/dL(正常值为6.5ng/dL-27ng/dL),碱性磷酸酶正常,肾功能正常。患者无颈部手术史,平时治疗以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为主。CT扫描显示双侧基底节区、丘脑、双侧小脑、双侧枕叶及额叶可见弥漫性,  相似文献   
4.
易与寒性脓疡混淆的坐骨软骨肉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男性,38岁。右髋部疼痛两个月,渐加重,近日右臀部肿胀,跛行。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三维重建对先天性脊柱侧弯的诊断与治疗的价值。对23例先天性脊柱侧弯病人经薄层CT扫描后行三维重建,结果显示全部病例均清楚地显示脊柱侧弯的程度及旋转程度,畸形椎体、椎板的位置、形态、数目,椎管内是否有骨嵴及其范围,脊柱裂的范围,因此三维重建简化了观察者思维过程,并能为选择治疗方案,评价预后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肛周Paget病伴直肠腺癌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肛周Paget病伴直肠腺癌1例南万续,任一军,李风仙,李巧荣,张劲卿,王向文Paget病是发生于乳房及乳房外富有大汗腺区域的一种特殊的癌性疾病,而发生于肛门周围较为少见。我们见到1例,且伴发直肠腺癌,现报告如下。患者蒋××,男,62岁,干部。因肛门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腰骶椎后缘软骨结节的CT征象,探讨其发病机制及本病与椎间盘突出症之间的相互关系。材料与方法:23例临床拟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14例,年龄17~85岁。进行腰骶椎CT的横断面扫描,使用的CT机为Picker公司的PQS型。结果:本病好发部位在腰5和骶1椎体后缘。好发年龄为青壮年时期。形态学特征是腰骶椎后缘软骨结节病例均有相同层面的椎间盘突出,突出间盘的后缘与骨突环边缘一致。结论:CT扫描在诊断本病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腰骶椎后缘软骨结节的发病机制与Schmor's结节有相同之处,均为髓核及间盘组织疝入软骨板造成,应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椎间盘突出症及继发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健康志愿者10名及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患者83例行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检查,并于同一时间对可疑部位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必要时增强扫描,诊断结果与临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别比较两者所显示的病例数。结果 83例患者中34例经临床综合评价为骨转移瘤。常规MRI共检出33例骨转移瘤患者,漏诊1例胸骨转移瘤患者;WB-DWI共检出38例骨转移瘤患者,漏诊1例前列腺癌骨盆成骨性移瘤患者,误诊5例。结论 WB-DWI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结合常规MRI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劲卿 《护理研究》2005,19(12):1078-1079
慢性盆腔炎常由于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愈或病人体质差病程迁延所致 ,是妇科常见病之一 ,疾病较顽固 ,体质较差时可反复急性发作 ,病人十分痛苦 ,我院采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我院收治慢性盆腔炎病人 14 3例 ,进行中药灌肠治疗。年龄最大的 45岁 ,最小的 2 0岁 ,平均 3 5岁。内诊以及B超证实 ,盆腔有包块者 3 9例 ,附件增厚者 63例 ,子宫附件压痛者 41例。其中有急性盆腔炎史者 75例。1.2 灌肠中药的主要组成成分 丹参 15 g ,赤芍 15g ,土…  相似文献   
10.
张劲卿 《护理研究》2006,20(2):515-516
CT增强扫描与常规扫描有所不同,采用短时间大剂量快速推注造影剂,短时间内能完成大区域性扫描,能更加清晰地显示解剖结构及病变。由于螺旋CT增强扫描的特殊性,易使病人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所以,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2001年-2005年我院护理人员对增强扫描病人加强了心理护理,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