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2.
[目的] 从祛腐生新角度,探讨复方黄柏液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病人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行常规肛瘘切开挂线术,术后第1天开始换药。治疗组(40例)采用复方黄柏液纱条换药,对照组(40例)采用凡士林纱条换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比较术后第3、7、14天创面愈合率、创面分泌物情况、创面肉芽生长情况、创面疼痛情况,术后第1、10天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皮生长因子(EGF)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指标变化以及术后第90天生活质量(SF-36)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第3、7、14天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第7、14天创面分泌物情况、肉芽生长情况及创面疼痛情况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天,两组IL-1β、8-OHDG水平均明显减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EGF水平均有所上升,且治疗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SF-36量表评分方面,术后90d随访发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提高,且治疗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中医祛腐生新法,术后采用中药制剂复方黄柏液进行换药对促进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拟结肠舒方辅助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治疗更年期女性直肠前突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5月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肛肠一科收治的更年期女性中重度直肠前突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STARR术加服自拟结肠舒方,对照组单纯行STARR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治疗前后排便梗阻症状学评分、排粪造影检查直肠前突深度、血清性激素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67%vs.73.33%,χ^(2)=6.405,P=0.011),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33%vs.26.67%,χ^(2)=6.405,P=0.011)。2组术后7 d及术后3个月排便梗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且术后3个月观察组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t=6.298,P<0.001)。2组术后3个月直肠前突深度较治疗前均降低,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下降,雌二醇(E_(2))水平升高(P<0.01),且观察组FSH、LH水平低于对照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t/P=5.618/<0.001、5.263/<0.001、6.283/<0.001)。观察组术后14 d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079,P=0.024)。结论STARR术后口服自拟结肠舒方治疗更年期女性直肠前突型便秘,可从远期改善便秘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调节机体性激素水平,巩固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椎、胸椎及腰椎肿瘤在锥形束CT( cone beam CT,CBCT)影像引导下的调强放射治疗( image guided radiation therapy, IGRT)六自由度摆位误差分析. 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脊柱恶性肿瘤放疗的患者30 例,其中颈椎肿瘤10 例,胸椎肿瘤10 例,腰椎肿瘤10 例. 采用瑞典医科达( ELEKTA)公司AXESSE直线加速器CBCT引导,用HexaPODTM evoRT床从平移和旋转六自由度方向在线校正摆位误差,CT模拟定位获取治疗计划参考图像(层厚3 mm,120 kV,200 mAs). 每次治疗前行千伏级( kV级) CBCT扫描(100 kV,36. 6 mAs,s20射野准直器),CBCT图像采用骨窗模式与计划参考图像自动匹配,并经高资质医师和物理师共同确认,误差校正后再次行CBCT扫描,将两次图像与计划参考图像分别进行匹配验证. 本研究共收集838次摆位校正前、后匹配结果,分别记录患者平移摆位误差左右方向X( lateral)、进出方向Y( lngitudinal)、升降方向Z(vertical)、旋转误差俯仰方向RX(pitch)、滚动方向RY(roll)及左右旋转方向RZ(yaw)匹配结果. 应用SPSS 13. 0统计软件,对HexaPODTM evoRT床校正前后位移误差数据行配对t检验. 结果:椎体肿瘤摆位误差(绝对值)中,3个平移X、Y和Z方向摆位误差结果分别为颈椎(1.71 ±0.10)mm、(1.81 ±0.11)mm和(1.94 ±0.09)mm;胸椎(3.17 ±0.19)mm、(4.26 ±0.28)mm和(2.18 ±0.12)mm;腰椎(2.69 ±0.24)mm、(3.33 ±0.26)mm和(2.86 ± 0. 21)mm. 患者摆位后首次CBCT获得摆位误差数据与误差纠正后(动床后)再次CBCT验证后获得残余误差数据3个平移X、Y和Z方向分别为颈椎(0. 5 ± 2. 4) mm、(0. 01 ± 2. 4) mm和(2. 4 ± 1. 4) mm,胸椎(1. 17 ± 0. 11) mm、(0.26 ±0.30)mm和(0.08 ±0.12)mm,腰椎(1.09 ±0.24)mm、(2.03 ±1.26)mm和(0.06 ±0.51)mm. 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颈椎及胸椎平移3个方向误差纠正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腰椎仅是升降Z方向平移误差纠正前后差异统计学有意义(t= -3. 518,P<0. 001). 3个旋转RX、RY和RZ方向摆位误差分别为颈椎肿瘤0. 67° ± 0. 04°、1. 06° ± 0. 06°和0. 78° ± 0. 05°,胸椎0. 62° ± 0. 05°、0. 75° ± 0. 06°和0. 84° ± 0. 06°,腰椎0. 59° ± 0. 06°、0. 80° ± 0. 07°和0. 73° ± 0. 06°;误差纠正后(动床后)再次CBCT验证后获得残余误差数据3个旋转方向RX、RY和RZ方向分别为颈椎肿瘤0. 27° ± 0. 14°、1. 20° ± 0. 04°和0. 28° ± 0. 05°,胸椎0. 02° ± 0. 20°、 0. 05° ± 0. 26°和0. 64° ± 0. 16°,腰椎0. 09° ± 0. 26°、0. 50° ± 0. 05°和0. 03° ± 0. 16°,误差纠正前后颈椎和腰椎旋转3个方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胸椎仅是滚动方向RY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 106,P<0. 001). 30例患者疼痛均有缓解,未发现放疗副反应. 结论:IGRT下HexaPODTM evoRT床对脊柱肿瘤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纠正有明显作用,建议采用在线校正脊柱肿瘤放射治疗摆位误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