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1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泌性中耳炎并发颞叶脑膜脑炎一例倪道凤,张道山,魏伯俊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颅内、外并发症屡有报道,而为分泌性中耳炎引起者则不多见。我科遇1例分泌性中耳炎并发同侧颞叶脑膜脑炎和颞下窝软组织炎症者,现报告如下。患者,男,51岁。因右耳耳鸣2年,张口困...  相似文献   
2.
嗅性诱发电位 (olfactoryevokedpotentials,OEP)作为一项客观而灵敏的电生理指标 ,对于嗅觉系统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现从嗅觉的解剖、生理 ,嗅性诱发电位的波形、影响因素及其临床应用等方面加以阐述。定义和研究历史嗅性诱发电位系由气味剂 (odrants)或电脉冲刺激嗅粘膜 ,应用计算机叠加技术 ,按国际标准 1 0 / 2 0法在头皮特定部位记录到的特异性脑电位。由气味剂刺激诱发者亦称嗅性相关电位 (olfactoryevent relatedpotentials,OERP)。嗅…  相似文献   
3.
骨导ABR测试信号经气放射对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骨导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中骨导振荡器测试信号经气放射对结果的影响,本组用Dantec-Evolution诱发电位系统测试了正常听力年青人20名38耳和传导性聋13例21耳的骨导ABR.两组结果比较,在较高刺激强度正常组有较大的刺激伪迹,对Ⅰ波干扰较大.两组反应阈、Ⅰ、Ⅲ和Ⅴ波潜伏期、Ⅰ-Ⅲ和Ⅲ-Ⅴ波间期无显著差异,但Ⅰ-Ⅴ波间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是由于正常组骨导振荡器经气放射的刺激伪迹对波Ⅰ的影响使Ⅰ-Ⅴ波间期缩短.本结果提示在用骨导ABR确定反应阈时可不考虑这个影响,但在用于蜗后病变定位诊断时要考虑经气放射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4.
瞬目反射正常值及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健康成人瞬目反射正常值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Evolution型神经肌肉记录仪检测,表面电极直接刺激眶上神经,诱发瞬目反射。在同侧眼轮匝肌记录出短潜伏期波和双侧眼轮匝肌记录出长潜伏期波。对20名(40例)健康人和30例患者(其中包括三叉神经疾病,面神经疾病及听神经瘤)进行瞬目反射测试。结果 BR潜伏期健康成人平均值R1为10.0ms,R2和R2‘为30.4ms和30.7ms,患者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健康成人瞬目反射正常值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volution型神经肌肉记录仪检测,表面电极直接刺激眶上神经,诱发瞬目反射(blinkreflex,BR)。在同侧眼轮匝肌记录出短潜伏期波(R1)和双侧眼轮匝肌记录出长潜伏期波(R2,R2’)。对20名(40侧)健康人和30例患者(其中包括三叉神经疾病,面神经疾病及听神经瘤)进行瞬目反射测试。结果BR潜伏期健康成人平均值R1为10.1ms,R2和R2’为30.4ms和30.7ms。患者组患侧BR各波潜伏期延长,与健侧和健康人相比较,经t检验,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测试结果表明该技术简单、可靠,对三叉神经、面神经疾病和听神经瘤的早期诊断能提供有价值的电生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6.
头颈部血管瘤与血管畸形分类、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头颈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及新生儿异常之一。本就头颈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分类、诊断和治疗进展做一编译。  相似文献   
7.
感觉神经性失嗅的磁共振成像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失嗅分为传导性、感觉神经性以及混合性。由于鼻腔鼻窦的病变影响气流到达嗅区导致的传导性失嗅临床最为常见,但其病因、诊断比较明确,治疗以及预后较好。感觉神经性失嗅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难点。磁共振成像(MRI)用于嗅觉系统检查早期用于Kallmann综合征检查,而且技术比较成熟。我们对先天性失嗅、外伤后失嗅以及感冒后失嗅、特发性失嗅的病人行嗅路MRI检查,以探讨MRI对感觉神经性失嗅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在北京市0-6岁儿童听力保健专家组的指导下,由北京协和医院具体承办了北京市儿童听力诊断中心2015年度第二季度的学术活动。中心内容是: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和策略的回顾分析。会议由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儿童听力诊断中心商莹莹教授主持。内容涉及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方面面,包括: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的解读,患儿的随访、听力筛查策略的优化,听力筛查设备的校准,以及智能手机在听力检查方面的应用等。参加本次学术会议的代表来自多家单位,不仅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早期听力检测和干预项目(EHDI)在国内外均受到普遍的重视,我国卫生部于2004年发布了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美国婴幼儿听力联合会(JICIH)于2007年发布了新的<早期听力检测和干预项目的原则和指南>,对其2000年的指南进行了全面的修订.  相似文献   
10.
我国婴幼儿“早期听力检测及干预指南”编写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生儿早期听力检测及干预项目包括听力筛查、诊断和干预,是一项系统化和社会化的优生工程,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自2004年12月我国卫生部颁布[2004]439号文件,正式将"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纳入<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以来,全国多数省已经制定了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相关法规和管理办法,并举办过相关的培训班,使该项工作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