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诱导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病理学反应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40例患者完成2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19例(47.5%)获客观缓解,其中完全缓解2例(5%),部分缓解17例(42.5%)。40 例ⅢA期NSCLC患者接受2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化疗方案由丝裂霉素、长春地辛和顺铂组成。手术后检查切除肿瘤标本的组织病理学反应。肿瘤组织对化疗的反应根据肿瘤坏死程度和残留肿瘤组织范围分为Ⅳ级、Ⅲ级、Ⅱ级和Ⅰ级。评价患者生存期与肿瘤组织对化疗反应等级之间的关系。结果40例患者的肿瘤切除标本中.2例(5%)属Ⅳ级,16例(40%)为Ⅲ级,18例(45%)为Ⅱ级,4例为Ⅰ级。肿瘤组织反应为Ⅲ -Ⅳ级患者的手术完全性切除率明显高于Ⅰ-Ⅱ级患者(P<0.05),中位生存期亦显著长于Ⅰ-Ⅱ级患者(P<0.05)。肿瘤组织反应属Ⅲ-Ⅳ级患者的3年生存率与Ⅰ-Ⅱ级患者比较明显为长(P<0.05)。结论由新辅助化疗诱导的肿瘤组织反应程度是ⅢA期NSCLC患者获成功治疗的关键因素。化疗后肿瘤切除标本上,有明显肿瘤组织反应(Ⅲ-Ⅳ级反应)存在提示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MMP-9mRNA在C3H10T1/2 clone 8(10T1/2)中的表达,探讨rhBMP-2诱导10T1/2产生成骨细胞时对MMP-9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10T1/2培养至细胞完全贴壁,加入rhBMP-2培养28天,同时利用Real—time PCR检测MMP-9在10T1/2中不同时间段的表达。结果:10T1/2经rhBMP-2的诱导14天出现钙化点,MMP-9mRNA也随着rhBMP-2的加入表达降低,而对照组几乎不变化。结论:rhBMP-2在诱导10T1/2产生成骨细胞的同时抑制着MMP-9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γ射线对白血病细胞中MMP-2表达的影响,以及从细胞水平初步探讨牛磺酸对肿瘤细胞受辐照后MMP-2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60Coγ射线15Gy照射白血病细胞K562作为阳性对照组,不照射的作为阴性对照组(1-不加药,2-加药200mg/L),另设三组实验组(照射,加药量分别为50mg/L、100mg/L、200mg/L),照后12h收集,细胞经处理后采用Western-blotting技术分析各组细胞MMP-2的表达水平。结果:15Gy照射剂量阳性对照组细胞MMP-2表达量明显增加,阴性对照组1中MMP-2表达量较少,实验组细胞MMP-2表达量随剂量增加而依次减少,其中200mg/L组与阴性对照组1细胞MMP-2表达量基本一致。结论:15Gy^60Coγ射线照射促进白血病细胞K562中MMP-2表达,电离辐射可引起肿瘤细胞的进一步侵袭和转移;加不同剂量牛磺酸后对MMP-2表达有抑制作用,且与剂量呈相关性,实现生物防治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直线加速器放射损伤后自由基的改变情况。方法采用直线加速器照射制作动物模型,同时观察其血清及局部组织中NOS、MDA、SOD、GSH-PX含量的改变。结果电子直线加速器照射后MDA、NOS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上升;SOD、GSH-PX则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下降。结论电子直线加速器照射后能产生自由基,并引起自由基清除酶系活性下降,但局部变化明显小于全身变化,这些改变是否可能为引起胶原损伤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β射线放射损伤后NOS和SOD的改变情况。方法采用直线加速器照射制作动物的β损伤模型 ,同时对NIH3T3细胞进行β外照射 ,观察NOS、SOD含量的改变。结果 β损伤后NOS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上升 ;SOD则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下降。结论 β损伤后能产生自由基 ,但其作用效应主要在全身 ,自由基在受照局部皮肤组织中改变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稳定的转染人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ppGalNAc-T2)基因的RNAi载体.方法:遵循RNA干扰目标序列的选取原则,对ppGalNAc-T2基因mRNA序列设计五条可能的小干扰RNA(siRNA),PCR方法扩增得到siRNA内源表达系统,转染至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运用RT-PCR方法检测筛选得到其中能高效引起ppGalNAc-T2基因表达沉默的siRNA;化学合成带荧光标记的该段RNA Oligo,转染细胞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情况,进一步鉴定该siRNA对ppGalNAc-T2的抑制作用;构建ppGalNAc-T2的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酶切及测序鉴定后转染SGC7901细胞并经G418筛选得到稳定的ppGalNAc-T2基因敲减细胞株,RT-PCR方法检测该转染细胞株ppGalNAc-T2表达水平.结果:采用RNAi技术,将高表达ppGalNAc-T2的SGC7901细胞的T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成功构建稳定的ppGalNAc-T2基因敲减细胞株,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ppGalNAc-T2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肿瘤组织中PPGalNAc-T2的表达差异;方法:本文采用RT-PCR方法从mRNA水平上研究其表达,同时在同一反应管中进行内对照β-微球蛋白的扩增以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ppGalNAc-T2在不同肿瘤组织中,其在肿瘤部分、癌旁部分与正常部分的表达水平不具有一致性;结论:PPGalNAc-T2具有组织特异性;不同肿瘤组织的糖基转移酶作为肿瘤标志基因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电子射线放射损伤大鼠局部与全身自由基的改变情况与机理,采用直线加速器局部皮肤照射制作SD大鼠的放射损伤模型,观察全血与局部皮肤MDA、NOS、SOD、GSH-PX含量的改变。结果表明,电子射线损伤后大鼠血清自由基含量发生明显变化,其中MDA、NOS在实验剂量范围内呈上升趋势;SOD、GSH-PX则呈下降趋势。而局部皮肤受照后以上指标虽有改变但呈不规则变化。结果提示,电子射线损伤后能产生自由基,但其作用效应主要在全身,对受照局部皮肤组织自由基改变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讨O-糖基化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和功能,构建pcDNA3/ppGalNAc-T2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人神经胶质瘤细胞SHG-44。方法:采用PCR技术从pDONR201-T2得到ppGalNAc—T2全长编码序列,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脂质体介导基因转染人神经胶质瘤细胞SHG-44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重组质粒的表达。结果:酶切图谱分析和基因测序证实pcDNA3.1-T2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RT-PCR显示转染细胞有12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T2,并成功转染入SHG-44细胞,为进一步研究ppGalNAcT2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γ射线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中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ppGalNAcT2,E.C2.4.1.41)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中药多糖对此种影响的防护作用。方法 以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照射K562细胞,并设加中药多糖实验组,观察不同剂量(5Gy、10Gy、15Gy)γ射线对K562细胞ppGalNAcT2 mRNA表达影响,及加入不同剂量中药(50mg/L,100mg/L,200mg/L)后对10Gy照射K562细胞组中T2 mRNA表达的防护作用。以RT-PCR法检测ppGalNAcT2 mRNA的表达差异变化。结果 γ射线照射K562细胞后ppGalNAcT2 mRNA表达明显减少,且与剂量呈负相关,而中药多糖则可对抗此种作用,使加中药多糖组细胞在照射后ppGalNAcT2 mRNA表达水平维持在正常细胞水平。结论 5~15Gyγ射线照射抑制白血病细胞ppGal-NAcT2 mPNA表达,可能与肿瘤细胞受照后分化抑制有关,而中药多糖明显对抗此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