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浪救助与慢性精神病患者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流浪救助与一般慢性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对102例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和70例慢性精神病患者用自制的调查表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年龄较低,以来自外省及本省农村者居多,文化程度以小学以下为主,已婚率较高,而离婚率较低。病程短,住院时间短,入院时精神异常主要表现为行为异常及认知功能低下,诊断以待分类的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与少年期精神障碍为主。治疗上主要以单用新型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为主。而疗效以好转和无效者居多。伴发躯体疾病主要以皮肤软组织损伤、感染、传染性疾病、骨折较多,而在脂肪肝、胆结石、胆囊炎、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方面则较少。结论: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与慢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有显著差异,他们是一特殊的精神障碍群体,需要采取综合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卫生状况。对流浪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并正确地了解和指导流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正常发展。方法: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57例流浪未成年人10个因子评分及总症状指数进行自评。结果:流浪未成年人在总症状指数及10个因子评分方面均明显较常模偏高。结论:流浪未成年人心理卫生问题很突出。对重点关注的流浪未成年人应特别加强心理辅导,不断提高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流浪儿童、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其差异。方法:采用16-PF对流浪儿童、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分别进行团体测验,并对3组儿童人格因素进行两两比较。结果:3组儿童除了乐群性、稳定性、敏感性、怀疑性、世故性外,其他人格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流浪与非流动儿童比较:聪慧性、兴奋性、幻想性、忧虑性、实验性、自律性、紧张性、3项次级人格因素(X1、X3、X4)及4项应用预测人格因素(Y1Y4)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0.01);流动与非流动儿童比较:聪慧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幻想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3项次级人格因素(X1、X2、X4)及4项应用预测人格因素(Y1Y4)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0.01);流动与非流动儿童比较:聪慧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幻想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3项次级人格因素(X1、X2、X4)及4项应用预测人格因素(Y1Y4)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0.01);而流浪与流动儿童比较:只有聪慧性、有恒性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3组儿童人格并未完全形成,但非流动儿童心理更健康,人格形成相对更完善,而流浪与流动儿童存在类似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4.
应用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3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 3 2例 (年龄组 14~ 2 1岁 ,平均年龄 17岁 ) ,从解剖结构上矫正髋臼发育不良。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可使髋关节疼痛消失 ,功能改善 ,X线复查显示髋关节正常的解剖关系得以重建 ,恢复了髋臼和股骨头之间正常的匹配关系。结论 :髋臼旋转截骨术是从根本上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院内综合康复措施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对30例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措施12周,在给予康复措施前及后分别采用生活质母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评估。结果:采取综合康复措施后,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维度分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病患者采取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措施,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衰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流浪未成年人的人格因素。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对他们进行团体综合评估。结果流浪未成年人中有些人虽已形成“创造能力强者的人格因素”;但心理状况和心理健康处于正常平均值下,部分人员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问题,有关方面需要高度注意。但在“在新的环境中有成长能力者的人格因素”中处于中国人常模的平均水平之下,说明他们在新环境中的适应能力较差。结论流浪未成年人各心理因子分的特点显示,有优、缺点,希望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对重点关注的流浪未成年人应特别加强心理辅导,不断提高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参与医疗决策的意愿。方法: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2例及承担照护责任的家属120例,采用自编问卷,从信息需求、沟通意愿和决策意愿三方面调查患者及家属参与医疗决策的意愿,比较二者的差异。结果:在信息需求方面,患者主动了解疾病相关信息的比例低于家属[(40.1%~72.2%)vs.(65.0%~97.5%),均P<0.01];在沟通意愿方面,患者主动与医生沟通的比例也低于家属[(40.1%~80.2%)vs.(74.2%~91.7%),均P<0.05];在决策意愿方面,患者与家属选择"完全由医生决定"的比例均最高,两组比较,患者选择"医生提出建议,患者决定"的比例高于家属[(13.0%~22.8%)vs.(0.8%~1.7%),P<0.01],选择"医生提出建议,家属决定"的比例低于家属[(2.5%~8.6%)vs.(13.3%~23.3%),P<0.01]。结论:患者和家属在医疗决策方面表现均比较被动,但家属的信息需求、沟通意愿较患者主动,在决策意愿方面,二者的意见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参与医疗决策意愿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2例,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的意愿,以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收入、医疗费用支出方式、病程为自变量,以患者参与医疗决策意愿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主动沟通和主动决策可能性均大(OR=5.166,OR=5.673);年龄≤45岁的患者较年龄>45岁的患者主动需求信息可能性大(OR=4.509),而主动决策可能性小(OR=0.161);低、中等受教育程度的患者较高等受教育程度的患者主动需求信息和主动决策可能性均小(OR=0.097,OR=0.242);有收入的患者比无收入的患者主动沟通和主动决策可能性均大(OR=4.481,OR=6.49420.855);医保或公费患者较自费或农合患者主动需求信息和主动沟通可能性均大(OR=3.708,OR=4.501),但主动决策可能性小(OR=0.15620.855);医保或公费患者较自费或农合患者主动需求信息和主动沟通可能性均大(OR=3.708,OR=4.501),但主动决策可能性小(OR=0.1560.222);病程≤10年的患者比病程>10年的患者主动需求信息、主动沟通和主动决策可能性均小(OR=0.296,OR=0.142,OR=0.288)。结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医疗费用支出方式及病程均对患者参与医疗决策意愿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对医疗决策的3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尿酸的变化。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4年在苏州民康医院住院的年龄≥55岁的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2014年苏州市金阊区未患精神分裂症的年龄≥55岁的正常老年人5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尿酸酶法进行尿酸测定。结果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随着年龄与病程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男性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3,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尿酸浓度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7,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尿酸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0.
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提高交锁髓内钉治疗骨折效果,作者总结了1997年4月~2002年6月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的56例胫腓骨骨折。方法:选用G-K钉治疗胫腓骨骨折56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2岁。结果:经过随访,本组56例骨折全部愈合。适应证选择不当造成内固定失败1例,术中再骨折2例。膝内翻2例,远端锁钉断裂1例,退出2例。结论: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应注意:(1)严格掌握适应证;(2)交锁钉的使用需要专门的操作技术,要严格按规程操作;(3)术后负重和功能锻炼要在医生指导下逐渐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