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2.
陈小红  许飏  黎昌强 《西南军医》2012,14(2):298-300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儿童期较为常见的小血管性血管炎,患病率为(10~20)/10万,确切的发病机制仍未阐明[1],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2]。一般认为是由含IgA的免疫复合物介导的一种循环免疫复合物病,  相似文献   
3.
邓茂  黎昌强  廖勇梅 《北方药学》2014,(12):114-11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眼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眼带状疱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强的松60mg qd,疗程7d。对照组采用强的松30mg qd,疗程7d。观察两组的水肿消退时间,疼痛减轻时间,3月后后遗症发生率及激素副作用。结果:两组患者水肿消退时间,疼痛减轻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3月后后遗症发生率与激素副作用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在消除眼带状疱疹水肿及减轻疼痛方面优于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对后遗症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黎昌强  李竹  张璐  杨碧坤  李俏丽  余媛 《北方药学》2014,(5):82+61-82,61
目的:探讨禁食轮替疗法联合药物治疗由食物不耐受引起的慢性荨麻疹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荨麻疹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病例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扑尔敏4mg每天3次,西替利嗪1片每晚1次。实验组除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外,加用禁食、轮替的方法,3个月后观察疗法疗效及不良反应,6个月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3个月后实验组痊愈率53.33%,高于对照组2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6个月后复发率实验组16.67%,对照组4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水平在治疗前后下降明显(P<0.05)。结论:禁食轮替疗法可以有效减轻由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引起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症状并降低不耐受食物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103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3例口服复方木尼孜其颗粒,6g/次,3次/d;对照组50例口服维生素C,0.2g/次,3次/d,并口服维生素E,0.1g/次,3次/d;两组均为4周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103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与正常对照组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雌激素(E2、FSH、LH)水平。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较,有效率分别为73.58%和42.00%。两组治疗前血清E2、FSH及LH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于治疗后血清E2及LH水平显著降低(P〈0.05),F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治疗黄褐斑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内分泌而影响雌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调Q激光与液氮冷冻治疗扁平疣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调Q激光与液氮冷冻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120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调Q激光治疗组和液氮冷冻治疗组,每组60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调Q激光治疗组痊愈率93.3%,平均治疗次数1.3次。液氮冷冻治疗痊愈率73.3%,平均治疗次数2.3次,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调Q激光治疗扁平疣疗效优于液氮冷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采用雾化吸入配合系统药物治疗及单独系统用药治疗天疱疮反复口腔损害患者的疗效。方法观察组30例,据病情给予糖皮质激素、对症支持治疗,加用地塞米松磷酸钠于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与仅采用糖皮激素加量、对症支持治疗的对照组30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7天后,观察组的口腔损害明显好转,优于对照组,14天后口腔损害痊愈率两组接近。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的激素用量和副作用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雾化吸入治疗天疱疮反复口腔损害能显著缩短病情,加快激素减量,减少副作用,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陈小红  许飏  黎昌强  柳青 《重庆医学》2013,42(19):2225-2227,2230
目的检测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14种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并应用禁食/轮替治疗观察复发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2例单纯型过敏性紫癜及6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将62例单纯型过敏性紫癜分为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行禁食/轮替治疗,对照组行未控制饮食的常规治疗,6个月后观察复发率并检测二组IgG水平。结果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者IgG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者治疗6个月后IgG均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6个月后对两组做问卷调查,治疗组复发率6.67%。对照组复发率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与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有相关性,禁食/轮替治疗对本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IgA、IgG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在过敏性紫癜患者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12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观察组)及3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清使用酶免疫法(ELISA)进行IgA、IgG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对临床诊治过敏性紫癜的意义.结果:观察组中IgA-pANCA阳性有38例,IgG-pANCA无1例阳性,对照组中IgA-pANCA和IgG-pANCA均为阴性.结论:经检测31.67%的过敏性紫癜患者存在IgA-pANCA,与过敏性紫癜的复发率接近,IgA-pANCA的存在可能是导致过敏性紫癜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食物特异性IgG和过敏性紫癜的关系,为临床医生治疗食物不耐受的过敏性紫癜提供指导。方法:以6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为观察组,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进行食物特异性IgG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6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食物特异性IgG检测,其中58例(96.67%)结果阳性,对照组为28例(93.33%)结果阳性。仅1种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的,观察组有4例,对照组1例,其余均为2种以上阳性。两组动物来源的IgG阳性率最高的均为蟹,然后是蛋清/蛋黄,鳕鱼,虾,牛肉,牛奶;植物来源的以西红柿,大米,大豆,玉米为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结果在++以上的共29例,而对照组有8例,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的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均在90%以上,但是食物特异性IgG阳性在++以上的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说明不耐受食物只有蓄积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病,食物特异性IgG检测对食物不耐受的过敏性紫癜的饮食方案制定和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