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正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对事物缺乏兴趣、焦虑及睡眠障碍,甚至出现厌世、自杀等一系列行为改变[1]。研究报告称脑卒中后PSD患病率约为30%,其中严重抑郁症患病率为17.7%[2—3],且患PSD患者死亡风险显著增高,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并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4]。  相似文献   
2.
在缺血性脑卒中病理进程中,免疫炎症反应贯穿全程,是导致神经元凋亡与坏死的重要原因,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紊乱关系密切。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能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T细胞亚群,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征,可通过调控调节性T细胞数量,纠正辅助性T细胞17与调节性T细胞失衡状态,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对抗动脉粥样硬化,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并改善预后,对缺血性脑卒中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起到防治作用。本文综述了中药调控调节性T细胞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免疫功能方面的研究,以期为中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免疫学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精神疾病并发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兴趣减退、易疲劳、焦虑、睡眠紊乱、悲观绝望、甚至产生自杀行为[1]。研究发现脑卒中后急性期抑郁患病率约为30%,患有PSD的患者3年后再患PSD的风险增加5倍[2],严重阻碍脑卒中后运动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恢复,并显著增加复发性神经血管事件的风险[3],给家庭带来精神压力的同时还需承担巨大经济负担。目前针对PSD主要为药物治疗,但其副作用多且起效时间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