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心跳骤停50分钟经胸内心脏挤压术抢救成功1例广州军区一五七医院外科(510510)吴印爱,黄少明,刘献棠,谢先福,卢斌,胡丰良患者,男,30岁。病案号86698。因患慢性阑尾炎入院,于1986年3月26日上午在硬膜外麻下行“阑尾切除术”。麻醉于10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及全长型纤维结肠镜在小肠病变致原因不明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出血期间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术中应用olympus CF-LB3B(全长型)纤维结肠镜检查小肠病变致原因不明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4例。结果末段回肠平滑肌肉瘤1例,行部分末段回肠切除,术后5年无复发;空肠溃疡并出血1例,行部分空肠切除术,术后2年无复发;空肠黏膜下小动脉瘤出血1例,行空肠部分切除,术后3年无复发;回肠黏膜下血管畸形出血1例,行部分回肠切除,术后4年无复发。4例术后均无并发症,无死亡。结论术前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对小肠病变致原因不明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术前定位定性有确诊意义,对术中内镜检查有指导性作用。术中应用全长型纤维结肠镜对进一步准确定位定性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决定性意义。术前血管造影配合术中内镜检查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阳性率。  相似文献   
3.
标准胸壁后外侧切口引起的创伤一直是引起术后胸痛和肩关节活动障碍的主要原因。1997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自行设计的改良胸壁弧形的小切口,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组共67例,男45例,女22例,男女之比为2∶1;年龄56d~73岁,平均51-2岁。食管癌12例,其中胸中上段食管癌3例,胸下段食管癌9例;肺癌17例,其中中央型肺癌2例,外周型肺癌15例;肺结核瘤15例,肺炎性假瘤5例,肺错构瘤3例,纵隔肿瘤8例,自发性气胸6例,婴儿先天性肺囊肿1例。1-2 手术方…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3岁,部队干部。因体检发现左肺门肿块阴影1周入院,主诉无不适,查体,一般情况好,神清,双侧锁骨上及腋窝淋巴结未触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0次/min,律齐,心尖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余无特殊。胸部X线示左侧肺门肿块影,与肺门一起搏动,约3cm×3cm大小,CT示肿块位于主动脉弓下左侧,密度均匀。经抗感染及抗结核治疗2周,肿块无明显变化,遂于1998年10月行左后外侧切口开胸探查,发现肿块位于左侧肺门后外侧纵隔胸膜下,约4cm×3cm×3cm大小,包膜完整,质韧,与周围组…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40岁,广州市籍,于凌晨1:00时睡觉时无明显诱因突感胸痛、胸闷、气急于1h后就诊,无咳嗽,无发热。查体:呼吸22次/min,血压120/70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面色苍白,左肺呼吸音弱,心电图正常。患者既往患有全身多发小结节10年,曾在广州多家大医院病检诊断“神经纤维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州市越秀区妇女产褥期健康状况,探讨影响产褥期健康的生活行为因素。方法:抽取广州市越秀区出生>42天、1岁以内小儿母亲共1 020名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的回顾性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1 007份。结果:妇女产褥期后体重和体质指数均显著高于孕前(P<0.001)。80.4%的妇女产后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超过14天。72.7%的妇女产褥期患有1种以上的病症,且以腰背痛(48.4%)、便秘(20.0%)、乳房肿胀(19.5%)、痔疮(12.6%)、关节痛(10.5%)和小腿抽筋(10.0%)等病症较常见。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每天卧床休息12~18 h是血性恶露时间延长的保护因素,每天睡眠不足8 h、卧床超过18 h分别是产褥期体重滞留和腰腿痛的危险因素;妇女产褥期经常做家务是影响产褥期恶露排出和腰腿痛的危险因素,而经常晒太阳、纯母乳喂养则是保护因素;此外,经常做产褥期保健操是产褥期体重滞留的保护因素。结论:越秀区妇女产褥期存在较多健康问题,这些健康问题与其产褥期生活行为有关;纠正不合理的生活行为,可以帮助妇女更健康地度过产褥期。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90—01~2000—06共施行胸段食管癌切除103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组共103例,男78例,女25例,年龄38~74岁,平均57.2岁;其中70岁以上18例。主要症状为吞咽困难和胸骨后疼痛,其中5例有明显消瘦和衰竭表现。病程10天至6个月,平均61天。癌肿部位:按国际食管癌分段标准,胸上段13例,胸中段61例,胸下段29例。病变长度1.0cm~13cm,其中小于3.0cm12例,3.Ocm~5.0cm43例,大于5.0cm48例,平均6.3cm。  相似文献   
8.
49例胸腹联合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胸腹联合伤往往累及胸腔和腹腔多个脏器损伤,其伤情严重、复杂,多兼有胸腔和腹腔脏器伤的双重临床表现,且易被其他合并伤(如颅脑损伤等)的症状所掩盖而导致误诊或漏诊,造成严重后果,故早期诊断、及时正确处理尤为重要。笔者自1985年1月至2004年1月共收治胸腹联合伤4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结肠脂肪瘤是少见的肠道良性肿瘤,其起病隐匿缓慢,早期无明显症状。多因腹痛,血便,肠梗阻等并发症而就诊,易与结肠癌混淆。我院1983年12月至1996年4月间收治结肠脂肪瘤3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例1:女性,42岁,主诉反复腹痛伴粘液血便1月余,每日5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12岁,因发现左颈部包块3月伴疼痛半月余,无咳嗽、咳痰、腹痛、腹泻、腰痛、尿痛。于lop年1月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体温38.5℃,脉搏itoW分,血压、呼吸正常,咽后壁无红肿。心肺无异常,颈左侧皮肤轻度红肿,范围约5cm×6cm,可触及一大小约3cm×3cm×4cm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欠清,随吞咽而上下移动,压痛明显。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未触及,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腹部未及包块,压痛。双侧肾区无叩痛,四肢、关节无畸形,双侧胆反射对称,无亢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16.9XI炉/L,NO.79,L0.ZI,空腹血糖,血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