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德峰  郭建萍  张新芬 《中医杂志》2006,47(10):769-769
我们于1999年10月~2005年5月应用柳氮磺吡啶加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4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地黄饮子加味治疗膝骨关节病2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德峰  张新芬 《光明中医》2006,21(10):51-52
骨关节病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又称骨关节炎,退变性关节病等,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变化,而出现骨破坏,引起继发性骨质增生,导致关节变形,当受到异常载荷时,引起关节活动受限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严重左心功能低下冠心病患者行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搭桥(ONBEATCABG)的临床经验。方法2005年10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对47例严重左心功能低下的冠心病患者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早期行非体外循环搭桥(OPCAB)24例,其中因血流动力学不能维持,紧急转流行ONBEATCABG10例(其中湿备4例);后期23例手术起始就常规行ONBEATCABG术。比较OPCAB(未转流)及常规ONBEATCABG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并分析总结OPCAB及ONBEATCABG在严重左心功能低下患者中的应用情况。结果23例行常规ONBEAT下心脏搭桥(3.28±0.62)支,体外循环(ECC)时间(92.34±28.62)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心绞痛症状消失,心功能明显改善。OPCAB紧急转流10例,搭桥(2.07±0.81)支,ECC时间(150.53±64.31)min,术中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2例,术后死亡2例,均死于心功能衰竭。结论严重左心功能低下冠心病患者,相对于OPCAB,ONBEATCABG对心肌的损伤略重,但合理采用ONBEATCABG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硒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虽已有一些报导,但结果不甚一致。由于天然杀伤细胞(NK)、巨噬细胞(Mφ)等在肿瘤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对亚硒酸钠(Na_2 SeO_3)在体内、外对小鼠脾细胞NK活性及Mφ毒性作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生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34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ALI分为ALI组(氧合指数≤ 200 mmHg,115例)和NALI组(氧合指数>200 mmHg,232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Th17细胞、凝血及纤溶系统指标的差异,分析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生ALI的危险因素。结果 ALI组患者的年龄、胸腔积液比例、肠系膜上动脉受累比例、肾动脉双侧受累比例、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NALI组(P <0.05)。ALI组患者的Th17细胞、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均高于NALI组(P <0.05),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均低于NALI组(P <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LI组患者的TF(r =-0.808)、D-二聚体(r =-0.695)、PAI-1(r =-0.729)、Th17细胞(r =-0.805)与氧合指数均呈负相关(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R=1.849(95% CI:1.132,9.147)]、肠系膜上动脉受累[R=3.429(95% CI:1.264,11.138)]、胸腔积液[R=2.679(95% CI:1.627,10.149)]、Th17细胞比例升高[R=2.647(95% CI:1.167,8.267)]、TF升高[R=1.723(95% CI:1.117,8.445)]、D-二聚体升高[R=1.746(95% CI:1.366,10.546)]均是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并发ALI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ALI患者的Th17细胞、凝血及纤溶系统指标异常升高;Th17细胞比例增加、TF和D-二聚体升高、高龄、肠系膜上动脉受累及胸腔积液是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并发AL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7.
高校实验室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已由原来的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多方位转化。我们实验室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已初步建立了一个集教学实验、科研,以及对外协作服务相结合于一体的多功能性实验室,并于91年获“自治区先进实验室”称号,下面就三个方面作简单的介绍: (一)全面完成实验室的各项教学工作,勤俭办学,积极动手制备各种细菌示教标本及特殊构造标本。认真做好固定资产的清理工作,动手制订各种仪器的使用和维护说明卡,保证本室各种仪器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危重冠心病患者冠脉搭桥术(CABG)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处理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方法对103例危重冠心病患者施行CABG,其中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OPCAB)42例,体外循环心脏不停搏(OPBH)冠脉搭桥31例,体外循环心脏停搏冠脉搭桥30例。分析并总结OPCAB、OPBH及CCABG在危重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情况。结果 3组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消失,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OPCAB组术后无死亡;OPBH组术后死亡1例,为行OPCAB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术中中转为OPBH,最后死于严重低心排综合征;CCABG组死亡3例,均死于低心排综合征。术中放置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OPCAB组9例,OPBH组5例,CCABG组3例,IABP放置前后血流动力学观察指标明显改善(P均<0.05);其中术前放置IABP 6例,术中、术后放置11例。体外循环时间:OPBH组(82.34±21.62)min,CCABG组(112.15±26.82)min。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时间:OPCAB组(25.12±3.92)h,OPBH组(47.08±6.72)h,CCABG组(78.34±9.64)h。搭桥支数:OPCAB组(2.82±0.71)支,OPBH组(3.76±0.47)支,CCABG组(3.27±0.43)支。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术后引流量:OPCAB组(256.43±52.72)mL,OPBH组(369.56±62.51)mL,CCABG组(436.15±72.85)mL。结论对于危重冠心病患者,OPCAB需要IABP辅助的比例较高,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较低。对于无体外循环禁忌证者,OPBH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背部发热多缠绵不愈,薛伯寿教授以葛根汤合麻杏苡甘汤加减治之,药证合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