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
人胚胎干细胞的培养是了解人胚胎发育机制和实现治疗性克隆的前提。在人胚胎干细胞建系和维持过程中,胚胎材料来源、内细胞团分离、扩增传代、冻存复苏等均为难点。从鼠源饲养层、人源饲养层到无饲养层培养系统的发展,以及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平台的建立,奠定了治疗性克隆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1100例在我院普外科就诊者的相关资料,其中胆囊癌者76例,男50例,女26例,平均年龄(44.78±10.41)岁;统计分析胆囊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胆囊癌的发病率为6.91%(76/1100)。胆囊癌组的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癌组有胆囊壁增厚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癌组HBsAg+/anti-HBC+与HBsAg-/anti-HBC+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胆囊癌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OR=2.02),胆囊壁增厚(OR=2.07),HBsAg-/antiHBC+(OR=2.89)和HBsAg+/anti-HBC-(OR=2.44)。结论男性,胆囊壁增厚,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胆囊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极具破坏性,与年龄相关且病因不明的一种疾病,因此可选择的治疗方案十分有限。研究显示,固有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在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过程中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里,我们总结并讨论了免疫细胞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时归纳了一些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免疫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5.
<正>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PRT)指起源于腹膜后潜在腔隙的肿瘤,主要来源于腹膜后间隙的脂肪、疏松结缔组织、筋膜肌肉、血管、神经、淋巴组织以及胚胎残留组织,但不包括胰、肾、肾上腺等实质性脏器和大血管的肿瘤。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主要包括淋巴瘤以及脂肪肉瘤。早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性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直肠癌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观察组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对照组直接接受根治性前切除术。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意外损伤发生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随访观察盆腔局部复发率及1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意外损伤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局部复发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96.00%VS 62.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性前切除手术安全可靠,可显著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小切口手术在肝囊肿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于南乐县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治疗的98例肝囊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腹部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肝功能;术后随访1个月,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肝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1周,两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较术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两组VAS评分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肝囊肿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肝功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南乐县人民医院于2008年4月至2012年9月收治急性胃穿孔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者30例行单纯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与1年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1年复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急性胃穿孔治疗中,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各具优势,在临床中需根据患者病理类型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9.
外泌体是内吞作用起源的脂质微囊泡,其内容物含微小RNA、mRNA转录本、蛋白质和脂质等。外泌体的分泌过程与细胞生理、病理条件密切相关,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外泌体内容物成分会发生应激性变化。因此,心血管疾病发生过程中产生的外泌体内容物成分可以作为疾病状态判断的标志物。此外,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还能够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外泌体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为外泌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甲状腺癌时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手术的操作经验,为提高甲状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180例,采取甲状腺近全切除术、甲状腺完成性全切除术和甲状腺近完成性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180例患者在手术治疗,随访期内死亡2例,死亡患者均为乳头状癌患者。有7例患者出现了暂时性的声音嘶哑,是由于淋巴结清扫术导致的,但均在2个月的时间内自行恢复。180例患者手术治疗之后都出现了一过性低钙血症或者是短期低钙血症,但都经过47 d时间或者是77 d时间或者是715 d的时间自行恢复。结论在能够保证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的安全的条件下,对甲状腺癌患者采取甲状腺全切除术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