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出现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SARS-CoV-2)感染病例,疫情持续蔓延,全国其他地区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胸外科临床实践带来了巨大挑战。门诊需要加强对磨玻璃影及肺内斑块影病例的鉴别诊断。疫情期间严格控制手术指征,推迟择期手术;拟行限期手术患者,需隔离2周且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开展手术;在疫区拟行急诊手术患者,术前应注意排查是否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必要时行核酸检测;拟行急诊手术患者,必要时术前应开展核酸检测,术中按三级防护处理。严格开展手术消毒隔离措施。在术后患者中,积极排查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抢救过程中,需要注意预防、治疗相关并发症,包括机械通气相关性气胸或纵隔气肿以及气管插管后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三角吻合术在微创食管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接受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切除加食管胃颈部吻合术的1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三角吻合77例(三角吻合组),管状吻合60例(管状吻合组)。结果三角吻合组和管状吻合组术中吻合时间分别为(18.0±3.9) min 和(17.0±2.9)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9);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3.9%(3/77)和10.0%(6/60),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152);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分别为1.3%(1/77)和15.0%(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死亡率、心血管并发症、肺部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三角吻合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吻合方法,可以降低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供肺保存过程中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动态变化的研究,探讨建立一种可以准确评估供肺保存质量的实验模型 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2只,体重250~300g,预先分为7组,每组6只。整体获取心肺,置于4℃的新鲜制备的低钾右旋糖苷液(LPD)溶液中保存。保存不同的时间(0、2、4、6、12、18、24h)后,通过主肺动脉向肺内灌注20mL的500mmol/L锥虫蓝、20mL生理盐水和10mL4%的多聚甲醛后固定,蜡块包埋后按4mm层厚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锥虫蓝染色情况;另一方面作TUNEL染色和Hoechst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严格按照盲法原则由两位研究者对死亡细胞进行分类计数。 结果 随着供肺低温保存时间的延长,细胞死亡数量上逐渐增加,而且细胞的死亡类型上发生动态变化。在低温保存的条件下,4h组才开始有少量的坏死细胞出现,随着保存时间的逐渐延长,细胞坏死也逐渐增加,在供肺保存18小时以上组,坏死细胞显著增加;而细胞的凋亡开始于供肺保存2h组,在供肺保存12h组达到高峰,约占所有细胞的9%,在供肺保存18h组基本消失。 结论 通过对不同保存时间的供肺进行锥虫蓝、TUNEL、Hoechst三染色的方法,能很好的显示供肺保存后的细胞凋亡和坏死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手术治疗是食管癌最重要的治疗方式, 但食管癌手术尤其是新辅助放化疗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一直较高。因此, 如何预防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发生后又如何进行处理, 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食管癌围手术期与手术相关常见并发症包括吻合口漏、消化道气管瘘、乳糜胸和喉返神经损伤等;同时, 以肺部感染为代表的呼吸和循环系统并发症也并不少见。食管癌手术相关并发症是心肺并发症的绝对高危因素。此外, 食管癌术后远期吻合口狭窄、胃食管反流和营养不良等并发症也较为常见。有效地降低食管癌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对改善患者预后和术后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征的胸膜面SSD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征表面遮盖成像(SSD)的三维肺表面表现. 资料与方法 比较30例周围型肺癌SSD及轴位图像的完整胸膜凹陷显示率,其中8例术后行充气标本制作和/或有肺叶术中充气照片. 结果 21例表现为三维完整凹陷征(70%),10例表现为轴位完整凹陷征(33.33%),SSD对完整胸膜凹陷征显示率高于横断位(P<0.05).8例有肺癌肺叶照片的患者中,4例表现为三维完整凹陷征,4例表现为三维非完整凹陷征. 结论 与薄层轴位图像相比,SSD显示出胸膜凹陷征更佳.  相似文献   
7.
1990年德国Bues等[1]首先完成在影视监视下经纵隔镜作食管肿瘤切除术,开创了食管肿瘤微损伤外科切除术的新方法。Bumm等[2]报道自1991年3月至1992年7月经纵隔镜食管肿瘤切除术30例的经验,效果良好。我科自1994年3月在国内率先开展这...  相似文献   
8.
9.
电视胸腔镜下全长膈神经移位治疗臂丛损伤15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膈神经移位术是目前治疗臂丛根性损伤的主要神经移位方法[1 5] 。目前常用的膈神经移位方法是在锁骨上将膈神经切断 ,将其移位至受区神经 ,通常是上干前股或加移植神经直接移位至肌皮神经 ,以期恢复屈肘功能[1] 。由于膈神经长度短 ,使得神经再生的时间很长。我们自 1999年 8月开始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 (VATS)获取胸段膈神经 ,进行全长膈神经移位[6] 。目前已完成 15例手术 ,经过功能随访 ,效果良好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 :从 1999年 8月至 2 0 0 0年 3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对 15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 [男 13…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研究开胸手术对肺造成的损伤及其机理。方法:开左胸行食管癌根治主动脉弓上吻合术患者24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肺泡(BAL),检测手术前后手术侧和非手术侧肺灌洗液(BALF)中PS组分和TNF-α、IL-1β和IL-8的变化,并同时检测手术前后血浆中上述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测定总磷脂(TPL)、饱和卵磷脂(SatPC)和总蛋白(TP)。取SatPC/TPL和SatPC/TP比值作为判断PS活性水平的指标。结果:术前左侧及右侧BALF中SatPC/TPL%和SatPC/TP%无显著差异(P>0.05);TNF-α(pmol·L~(-1)·mg~(-1)Pr)、IL-1β(μg·L~(-1)·mg~(-1)Pr)、IL-8(μg·L~(-1)·mg~(-1)Pr)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术侧肺SatPC/TPL及SatPC/TP值明显低于术前(30.15±11.91% vs58 15±18.19%,P<0.01;6.54±2.94% vs 12.28±2.44%,P<0.01),非手术侧SatPC/TPL及SatPC/TP比值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侧肺术后BALF中TNF-α和IL-1β含量较术前明显上升(91.50±22.50 vs 45.80±11.69,P<0.01;0.89±0.24 vs 0.33±0.10,P<0.01),较对侧亦有明显上升(91.50±22.50 vs 51.90±11.99,P<0.01;0.89±0.24 vs0.3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