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深入了解并分析国内外专业协会网络发布正颌外科患者健康教育材料的现状,为优化我国牙颌面畸形患者教育材料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6月通过网络搜索,筛选国内外口腔颌面外科、正畸与整形外科专业协会网络发布的正颌外科患者教育材料,由2名研究者独立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Nvivo 12.0软件提取健康教育内容与协会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纳入13家口腔颌面外科、正畸及整形外科医师协会,涉及8个国家,教育材料形式多样,教育内容分析得出18项主题,概述了正颌-正畸联合治疗,细化了正颌外科的治疗与护理内容。结论:多国专业医师协会发布了正颌外科患者教育材料,大部分教育内容达成共识,少量主题仍需进一步探讨,有待于进一步融合多学科专业知识,逐步优化、形成适合我国正颌外科患者的教育材料。未来鼓励更多协会参与网络发布健康教育材料,更多口腔医务工作者积极开展相关研究,提高口腔健康教育的可及性,促进多学科合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牙颌面畸形患者术后留置胃管对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正颌患者术后进食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6年10月—2017年5月我院口腔颅颌面科的正颌手术住院患者,分为鼻饲组(术后拔出鼻插管后2 h,经胃管进食流质超过24 h)和口饲组(术后拔出鼻插管后2 h,经口进食流质)。采用患者一般状况和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调查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正颌患者102例,平均年龄(24.1±4.4)岁;63.7%为女性;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占63.8%;55.9%为在职人员,28.4%是学生;82.4%为未婚。2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和婚姻状态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口饲组和鼻饲组口腔健康影响程度得分分别为35.2±9.295和31.36±7.5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维度在功能受限、能力限制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颌患者术后留置胃管3 d,可提高营养液摄入量,尤其是术后第1天和第2天,鼻饲营养液量显著高于口饲量(P<0.01)。结论: 正颌患者术后留置胃管3 d,可提高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术后营养液摄入量,为患者术后早日康复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正畸患者的复诊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提高患者复诊依从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9—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科进行正畸治疗的复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调查患者的复诊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正畸复诊患者366例,其中定期复诊者287例(78%),未定期复诊者79例(2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及婚姻状况是影响患者定期复诊的主要因素(P0.05)。患者未按时复诊的原因有:症状因素、个人时间安排冲突、忘记复诊、医生停诊等。结论影响正畸患者复诊的因素较多,建议通过加强正畸后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相关症状的识别及处理能力,并通过完善预约医嘱、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措施来提高患者的定期复诊率。  相似文献   
4.
静脉畸形是最常见的低流速脉管畸形,40%发生于头颈部,不仅影响面容,亦可并发疼痛、溃疡、出血或压迫、侵及邻近组织结构,继之影响语言、吞咽和呼吸功能.症状多于儿童期出现,并随年龄增长逐渐加重[1].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是主要治疗方法,且疗效较好,本文对无水乙醇治疗53例头颈部静脉畸形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对2006年3月至2008年4月间在我院诊治的53例头颈部静脉畸形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24例,女性29例,年龄13~47岁,平均年龄24岁.病变位于腮腺咬肌区13例,颊部11例,唇部8例,颈部7例,舌及口底7例,软腭及咽旁7例.就诊时所有患者均具有临床症状,如面颈部畸形、肿胀感、睡眠障碍、疼痛、语言及功能障碍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治疗颌面部陈旧性骨折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就诊的颌面部陈旧性骨折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手术前后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实施有效的护理。结果 44例患者经术前设计、模拟及术中导航和精心护理,均如期手术,安全度过围术期,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前后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保障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治疗颌面部陈旧性骨折患者顺利手术,平安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颌骨囊肿合并血友病甲1例围手术期护理。 方法 针对我科收治1例颌骨囊肿合并血友病甲患者,总结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从患者心理、环境、手术方案的制定、用药剂量的选择、用药护理及指导、伤口出血评估、健康宣教、制作塞子等方面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制定围术期有效的个性化护理,在达到理想止血水平状态下,完成颌骨囊肿刮治术及二期刮治术及术后的相关治疗,有效的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痊愈出院。结论 在临床护理中,通过制定围术期有效的个性化护理,并不断总结和探索,以不断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正畸患者的复诊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 2017年8—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科进行正畸治疗的复诊患者。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调查患者的复诊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正畸复诊患者366例,其中定期复诊者287例(78%),未定期复诊者79例(2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及婚姻状况是影响患者是否定期复诊的主要因素(P <0 .05)。未按时复诊的原因有:症状因素、个人时间安排冲突、忘记复诊、医生停诊等。结论 影响正畸患者复诊的因素较多,建议通过加强正畸后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相关症状的识别及处理能力,并通过完善预约医嘱、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措施来提高患者的定期复诊率。  相似文献   
8.
口底癌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恶性肿瘤,且多为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常伴有颈部的淋巴结转移。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常见的手术方案是口底肿块扩大切除后进行口底的重建,重建的方法常采用前臂皮瓣进行修复,也有用股外侧肌或胸大肌皮瓣进行修复。我科于2009年4月收治1例游离足背皮瓣修复口底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患者,术后经过精心护理,  相似文献   
9.
步入工业化文明的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高频生活状态下的外伤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累积颌面部的外伤约占总体外伤发生的34%[1]。颧骨位于颌面部的突出部位,参与构成眶外下壁的组成,易受外力打击而发生颧眶骨折,为颌面部常见骨折之一,其发生率占面中部骨折的30-45%。主要表现为患区塌陷性畸形、眼球内陷、视物模糊、复视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面部形态并可累积咬合等功能受限,需要口腔颌面外科、眼科等多学科的交叉合作治疗,临床治疗以手术复位软硬组织为主,以解决骨折移位及软组织嵌顿。针对此类患者的合理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加快康复速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口腔颅颌面创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创伤,多伴有多发伤。由于口腔颌面部的血运丰富,损伤可致头颅、颌面、口腔解剖和生理功能的改变,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口腔颅颌面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尤为重要。本文围绕口腔颅颌面创伤特点、口腔颅颌面创伤诊治原则及护理措施进行阐述,以期为口腔颅颌面创伤急救的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