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自行设计改良体位垫并评估其在肛周手术患者术中体位摆放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1—6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奉贤分院行肛周手术治疗的患者396例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198)和观察组(n=198)。对照组术中体位摆放使用传统软枕体位垫,观察组使用改良体位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2 h内排尿情况、术中舒适度和手术医师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尿困难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术中舒适度、手术医师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改良体位垫的使用可有效降低肛周手术患者术后排尿困难发生率,减轻患者排尿困难严重程度,提高患者术中舒适度及手术医师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我院是一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近年来随着医院综合力量的不断提高,手术病人也日趋增多。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我院手术病人中除妇科腹部手术外,一般普通外科、骨科、痔科手术的病人术前均不留置导尿管。微创手术(如腹腔镜胆囊手术、胆囊小切口手术)等等的开展,更是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升了一步。然而,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总有0.5%~1%的患者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术后尿潴留的发生。为了减少病人术后尿潴留及留置导尿管的痛苦,我们护理部和本院中医专家一起研制了中药外敷制剂。由于操作简单易行,我们结合临床,对部分术后尿潴留病人进行了观察,并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联合红外线对改善湿热瘀结型盆腔炎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湿热瘀结型盆腔炎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132例,按入院顺序单数为对照组(n=66),双数为观察组(n=66),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外敷结合红外线,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月经期停用,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疼痛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理疗能有效缓解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 目的:探讨湿热瘀结型盆腔炎住院患者应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临床疗效。方法:将204例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根据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按责任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2例。实验组使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妇科盆腔炎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医疗行为的依从性、中医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0% ,对照组为84.31% ,实验组患者对医疗行为的依从性和对中医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湿热瘀结型盆腔炎住院患者中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对医疗行为的依从性和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且降低住院时间和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摘要】目的 探讨指揉法协同耳穴压丸在外科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4月间入住本院外科且合并高血压的患者88例,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指揉法协同耳穴压丸。结果 观察组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病人的满意率和依从性高,护患关系和谐。结论 指揉法协同耳穴压丸有助于外科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无不良反应,可作为一种辅助的治疗手段,同时提高病人对中医护理的依从性,进一步和谐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本院就诊患者或家属,对中医特色护理延伸至门诊的需求情况。方法 对本院出院患者和门诊患者或家属100名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中医护理延伸至门诊并开设中医护理综合治疗室的社会需求调查。结果94.7%的患者认为中医综合治疗的病员需求量大,由专业护士来实施中医护理操作技能有发展空间;80.26%的患者认为除了中医科外,其他专科用于非药物治疗的时间短或基本上忙于诊治开药,中医医院有必要开设中医护理综合治疗室以解决一些常见病、慢性病人的基本需求;63.15%患者认为护士的中医操作技能同样可以达到临床效果;36.84%的病人只接受专家医生的传统技能;5.26%患者认为由护士承担中医技能信任度不高。结论:开设中医护理综合治疗室,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病人的需求,起到强化或弥补门诊医疗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医定向透药对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疼痛症状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7月在妇科治疗的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口服中药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法,进行解除疼痛疗效的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疼痛评分:观察组(0.6±0.49)低于对照组(2.29±0.53),P<0.01;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疼痛缓解率:观察组(86.7%)高于对照组(60%),P<0.05;疼痛疗效满意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中药定向透药解除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疼痛症状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中药口服疗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崩漏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要点,从临证护理、辨证护理综述了中医护理的临床应用,介始了中医技能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两例不同证候的便血患者实施辩证护理,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通过症候分析,对两例"远血"患者实施中医辩证护理.结果:运用辩证的原则对两例"远血"虚实病症不同的患者实施不同的个体化护理,使两例患者均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结论:中医护理人员应该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遵循中医辨证理论及其方法,并在辩证施护过程中,掌握辨别病症中的寒、热、虚、实等中医基础知识,密切配合医生治疗.开展中医辩证护理,是中医护理工作不断取得完善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