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对良恶性胸腔积液(胸液)病理细胞学、癌胚抗原(CEA)和铁蛋白(FT)检测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比较分析48例癌性胸液和32例结核性胸液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血清及胸液CEA、FT测定结果。结果 48例癌性胸液为血性40例,32例结核性胸液为血性8例,恶性胸液CEA、FT比其血清CEA、FT明显升高(P<0.05),同结核性胸液比也较之升高(P<0.05)。结论病理细胞学检查可确诊癌性胸液,CEA、FT检测可以提高该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社区“三认”教育管理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各60例,管理组给予为期1年的社区“三认”教育管理,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只进行各项指标测定。两组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肺功能测定和《慢阻肺患者对疾病认知、认可、认同程度的问卷调查》填写。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肺活量(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管理组患者FEV1/FVC、FEV1%、MVV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认知、认可、认同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管理组患者认知、认可、认同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社区“三认”教育管理可提高慢阻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改变患者对疾病不利的行为,减慢疾病发展速度、减少合并症,延长有效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海宝山区门诊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该地区CAP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上海宝山区25家医院门诊就诊的成人CAP 8 911例,根据不同年龄组CAP季节分布情况、不同年龄CAP发生部位情况、不同季节CAP性别分布情况、不同部位CAP性别分布情况及不同年龄组病原学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患者为CAP高发人群,春季为CAP高发季节,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不同季节CAP或不同部位CAP在不同性别的人群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病原学分布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加强门诊成人CAP流行病学研究,制定CAP防治策略是一项重要工作.治疗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年龄、症状、辅助检查结果及基础疾病等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自我管理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方法 60例COPD稳定期患者根据依从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进行集体和个别患者相结合的宣传教育,讲解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入组时和1年后进行呼吸问题生活质量调查问卷(SGRQ)调查.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试验组SGRQ的活动受限评分与总分改善更多(P<0.05).结论 对COPD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上海市宝山区25家医院3502例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60~105(75.03±8.42)岁,男性1831例(52.3%),女性1671例(47.7%)。冬春季节发病2406例(68.7%),夏秋季发病1096例(31.3%)。发热1578例(45.1%),咳嗽或咳痰1986例(56.7%),乏力伴纳差2001例(57.1%)。血白细胞数升高(≥10×109/L)708例(20.2%),白细胞数正常而中性粒细胞升高1209例(34.5%),白细胞数减少(≤4×109/L)88例(2.5%),两者均正常1497例(42.7%)。双肺肺炎996例(28.4%),左肺肺炎913例(26.1%),右肺肺炎1593例(45.5%)。合并基础疾病1935例(55.3%),出现并发症518例(14.8%)。患者住院天数8~47(18.3±2.4)d。住院费用为人民币1865~9892(4823.36±251.24)元。死亡291例(9.3%)。结论: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双肺病变多见,合并基础疾病及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体质量指数(BMI)与血压(BP)、血脂、腰臀比(WHR)及血红蛋白(HB)的关系。方法:以上海市宝山区某社区2023年2月至2023年10月共10978名≥65周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HC),计算BMI、WHR,并检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HB,根据中国BMI参考标准将老年人分为消瘦、正常体重、超重、肥胖四组,比较不同BMI组别BP、血脂、WHR、HB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1)老年男性受检者BMI、WC、HC、WHR、SBP、DBP、HB水平均高于老年女性,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老年男性受检者TC、HDL、LDL水平均低于老年女性,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2)不同BMI组别比较,SBP、DBP、TC、HDL、LDL、WHR、HB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正常体重组老年男性受检者的BMI显著高于老年女性,肥胖组老年女性受检者的BMI显著高于老年男性(P均<0.01)。正常体重组年龄<75岁老年受检者的BMI高于年龄≥75岁老年受检者(P<0.05)。(4)BMI与SBP、DBP、TC、LDL、WHR、HB均呈正相关(P均<0.01),与HDL呈负相关(P<0.01)。结论:BMI与老年人健康关系密切,维持理想的BMI是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及预防慢性疾病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社区督导长期家庭氧疗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社区督导长期氧疗(LTO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51例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2 a的LTOT,于LTOT前后观察患者呼吸困难、生活质量、运动耐力、住院次数等变化情况.结果 督导长期氧疗后2 a与氧疗前比较,患者呼吸困难减轻,生活质量及运动耐力提高,住院次数减少.结论 社区督导长期氧疗对COPD康复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系统泄漏水平对7款不同型号双水平正压呼吸机的吸气触发同步性的影响.方法 使用Hans Rudolph Series 1101机械肺模拟器模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设置顺应性为50 ml/cm H2O,气道阻力为20cmH2O ·L-1·s-1.吸气时间为1.0 s,呼吸频率为15次/min.双水平正压呼吸机以压力支持通气模式运行,参数设置为15 cm H2O的压力支持及5 cm H2O的呼气末正压,后备通气频率为10次/min.收集在泄漏量为25~28 L/min和45~48 L/min吸气触发阶段的通气参数.结果 在低水平泄漏(25~28 L/min)时,Vivo 30出现较频繁的自动触发,降低泄漏量至14~15 L/min后同步通气稳定;Smartair Plus和VENTImotion则出现触发失败而启用后备通气,增加吸气努力后改善,但吸气做功增加.随着泄漏增高,Vision、Synchrony、Flexo 30和VPAPⅢ无需调整即能适应,VENTImotion和Smartair Plus则需通过调整触发灵敏度来保持同步通气.Synchrony和VPAPⅢ的吸气触发压力和吸气做功最低,但呼吸机所提供的吸气流量偏小.结论 7款双水平正压呼吸机均能提供同步通气,但吸气触发同步性各不相同.Vision和Flexo 30能较好地适应高水平泄漏并无需调整设置,吸气触发同步性能优,且呼吸机能迅速提供相适应的吸气流量以达到预设吸气压力.  相似文献   
9.
我院近几年收治肝原发性淋巴瘤1例.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3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索影响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的多种因素,为指导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华山医院宝山分院呼吸内科在06年8月至08年5月收治的333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采集患者的相关信息,把治疗结果分级(治愈、好转、未愈)后,利用SPSS13.0的Ordinal过程建立治疗结果Y对可疑影响因子x的比例优势模型Logistic回归。结果模型有统计学意义(X^2=51.986,P=0.000),拟合优度较佳(Deviance X^2=399.132,P=1.000)。年龄、动脉血氧分压(PaO2)、尿素氮(BUN)、咳痰4个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随年龄增加而趋劣(OR=1.020),随Pa02增加而趋优(OR=0.985),随BUN增加而趋劣(OR=1.170)。与无咳痰症状的患者相比,有咳痰症状的患者治疗效果趋优(OR=0.390)。结论年龄、Pa02、BUN、咳痰是本院333例CAP患者疗效的统计学影响因子,其中PaO2和咳痰是疗效的促进因子,年龄、BUN、无咳痰是疗效的劣化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