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乳腺粘液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免疫组化指标,提高诊断粘液癌的准确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乳腺癌肿块的超声特征(肿块最大径、纵横比、高回声晕、转移情况、弹性评分等)、剪切波速度(SWVmax、SWVratio、SWVmean)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Ki-67),将粘液癌患者作为实验组(n=24),将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作为对照组(n=32),对比两组超声特征及免疫组化指标表达的差异性,并对超声特征及免疫组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粘液癌肿块多表现为边界清晰、有高回声晕、后方回声增强、弹性评分 < 4分且BI-RADS分类 < 4b类(χ2=4.419、5.171、6.162、4.743、14.000,P < 0.05),SWVmax及雌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阳性率在两组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2.069,χ2=4.371、4.051,P < 0.05)。  结论  乳腺粘液癌超声特征及免疫组化指标的表达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可为超声诊断乳腺癌类型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2D-US)、实时组织弹性成像(UE)及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88例患者共213个乳腺病灶术前分别行2D-US、UE及VTQ检查,对各病灶2D-US声像图表现进行超声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US)分类,UE采用5级评分法判断结节性质,VTQ技术定量测定结节内剪切波速度(SWV)。绘制ROC曲线,比较2D-US、UE、SWV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2D-US诊断IDC的敏感度为82.35%(126/153),特异度为71.67%(43/60),准确率为79.34%(169/213)。UE诊断IDC的敏感度为86.27%(132/153),特异度为73.33%(44/60),准确率为82.63%(176/213)。良性及恶性结节的SWV别为(3.09±1.26)m/s、(6.83±2.18)m/s(P<0.05);以3.59 m/s作为诊断恶性病灶的最佳截断值,VTQ诊断IDC的敏感度为86.93%(133/153),特异度为76.67%(46/60),准确率为84.04%(179/213)。2D-US、UE、SWV诊断乳腺IDC的AUC分别为0.811、0.843、0.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S、UE及VTQ均有助于鉴别诊断乳腺良性结节及乳腺IDC,UE优于2D-US,VTQ可获得客观的量化指标,重复性好,优于UE和2D-US。  相似文献   
3.
探讨使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及FIB-4指数评估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及门静脉压力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6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乙型肝炎患者69例,其中31例接受肝组织穿刺,38例接受肝脏切除术。使用RTE测定肝纤维化指数,收集患者血清学指标并计算APRI以及FIB-4指数,肝脏切除术患者术中测定门静脉自由压(FPP),病理检查进行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期(肝纤维化Metavir分期)。结果 肝纤维化Metavir分期F0 8例(12%),F1 21例(30%),F2 23例(33%),F3 7例(10%),F4 10例(15%)。RTE测得肝纤维化指数为1.63~4.02,APRI为0.08~2.10,FIB-4指数为0.33~6.31,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肝纤维化指数、APRI、FIB-4指数与肝纤维化Metavir分期均呈正相关(rs=0.582,P<0.001;rs=0.550,P<0.001;rs=0.444,P<0.001)。肝纤维化指数与APRI、肝纤维化指数与FIB-4指数、APRI与FIB-4指数诊断肝纤维化Metavir分期F≥2、F≥3、F=4 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患者术中测得FPP为13.50~36.50 cm H2O(1 cm H2O=0.098 kPa),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PP与肝纤维化Metavir分期呈正相关(rs=0.685,P<0.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肝纤维化指数、APRI、FIB-4与FPP均呈正相关(r=0.596,P<0.001;r=0.633,P<0.001;r=0.696,P<0.001)。将RTE与血清学指标相结合,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计算得到FPP的预测方程式为:FPP=9.275+2.992×肝纤维化指数+1.064×APRI+1.605×FIB-4指数,r=0.749,P<0.001。结论 RTE、APRI及FIB-4指数可以在评估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同时评估门静脉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ZJU指数与维吾尔族NAFLD发病的关联性及其对NAFLD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新疆喀什地区兵团第三师51团维吾尔族聚集区为调查现场,研究对象为在当地居住且年龄>18岁的维吾尔族居民。分别在2019、2020和2021年进行随访,2021年6月—8月完成结局调查;最终共纳入研究对象10 597名。连续变量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根据ZJU指数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Q1~Q4组),采用Kaplan-Meier曲线计算NAFLD事件的发生率,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ZJU指数与NAFLD发病风险的关联;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ZJU指数对NAFLD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在4.92年的中位随访期间,研究人群NAFLD发病率为9.4%(992/10 597)。经多因素调整后,随着ZJU指数的升高,NAFLD发生风险HR(95%CI)值分别为2.55(1.60~4.06)、7.32(4.78~11.20)、21.74(14.32~33.00),呈明显上升趋势(P趋势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进食及不同面积的ROI对肝脏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的影响。方法 将112名健康志愿者分为研究组(72名)和对照组(40名),分别以两种不同面积的ROI(较大ROI:28 mm×26 mm,较小ROI:13 mm×10 mm)行RTE检查,测量研究组进食前后肝纤维化指数(LF index),测量对照组间隔30~40 min两次空腹LF index,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间年龄、性别及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3、0.57、0.24)。选用较小及较大ROI时,研究组餐后LF index均高于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对照组前后两次检查所测LF inde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研究组餐前、餐后及对照组前后两次检查,选用较大ROI时所测LF index均高于选用较小ROI(P均< 0.001)。结论 进食可影响RTE的结果,与空腹相比,餐后LF index增高;不同面积的ROI也可对RTE结果产生影响,选用较大的ROI时LF index更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