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味)柴芍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加味)柴芍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作用。方法65例SAP患者分为中药组35例,对照组30例。2组的内科治疗相同,中药组一经确诊即予柴芍承气汤加味银杏叶治疗,每剂煎成100~150m l,自鼻胃管内注入或口服,每日2~3次,直至患者腹痛缓解、腹胀基本消失、肠鸣恢复。分别观察2组患者治疗72 h后的PaO2、SaO2肾功能、脑病、局部并发症情况、腹痛缓解时间、肠鸣恢复时间、病死率,以及血清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IL-1)水平变化。结果治疗72 h后中药组与对照组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5.71%、73.73%,P<0.05;肾损害、脑病、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腹痛缓解时间、肠鸣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血清中PAF、TNF-α、IL-1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该汤剂对SAP及其并发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抑制细胞因子或炎症介质可能是该汤剂治疗SAP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周血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及胃泌素17(G-17)对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医院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268例住院的胃癌(胃癌组19例)、癌前病变(癌前病变组126例)及非萎缩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组123例)患者,癌前病变组又分为萎缩性胃炎组(34例)、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组(86例)、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组(6例)三个亚组,采取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各组外周血G-17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外周血PGⅠ、PGⅡ,比较其差异,并评估PGⅠ、PGⅡ和两者比值(PGR)及G-17与胃癌及癌前病变风险的相关性。结果三组中的PGⅠ、PGR、G-17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胃癌组的PGⅠ、PGR水平较非萎缩性胃炎组、癌前病变组减低,G-17值较非萎缩性胃炎组、癌前病变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PGⅡ水平在癌前病变组三个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示,PGⅠ筛选胃癌的最佳截断值为59.06 ng/ml,其特异度及灵敏度分别为57.9%、86.0%;PGR筛选胃癌的最佳临界值为7.61,其特异度及灵敏度分别为78.9%、69.6%。PGⅠ和G-17联合筛查胃癌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为88.0%、68.4%;PGⅡ联合G-17筛查胃癌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9%、63.2%;PGR联合G-17筛查胃癌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为62.7%和89.5%。结论PGⅠ、PGR可作为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指标,PGⅠ、PGⅡ、PGR分别与G-17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价值,但在与萎缩性胃炎是否伴有肠化及异型增生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内镜治疗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院将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及取石术用于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SABP)的病因治疗,本文对内镜治疗的时间选择及其效果进行探讨。 一、对象和方法 1.一般情况:1998年7月至2002年6月我院共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73例,男46例,女27例。年龄24~80岁。死亡7例,病死率9.6%。7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在入院72 h  相似文献   
4.
加味柴芍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柴芍承气汤加味银杏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AP患者65例分为中药组(n=35)和对照组(n=30).分别观察2组患者低氧血症发生情况,腹痛缓解时间、肠鸣恢复时间、局部并发症及病死率,治疗72h后血中炎症介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IL-1)的水平变化,并再次行上腹部螺旋CT扫描评估胰腺炎症进展情况.结果:中药组与对照组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5.71%,73.33%(P<0.05);ARDS分别为8.57%,30%(P<0.05);治疗72h后中药组血中PAF(4.45±1.25vs2.83±1.64mg/L,P<0.01),TNF-α(32.96±4.33vs27.82±5.26ng/L,P<0.01),IL-1(3.46±1.07vs2.51±0.52ng/L,P<0.01)水平明显下降,而对照组血中PAF,TNF-α,IL-1水平无变化;中药组腹痛缓解时间、肠鸣恢复时间、CT扫描显示胰腺炎程度进展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86%,13.33%,病死率分别为0,10%.结论:柴芍承气汤加味银杏叶对SAP肺损伤有防治作用,抑制PAF,TNF-α,IL-1等炎症介质可能是该汤剂防治肺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随访分析功能性肠病(FBD)患者的生存状态和肠道器质性疾病的发病情况,以初步探讨FBD与患者死亡率和肠道器质性疾病发生率的可能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05年1月~2006年12月于该消化科就诊、18岁以上且以肠道症状为主的患者。以FBD的罗马Ⅲ诊断标准对这些患者进行回顾性诊断,对符合诊断的患者进行5年后随访。随访方式为电话随访和(或)门诊复查;随访内容为患者的生存状态和肠道器质性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有效随访了263例FBD患者(失访率15.7%)。随访时5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9%,各亚型FBD死亡率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功能性便秘死亡率最高;9例患者发生肠道器质性病变,3例(1.1%)为结肠癌,6例(2.3%)为结肠息肉,各亚型FBD患者肠癌发生率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功能性便秘最高,各亚型FBD患者随访中结肠息肉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FBD总体不增加人群的死亡风险。但其中功能性便秘可能增加致死率。FBD患者中结肠癌发生率可能较普通人群增高,特别是功能性便秘患者结肠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6.
自从Ganter's(1923年)首先使用腹膜透析(PD)治疗尿毒症病人至今,尽管由于透析方法、设备的不断改进,使得PD过程中腹膜感染(PI)发生率大为降低,然而,PI仍是PD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透析管引流障碍影响透析顺利进行的主要原因。在美国使用不卧床连续腹膜透析(CAPD)的PI发生率为1.4次/病人年,国内中山医科大学与欧美持平。Oreopolos曾预言,如能避免PI发生,PD将成为尿毒症的较佳治疗方法。目前,有关PI的防治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就PI的有关问题作一概述,同时反映近年来PI研究的一些进展。一、病源菌及PI发生的有关因素从感染的透出液中病原菌检查结果来看,G~+菌约占60%,以葡萄球菌占绝大多数。G~-菌约占30~40%,以致病性大肠杆菌居多,其次有变形、肺炎、  相似文献   
7.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是一种炎症反应性疾病,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 acute pancreatitis, SAP)发病急、病情凶险、预后差、病死率高,早期容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尤其是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  相似文献   
8.
王国品 《中国厂矿医学》2008,21(4):F0002-F0002
二十载朝夕耕耘,图春华秋实;二十年精益求精,创期刊精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江苏省科技厅、中华预防医学会等各级领导的亲切翔和扶持下,在本刊协办单位及广大作者、读者的大力支持下,在历届编委会的奉献与努力下,《中国厂矿医学》杂志已经走过了二十年历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性别及性别相关心理差异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由消化科医师对IB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焦虑和抑郁量表、生活质量量表。统计调查资料、分析IBS患者性别及性别相关心理差异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根据罗马Ⅲ标准收集IBS患者452例,年龄分布在14~79岁;男193例(42.7%),女259例(57.3%),男女比例为l:1.3。女性IBS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53.57±6.70)分、(40.81±7.15)分,男性分别为(49.19±5.99)分、(36.67±6.40)分,女性患者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t=7.191、6.459,均P〈0.01)。女性IBS患者IBS.QOL总分低于男性IBS患者(t=9.119,P〈0.01)。在量表包括的8个纬度中,女性IBS患者在烦躁不安、身体角色、健康忧虑、社会反应、异性概念等5个纬度得分低于男性(t=11.021、22.175、7.256、10.409、7.113,均P〈0.01),在冲突行为、饮食限制、家庭关系等3个纬度与男性无明显差异(均P〉0.05)。IBS患者SAS、SDS评分与IBS-QOL评分(总分及各个纬度评分)均呈明显负相关(均P〈0.01)。结论性别不同IBS患者存在心理及生活质量差异,IBS患者性别相关的心理差异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检测31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CA_(19—9)、AFP、谷氨酰转肽酶同功酶Ⅱ(GGTⅡ)。31例 PHC 3项指标的敏感性分别为66.7%、74.2%、90.3%。CA_(19—9)水平值与临床分期呈平行关系,且AFP阳性与阴性组CA_(19—9)敏感性无差异。GGTⅡ敏感性与临床分期无关。AFP与CA_(19—9)联检敏感性90.3%,AFP与GGTⅡ联检敏感性93.6%,CA_(19—9)与GGTⅡ联检敏感性90.3%。3项指标联合敏感性96.8%。3项指标同时阳性 51.6%,对PHC特异性100%,且与临床分期无关。3项指标联检对PHC诊断有重要价值,且有助于病情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