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影像学、组织学及生物力学手段探讨重组合异种骨(RBX)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25只新西兰白兔,利用双侧趾长伸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其中一侧移植物两端固定有RBX,另一侧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2、6、12周取材,进行Micro-CT扫描,组织学染色(包括HE、甲苯胺蓝)以及生物力学检测,观察腱-骨之间愈合状况.[结果]影像学结果显示,术后6、12周RBX治疗组腱-骨之间的骨矿化组织密度(BMD)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组织学结果显示,术后2周,RBX组腱-骨之间被大面积不规则分布的软骨样细胞填充;术后6周,治疗组的腱-骨之间已见大量成熟软骨细胞,并开始分泌基质.而对照组术后腱-骨间一直被纤维样结缔组织连接,至术后12周,治疗组部分标本出现类ACL正常肌腱止点.生物力学结果同样证实,RBX组的最大牵拉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RBX可显著提高ACL重建术后腱-骨之间的愈合,较早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接种密度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在成骨诱导分化后复合β-TCP应用于兔腰椎横突间脊柱融合的术后融合效果.[方法]应用BMSCs/β-TCP复合体对随机分为两组(低密度接种组和高密度接种组)的实验兔进行腰椎横突间非去皮质骨脊柱融合术,观察两组动物术后大体腰椎融合率、影像学特征、骨矿含量(bone mineralization content,BMC),骨密度(bone mineralization density,BMD)和矿化组织体积(bone mineralization tissue volume,BMV)及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低密度接种组比较,高密度接种组术后融合率明显提高,可达到71.4%(P<0.05).显微CT图像结果显示高密度接种组横突间不仅新骨形成量多,而且融合稳固,且其BMC、BMD和BMV及新骨生成率均高于低密度接种组(P<0.05).[结论]使用接种密度为10×106 cells/ ml的人工骨具有较好的融合效果,融合率可达到71.4%,这一点为临床应用BMSCs复合生物材料体外构建人工骨应用于非去皮质骨脊柱后路融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社区医院综合干预措施对老年可能肌少症患者肌肉质量、身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2020年5月至7月纳入的64名老年可能肌少症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并发症管理及健康教育(n=30),研究组实施包括并发症、运动、营养的综合管理(n=34).通过12周的干预,观察干预措施对2组人群小腿围...  相似文献   
5.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是一种经皮传递的非侵入性的机械能,在生物器官内产生高频声压波。近年来其在运动创伤方面的应用引起关注。本文总结归纳了LIPUS在运动创伤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工作,并对其作用机制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活血祛瘀类中药配伍治疗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健力消疲胶囊或汤剂(黄芪、西洋参、生熟地、当归、丹参、沙苑子、鹿角胶等)治疗本病29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心肺功能、基础生化指标(BUN和BLa)及自由基代谢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心肺功能、疲劳代谢产物的消除及自由基过氧化产物清除的作用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力消疲胶囊可明显改善病患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作为人体的主要负重关节,踝关节的稳定对于保持运动员的运动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运动中,无论是创伤性还是过度疲劳所致的踝部损伤在业余选手和专业选手中均很常见.不当运动所致的踝关节损伤后若不及时诊治,易导致踝关节不稳的发生,将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因此了解损伤机制,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可有利于运动员尽快重返赛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肌肉电刺激(局部电刺激和全身电刺激)对老年人肌肉质量、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搜集关于肌肉电刺激对老年人肌肉质量、肌肉力量或身体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到2021年2月22日.采用Review Manager 5.4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RCT,共496名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肌肉力量明显改善(SMD=0.65,95%CI:0.47~0.84,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全身电刺激干预下肌肉质量(SMD=0.71,95% CI:0.45~0.97,P<0.05)和肌肉力量(SMD=0.81,95%CI:0.59~ 1.04,P<0.05)均有明显改善;局部电刺激干预下肌肉力量有明显改善(SMD=0.34,95%CI:0.02~ 0.65,P<0.05)而身体功能未改善(SMD=0.02,95%CI:-0.30~ 0.34,P>0.05).结论:局部电刺激和全身电刺激均可改善老年人肌肉力量,全身电刺激对老年人的肌肉功能影响优于局部电刺激.  相似文献   
9.
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红细胞膜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运动影响下,大鼠骨骼肌和红细胞膜抗氧化系统机能、膜动力学特征以及运动能力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运动组依照不同负荷进行游泳运动,4周训练结束后处死提取骨骼肌和红细胞膜进行测试。结果小负荷组骨骼肌和红细胞膜SOD酶活性增高,MDA含量降低,膜流动性增强,运动力竭时间延长,而大负荷组两种组织细胞膜MDA含量增多,膜流动性降低,运动力竭时间减少。结论适宜负荷运动可促进骨骼肌和红细胞膜的抗氧化能力,使机体的运动能力得以提高。而过大负荷训练则使它们的抗氧化能力及膜的流动性降低,运动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0.
背景:LIM矿化蛋白1及低氧诱导因子1α作为胞内蛋白,可分别从诱导成骨分化及促进血管再生两个方面促进成骨,联合二者高效诱导脂肪源性干细胞成骨分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的:探讨慢病毒载体介导的LIM矿化蛋白1及低氧诱导因子1α双基因转染的脂肪源性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情况。 方法:应用反转录PCR技术克隆目的基因LIM矿化蛋白1及低氧诱导因子1α片段,并分别克隆于慢病毒骨架质粒pLVX-EF1α-DsRed-Hyg和pLVX-EF1α-IRES2-AcGFP1中,构建慢病毒载体主体质粒pLVX-EF1α-DsRed-Hyg-RLMP-1和pLVX-EF1α-AcGFP-RHIF-1α,随即与辅助质粒和包装质粒共转染Lenti-X 293T 细胞,包装慢病毒载体;采用组织块加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使用流式细胞仪对其进行鉴定。分别在慢病毒转染脂肪源性干细胞 3,7,14 d后,应用反转录PCR 方法检测脂肪源性干细胞中成骨基因骨形态发生蛋白2、Runx-2、碱性磷酸酶、骨钙蛋白表达水平的同时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结论:pLVX-EF1α-DsRed-Hyg-RLMP-1和pLVX-EF1α-AcGFP-RHIF-1α可有效地转染入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反转录PCR结果显示成骨基因骨形态发生蛋白2、Runx-2、碱性磷酸酶、骨钙蛋白在LIM矿化蛋白1及低氧诱导因子1α双基因转染后第7天都开始明显过表达,并且可持续到14 d。说明LIM矿化蛋白1及低氧诱导因子1α双基因转染脂肪源性干细胞可提高其成骨活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