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1.
那是1987年秋天,我刚从师范学院毕业,分配在市里一个中学教书,报到那天,校长为难地说:“沈老师,学校住房实在紧张,单身汉均是二个人一间,张教师的房里还空一张床,不过这个人脾气有点怪,只有委屈你一下了。”  相似文献   
2.
最早见于文字记录的能造成幻视的药物,是我国神农本草中记载的麻贲(即带壳麻仁,属大麻类),它“味辛,多食人见鬼,狂走,久服通神明”。大麻是世界最古老的导致幻视的药物,但易成瘾和依赖。服用大麻使人进入梦幻状态,整个空间距离仿佛在缩短,整个世界显得特别美丽明亮。在致幻视剂中除了大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误食毒蕈多见,我国南方常见牛粪中生长一种毒蕈,服后半到两小时,出现光怪陆离的视幻觉,情绪上可愉悦欣快,服用后可以出现莫多其妙的面临危难恐慌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三维步态系统观察脑卒中后偏瘫足下垂患者的廓清策略。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足下垂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三维动作捕捉系统观察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最小足廓清(MTC)及其变异性,绘制摆动相足趾运动轨迹,并对脑卒中后偏瘫足下垂患者的步态参数与MTC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偏瘫...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脑卒中足下垂患者摆动相骨盆运动特征,探讨骨盆代偿机制.方法:选取脑卒中足下垂患者30例作为试验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按照与试验组偏瘫侧、非偏瘫侧左右一致、性别相同的原则,将对照组左右侧数据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运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采集、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时空参数及摆动相骨盆、踝关节运动学参数,并对偏...  相似文献   
6.
沈新培  夏清  杜玲玲 《中国康复》2021,36(3):144-149
目的:运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分析脑卒中偏瘫足下垂患者的下肢关节协调性。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足下垂患者15例作为观察组,配对设计选取1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一和对照组二。采集2组受试者行走过程中的时空参数和运动学参数,通过绘制仰角曲线图和步态环图进行协调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偏瘫侧与非偏瘫侧比较,步频、支撑期百分比,髋、膝关节活动度(ROM),最大踝背屈角度、小腿、足部仰角范围均减小(均P<0.01),步长、最大踝跖屈角度增加(均P<0.01);观察组偏瘫侧与对照组一比较,步速减慢、步长减短、步频减小、支撑期百分比延长(均P<0.01),髋、膝、踝关节ROM,最大踝背屈角度、大腿、小腿、足部仰角范围均减小(均P<0.01);观察组非偏瘫侧与对照组二比较,步速减慢、步长减短(均P<0.01),髋、膝、踝关节ROM,最大踝跖屈角度、大腿、小腿、足部仰角范围均减小(均P<0.01),支撑期百分比延长(P<0.01)。观察组偏瘫侧与对照组一比较,大腿仰角峰值出现时间延迟(P<0.01)。观察组偏瘫侧与对照组一比较以及观察组非偏瘫侧与对照组二比较,方差百分比(PV1)和PV1/PV2均减小(均P<0.01),PV2均增大(均P<0.01)。观察组偏瘫侧与非偏瘫侧分别与对照组一、对照组二比较,步态环图偏离正常水滴形态,表现为高度降低、尾部消失、扭曲。结论:步态环图可直观反映脑卒中偏瘫足下垂患者下肢协调性障碍,其中PV值的改变可能是其协调功能障碍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