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早期肿瘤最大径变化率,以及肿瘤治疗前和术后组织病理学变化,评价化疗疗效的意义.方法 49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和术后均具有完整的组织病理结果;新辅助化疗前和化疗第2周期后及术前行3次乳腺增强MR检查,分别于注入对比剂前和注药后连续采集8次(8个时相).注射对比剂后2 min的图像与蒙片减影后行MIP重组.在MIP图像上测量肿块的最大径线(△d),根据△d值将直径变化率分为6级.根据实体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设△d晚≥30%为金标准,通过ROC分析观察△d早在判断疗效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病理分级与RECIST标准间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新辅助化疗有效30例,无效19例.Ad早 10%时,评价疗效的敏感度为96.7%(29/30),特异度为84.2%(16/19);曲线下面积0.960.病理分级与RECIST标准间具有相关性(r=0.613,P=0.000).结论 新辅助化疗早期通过直径评价疗效,将阈值设为10%,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病理评价疗效与RECIST径线评价疗效间具有一定相关性,但病理评价会导致高估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在术前新辅助化疗(NAC)前后癌灶MR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曲线最大线性斜率及其变化率对NAC病理反应性的评估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NAC前后3次MR检查中TIC类型及曲线最大线性斜率的变化,根据术后病理反应性结果分为组织学显著反应(MHR,16例)与组织学非显著反应(NMHR,20例)2组,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NAC前、NAC第2周期后和第4周期后3种TIC类型的组成,以及曲线最大线性斜率及变化率的差异.利用ROC曲线分析判断TIC类型、曲线最大线性斜率及变化率对NAC病理反应性的评估价值.结果 NAC第2周期后,最大线性斜率及第1次变化率MHR组[(1.93±0.88)%/s、35.6%]与NMHR组[(2.73±1.22)%/s、-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Z=-3.64,P=0.045、0.01);NAC第4周期后,MHR组Ⅰ型曲线比例(62.5%,10例)明显高于NMHR组(10.0%,2例;Z=-2.02,P=0.01),Ⅲ型曲线比例(6.2%,1例)明显低于NMHR组(60.0%,12例;Z=-1.48,P=0.01),最大线性斜率[MHR组(1.33±0.52)%/s,NMHR组(2.33±0.94)%/s]及第2次变化率(MHR组56.8%、NMHR组15.8%)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1.82,Z=-3.58,P=0.002、<0.01).以NAC第2周期后癌灶最大线性斜率及第1次变化率为评估参数,病理反应性为金标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P=0.040)和0.80(P=0.001);NAC第4周期后癌灶Ⅰ型曲线、Ⅰ+Ⅱ型曲线、最大线性斜率及第2次变化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P=0.03)、0.69(P=0.06)、0.82(P=0.01)、0.92(P=0.01).结论 NAC第2周期后癌灶最大线性斜率及第1次变化率可评估NAC病理反应性,评估效能中等;NAC第4周期后癌灶Ⅰ型曲线、最大线性斜率及第2次变化率可评估NAC病理反应性,评估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新辅助化疗(NAC)前后乳腺癌灶最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NAC病理反应性的评估效能. 方法 36例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反应性结果(Miller & Payne 分级)分为MHR与NMHR两组,采用最小ADC值法于b=1000 s/mm2图像上测量癌灶的ADC值.对每个病理组癌灶及正常腺体的ADC值、两组NAC前、NAC第2周期后、NAC第4周期后MR测量的癌灶最小ADC值及其变化率(△ADC%)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ROC曲线评估癌灶最小ADC值对NAC病理反应性. 结果 NAC第2周期后,MHR组癌灶最小ADC值 [(1.19±0.18)×10~(-3) mm~2/s ] 及△ADC1% [ 中位21.18%,(范围4.27%~50.00%)] 分别与NMHR组最小ADC值[(0.98±0.16)×10~(-3) mm~2/s ]及△ADC1%[ 中位8.53%,(范围-24.52%~64.79%)]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C第4周期后,最小ADC值 [(1.45±0.22)×10~(-3) mm~2/s ] 及△ADC2%[中位1.04%,范围1.71%~117.24%] 均显著高于NMHR组[(1.06±0.19)×10~(-3) mm~2/s、中位16.84%,(范围7.68%~6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C第2周期后癌灶最小ADC值及△ADC1%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0.82.NAC第4周期后癌灶最小ADC值及△ADC2%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0.89. 结论 最小ADC值法比平均ADC值法能更早期评估进展期乳腺癌NAC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乳腺摄影降低辐射量的优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腺X线摄影中降低射线剂量曝光条件的优化选择.方法:在全自动(kV和mAs均自动,即auto filter)和半自动(手动kV、mAs自动,即auto time)曝光模式下对不同厚度的模体进行曝光,对所得照片影像质量进行评分,并测其剂量.结果:同一厚度模体在不同曝光务件下所得照片影像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不同厚度模体在autofilter模式下所得照片影像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即自动曝光控制(automatic exposure contol,AEC)装置工作状态正常.在各种曝光条件组合中,kV高的曝光条件组合X线摄影剂量低;auto filter模式下X线摄影剂量均不是最低的.结论:在乳腺X线摄影的实际工作中,首先应确保AEC的正常工作状态;在不影响照片影像质量的情况下,选用AEC装置的autotime模式适当提高kV,降低摄影剂量.  相似文献   
5.
武春雪  林燕  高培毅 《癌症进展》2012,10(4):409-414,418
目的评价表观扩散系数对乳腺MRI非肿块样强化病灶的诊断价值及其与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联合应用对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 68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病灶,根据其不同强化形态分为肿块型与非肿块型两组。测量病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并记录曲线类型,并于b=800 s/mm2扩散加权图像上测量病灶ADC值。利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同一强化形态组中良恶性病灶ADC值的差异。分别绘制曲线类型及ADC值诊断病灶良恶性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最佳截断点、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析对不同强化形态的病灶,以ADC值作为曲线类型的辅助诊断指标对诊断效能的影响。结果肿块型组中恶性病灶ADC值(0.85±0.09)×10-3mm2/s明显低于良性病灶(1.68±0.32)×10-3mm2/s(P=0.001),非肿块型组中恶性病灶ADC值(1.02±0.19)×10-3 mm2/s亦明显低于良性病灶(1.43±0.31)×10-3 mm2/s(P=0.015)。同一强化形态组,曲线类型与ADC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小于0.05)。对于肿块型组,以ADC值作为曲线类型的辅助诊断指标,诊断效能无显著改变(P=0.549),但可以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准确性达100%);对于非肿块型组,以ADC值作为曲线类型的辅助诊断工具,诊断效能无显著改变(P=0.709),但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至87.5%,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达100%。结论 ADC值对不同强化形态的病灶有辅助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多参数磁共振图像(MP-MRI)特征对脑垂体瘤质地评估的应用价值,提出一种基于影像组学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以期实现术前肿瘤质地的准确判定,从而为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影像学依据。对磁共振图像(T1加权、T1加权对比增强、T2加权)的肿瘤区域分别提取6种共296维纹理特征。采用特征选择方法识别重要的影像组学特征,并且使用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两种常用的分类器对垂体瘤质软与质韧进行判别。在84例临床研究样本共计252张MRI图像上,用所述方法进行训练、十折交叉验证及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单一MRI图像特征相比较,所提出的MP-MRI特征组合能够获得更好的分类效果,分类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AUC分别达到89.80%、90.51%、89.88%、94.08%,表明MP-MRI影像组学特征能够有效准确地识别垂体瘤的软韧质地,有助于垂体瘤疗效和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与梯度回波 T2?加权(GRE-T2? WI)序列对急性创伤性颅内脑外出血诊断的价值。方法50例 CT 平扫发现的急性创伤性颅内脑外出血患者,于急性期同时行 FLAIR 序列及 GRE-T2? WI 序列检查,分析比较两者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硬膜外出血(EDH)及硬膜下出血(SDH)诊断的总体一致性(Kappa)、总体检出率,并利用χ2检验进一步比较 FLAIR、GRE-T2? WI 序列及结合2序列分别诊断8个部位 SAH 的差异。结果48例患者最终入组。48例 SAH患者的 FLAIR 序列及 GRE-T2? WI 序列诊断总体一致性很高(k =1.0),总体检出率均为100%,各部位检出率与结合2序列诊断比较,FLAIR 序列较 GRE-T2? WI 序列与结合2序列更容易误诊中脑周围池 SAH(P 值<0.05);3例 EDH 患者 FLAIR 序列及GRE-T2? WI 序列诊断一致性很高(k =1.0),检出率均为100%;12例 SDH 患者诊断一致性较高(k =0.943),FLAIR 序列检出率为100%,1例 SDH 患者 GRE-T2? WI 序列未能诊断。结论FLAIR 序列与 GRE-T2? WI 序列对诊断急性创伤性颅内脑外出血的检出率均较高,2序列结合能够提高对急性创伤性颅内脑外出血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探讨乳腺癌MR动态增强扫描(DEC)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图像所示肿瘤血管形态特征与肿瘤大小、伴随淋巴结肿大、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及肿瘤病理分级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对48例细针穿刺活检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治疗前均行动态增强MR扫描.增强早期(第一时相)图像减影后行3D-MIP重建,根据重建图像所示肿瘤血管的特征分级(正常血管,异常动脉和肿瘤血管).在AW4.2工作站上测量肿瘤最大直径、观察双侧腋窝淋巴结情况、使用Functool软件绘制动态TIC(渐进型、平台型、流出型).对3D-MIP所示肿瘤血管形态分级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情况、TIC类型及肿瘤病理分级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及Kappa相关性检验.结果 3D-MIP所示肿瘤血管形态分级与腋窝淋巴结及肿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动态增强扫描TIC类型间具有较强相关性(r=0.840).两者经Kappa检验,Kappa=0.761,一致性较好.结论 乳腺癌MR动态增强扫描3D-MIP示肿瘤血管形态与TIC类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可以通过3D-MIP所示的肿瘤血管特征推测TIC类型.  相似文献   
9.
影像学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MWA)治疗肺恶性结节创伤小、治疗精准、恢复速度快、术后不良反应少,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围绕全程管理MWA治疗肺恶性结节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颅外胶质母细胞瘤影像诊断影响治疗与预后,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作者对颅外胶质母细胞瘤的疾病谱及其影像学特征做一归纳,也对其各种颅外胶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方法做了讨论,旨在对相关研究和临床工作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