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步态分析是临床医师分析肌肉骨骼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sEMG)结合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是决策治疗此类患者所选择适当方法的有用工具。sEMG几十年来一直应用于评估运动过程中的神经肌肉反应并制定康复方案。为了保证sEMG采集数据准确、充分及有意义,本文对噪声控制、波频、串扰、电极放置方案以及肌电信号的时序、强度和标准化等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脊柱胸腰段骨折伴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功能疗效的影响。方法:将胸腰段骨折伴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36例随机分为减重运动平板训练组(BWSTT,n=18)和常规物理治疗组(PT,n=18),PT组采用常规及传统物理治疗,BWSTT组采用常规及传统物理治疗与减重平板步行训练。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12周)进行10米步行测试(10-Meter Walk Test,10MWT)、脊髓独立性评定量表III(SCIMⅢ,Spinal Cord Independence Measure III)、下肢周径及骨密度检测。结果:PT组SCIII评分及10MWT较训练前分别增加21.6%(P<0.05)和24.0%(P<0.05),BWSTT组患者较训练前分别增加39.88%(P<0.05)、96.6%(P<0.05)。经减重运动平板训练后,BWSTT组患者的SCIM III评分、步行速度较PT组患者分别增加44.78%(P<0.05)及46.88%(P<0.05)。BWSTT组骨密度及骨骼肌周径较训练前分别增加31.15%(P<0.05)、69.76%(P<0.05),而PT组较训练前分别增加11.36%(P>0.05)、28%(P>0.05),BWSTT组的骨密度及骨骼肌周径较PT组分别增加23.18%(P<0.05)、10.91%(P>0.05)。结论: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可提高胸腰段骨折伴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胸腰段骨密度,增强下肢步行能力,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利用便携式步态分析仪(intelligent device for energy expenditure and physical activity, IDEEA)对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患者的步态参数变化及特点进行测量,量化评估系统康复训练对TKA患者的康复效果,并对康复治疗方案的改进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单侧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患者7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骨科术后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接受系统化康复训练。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2周进行西安大略及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 WOMAC)、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膝关节活动度测量及步态分析。 结果:术后12周试验组患者在WOMAC评分、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手术侧肢体摆动强度、蹬地强度、跖屈强度、步速、步频、步长、步幅在行系统康复后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结论:术后12周系统康复可明显减轻TKA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下肢功能;IDEEA可客观评估TKA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步态参数,对康复治疗方案的改进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12月在急救中心住院治疗的AMI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32例,所有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同时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抑制剂、依诺肝素等药物。 A组同时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每晚1次,B组同时口服瑞舒伐他汀20mg,每晚1次。患者入院行PCI术前、治疗后4周、12周、24周抽取肘静脉血,检测MMP-9浓度。入院治疗后24h内、治疗后4周、12周、24周测定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MMP-9水平较PCI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12周MMP-9水平较PCI术前、治疗后4周明显降低(P<0.05),B组降低更明显,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周MMP-9水平较PCI术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12周明显降低(P<0.05),B组降低更明显,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LVEDD,LVESD,LVEDV,LVESV较PCI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LVEF较PCI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12周LVEDD,LVESD,LVEDV,LVESV较PCI术前、治疗后4周均明显降低(P<0.05),LVEF较PCI术前、治疗后4周明显升高(P<0.05),B组变化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周LVEDD,LVESD,LV-EDV,LVESV较PCI术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12周均明显降低(P<0.05),LVEF较PCI术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12周明显升高(P<0.05),A组、B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有效降低MMP-9水平,改善心室重构;并且剂量增加,疗效增加,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蛋白质药物注射剂制备工艺中灌装方式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剪切力敏感的蛋白质分子,考察不同灌装方式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使用蠕动泵灌装的产品,较之活塞泵灌装的产品,可见异物及稳定性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在蛋白质药物注射剂制备过程中,蠕动泵灌装工艺可尽量降低剪切力对蛋白质的伤害,能有效预防蛋白聚集,可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人PDZ和LIM域蛋白1(PDLIM1)特异性siRNA对人胶质母细胞瘤U87细胞系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对其相关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用小RNA干扰技术下调U87细胞PDLIM1,用荧光实时定量Real-time PCR技术验证siRNA干扰效率;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相关机制.结果 经PD-LIM1-siRNA干扰后,胶质瘤U87细胞中PDLIM1在mRNA水平显著下调(P<0.001);与对照组相比,迁移和侵袭能力被显著抑制(P<0.001);PDLIM1基因表达下调后,U87细胞中EMT相关蛋白N-cadherin、β-catenin、Slug下调.结论 PDLIM1通过EMT相关转录因子Slug调节N-cadherin、β-catenin蛋白表达,是其调节胶质瘤U87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悬针疗法刺激肾俞穴对慢性肾衰模型大鼠的肾功能、贫血及肾间质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和悬针组,每组10只。采用腺嘌呤混悬液灌胃法制作慢性肾衰模型,药物组和悬针组在造模的同时分别采用灌胃尿毒清药液、悬针疗法刺激肾俞穴进行治疗,造模及治疗为期4周。造模及治疗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Smad7的表达。结果:悬针组的RBC、Hb、HCT显著提高(P0.05),肾组织TGF-β1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Scr、BUN显著降低(P0.05)。结论:悬针疗法能明显改善贫血状态,减轻肾间质纤维化,增强肾脏功能。提示无痛无创的悬针疗法确实通过外气调整发挥了经穴脏腑的直接调理效应。  相似文献   
8.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指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阵发性疼痛。经卵圆孔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是临床的有效疗法之一。我院自2009年02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了177例单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在三维CT引导下于卵圆孔前局部麻醉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现将其术中镇痛效果及术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超短波、低强度脉冲超声及运动疗法,共90 min/d).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还同时服用盐酸氨基葡萄糖,并且进行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20 min/次).两组均治疗6次/周,共6周.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采用疼痛VAS评分、WOMAC关节炎指数、LKSS膝关节评分量表来评估对患者受累膝关节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WOMAC评分、LK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评分比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WOMAC评分、LK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能更好地改善KOA患者的膝关节疼痛、僵硬、日常生活状态和健康状态等方面,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复方丹参滴丸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及TAFI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探讨复方丹参滴丸通过调节凝血酶活化的纤溶抑制剂(thrombin-activatable fibrinolysis inhibitor,TAFI)干预AS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健康雄性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非药物治疗组、高剂量药物治疗组、低剂量药物治疗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3个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的基础上行主动脉球囊损伤术,喂养4个月,以复制大鼠AS模型.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脂系列,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TAFI的活性.结果 成模后,3组模型鼠的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TAFI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药物治疗后,与非药物治疗组相比,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TC、TG、LDL-C和TAFI活性明显低于非药物治疗组(P<0.01),与低剂量组间比较,高剂量组TC、TG、LDL-C和TAFI活性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 AS过程中TAFI水平升高,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干预后,TAFI水平下降,提示复方丹参滴丸可能通过下调TAFI水平进而干预了AS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