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背景:前列腺癌干细胞是前列腺癌复发侵袭的重要原因,目前研究难点在于前列腺癌干细胞分离技术效率较低。目的:探索高效地从人前列腺癌PC-3及LNCap细胞株分离前列腺癌干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含血清贴壁培养法及无血清悬浮培养法培养PC-3及LNCap细胞株,然后利用流式细胞表面标记CD133及CD44检测两种细胞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可获取前列腺癌干细胞的比例,同时采用诱导分化实验初步鉴定前列腺癌干细胞特性。结果与结论:PC-3及LNCap细胞能在添加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形成悬浮细胞球,接种在含血清培养基后可以诱导分化为贴壁细胞;无血清培养组的CD44^+/CD133^+细胞比例:PC-3为0.59%,LNCap为1.71%,含血清培养组中的CD44^+/CD133^+细胞比例:PC-3为0.32%,LNCap为0.73%,其中LNCap细胞采用两种方法所获的CD44^+/CD133^+细胞均高于PC-3所获的的细胞(P〈0.05),在两种细胞中无血清悬浮培养和含血清贴壁培养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无血清悬浮培养周期长,获得细胞数相对较少,直接影响分选后肿瘤干细胞功能测定。因此可以证实含血清贴壁培养LNCap细胞较无血清悬浮培养法更能高效快捷的获取前列腺癌干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控前列腺癌干细胞(PCSCs)中微小RNA-101(miR-101)表达,观察细胞中EZH2表达及其增殖迁移能力的变化.方法 通过流式分选从LNcap细胞株中获取PCSC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Western blot、双荧光素酶、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细胞迁移实验观察miR-101对前列腺癌干细胞EZH2表达及增殖迁移能力影响.结果 在PCSCs中转染miR-101后,实验组较未处理组EZH2表达量下降46% (P <0.05);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PCSCs中miR-101直接调控EZH2;凋亡实验中,实验组细胞凋亡率为(3.79±0.24)%,较对照组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周期实验中,实验组细胞G1期比例为(82.95±0.78)%,较对照组比例增加(P<0.05),细胞被阻滞在G1/S期;迁移试验中,细胞迁移率为0.38±0.0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过表达miR-101能下调前列腺癌干细胞中EZH2的表达并能降低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3.
4.
背景:前列腺癌干细胞是前列腺癌复发侵袭的重要原因,目前研究难点在于前列腺癌干细胞分离技术效率较低。 目的:探索高效地从人前列腺癌PC-3及LNCap细胞株分离前列腺癌干细胞的方法。 方法:采用含血清贴壁培养法及无血清悬浮培养法培养PC-3及LNCap细胞株,然后利用流式细胞表面标记CD133及CD44检测两种细胞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可获取前列腺癌干细胞的比例,同时采用诱导分化实验初步鉴定前列腺癌干细胞特性。 结果与结论:PC-3及LNCap细胞能在添加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形成悬浮细胞球,接种在含血清培养基后可以诱导分化为贴壁细胞;无血清培养组的CD44+/CD133+细胞比例:PC-3为0.59%,LNCap为1.71%,含血清培养组中的CD44+/CD133+细胞比例:PC-3为0.32%,LNCap为0.73%,其中LNCap细胞采用两种方法所获的CD44+/CD133+细胞均高于PC-3所获的的细胞(P < 0.05),在两种细胞中无血清悬浮培养和含血清贴壁培养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05),但无血清悬浮培养周期长,获得细胞数相对较少,直接影响分选后肿瘤干细胞功能测定。因此可以证实含血清贴壁培养LNCap细胞较无血清悬浮培养法更能高效快捷的获取前列腺癌干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斜跨位一期行一侧经皮肾镜和对侧输尿管硬/软镜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期间一期完成该术式双侧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取经皮肾镜侧向上45°斜跨位,先行一侧输尿管硬/软镜,接着行对侧经皮肾镜,术后第1天复查血常规,术后1个月复查腹部平片(KUB)或超声。 结果符合条件的患者共22例,21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1例患者因行经皮肾镜时出现无法忍受的胸痛而终止手术。术前结石大小为经皮肾镜侧(28.9±6.1,21.0~42.2)mm,输尿管硬/软镜侧(10.3±3.3,6.0~17.0)mm。平均手术时间(109±47,45~22.5)min,血红蛋白下降(1.8±1.6,0~6.0)g/dl。平均住院日(12±4,7~21)d。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斜跨位是适合一期处理一侧经皮肾镜和对侧输尿管硬/软镜的理想体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引起库欣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例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引起库欣综合征患者的资料。患者女性,45岁,因反复头痛半年,加重伴头晕、多尿、消瘦2个月收入我院内分泌科。术前诊断考虑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引起库欣综合征,同时按库欣综合征和嗜铬细胞瘤做术前准备,行腹膜后入路腹腔镜右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结果内分泌检查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高于检测值上限,且大、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不受抑制。血儿茶酚胺三项均升高,以肾上腺素为主,可乐定试验不受抑制。甲氧基肾上腺素及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均升高。胸部CT平扫及PET-CT未发现可疑异位ACTH来源。肾上腺MR示双侧肾上腺内、外支弥漫性增厚,右侧肾上腺内、外侧支之间可见一类圆形肿块,边界清,考虑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可能。予口服甲吡酮抑制皮质醇生成,常规剂量酚苄明作术前准备,行腹膜后入路腹腔镜右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病理提示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合并肾上腺皮质区带性增生。免疫组化CgA(+),ACTH(+)。术后ACTH及皮质醇降至正常范围。术后6个月复查提示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等表现消失。 结论嗜铬细胞瘤引起库欣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疾病,手术切除是有效治疗手段,术前需同时按照嗜铬细胞瘤和库欣综合征完善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并发双侧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结节性硬化症并发双侧肾错构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及讨论。结果:患者男,27岁,因突发右侧腰腹部疼痛伴肉眼血尿就诊,CT提示双侧肾多发错构瘤,右肾错构瘤出血。分期行双侧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术后随访6月未见破裂出血。结论:结节性硬化症并发双侧肾错构瘤出血临床罕见,可迅速进展为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早期识别、及时诊断、尽早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子宫肌瘤和卵巢癌患者血清自体荧光光谱,探讨子宫肌瘤和卵巢癌的特征自体荧光光谱,为子宫肌瘤和卵巢癌的光谱学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在301nm的激发光激发下,对23例子宫肌瘤患者、17例卵巢癌患者和40例正常人的血清进行了测定,对其荧光光谱的峰位置、峰面积、峰高及主峰间的比值进行了分析。结果子宫肌瘤组在335nm附近发生了紫移(P<0.05),卵巢癌组在540nm附近明显红移(P<0.05)。子宫肌瘤组及卵巢癌组在302nm附近的峰高明显升高(P<0.05)。子宫肌瘤和卵巢癌患者的血清自体荧光光谱与正常人有显著的差异(P<0.05),子宫肌瘤和卵巢癌患者有其特征的荧光光谱。结论应用血清自体荧光光谱对子宫肌瘤和卵巢癌患者进行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斜跨位(即斜仰卧-截石位)超微通道经皮肾镜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共对我院96例患者施行斜跨位超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男60例,女36例,年龄25~66岁。结石长径(22±7,15~41)mm。术中将患者置于患侧斜向上45°斜跨位,逆行留置9.5/11.5 F输尿管通道鞘或7 F输尿管导管。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定位穿刺,穿刺成功后逐步扩张并置入11/13 F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外鞘。采用200 μm钬激光碎石。取石满意后,根据结石碎片清除情况、通道是否有出血决定是否留置双J管和(或)肾造瘘管。 结果9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76±33)min。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16±11)g/L。术后4例出现发热38.5~38.9℃。无其他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9±1.3)d。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91.7%(88/96)。 结论斜跨位下超微通道经皮肾镜术并发症少、术后恢复时间短,且结石清除率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表达人膀胱癌bcl-2基因的小分子RNA(siRNA)的慢病毒载体并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方法 根据GenBank提供的bcl-2 cDNA序列,设计3条针对bcl-2 siRNA序列,分别构建pSIH1-H1-copGFP重组质粒.筛选出最有效沉默靶基因的siRNA后,将携带目的 序列的慢病毒载体转染到293T细胞中,感染膀胱癌细胞株T24,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结果 设计的针对bcl-2的序列中第3条的抑制效果最好,下调59.0%.以此目的 序列构建稳定转染细胞株,对bcl-2 mRNA抑制率达65.6%,对bcl-2蛋白的抑制率高达74.5%.结论 成功构建表达人膀胱癌bcl-2-siRNA的慢病毒载体,它能有效沉默bcl-2基因在膀胱癌细胞株T24中的表达并建立了稳定转染细胞株.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tain 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 sequences that can stably block the expression of bcl-2 in the bladder cancer cells, construct the bcl-2-siRNA lentiviral vector and establish a stably transfected cell line. Methods According to genetic information, 3 siRNA targeting bcl-2 were designed. The corresponding pSIH1-H1-copGFP recombinant plasmids were constructed. After the most effective siRNA was achieved, the shuttle plasmid pSIH-bcl-2-siRNA with lentiviral packaging plasmid was mixed, and 293T cells were transfected. Virus solution was collected to infect T24 cells and a stably transfected cell line was established. Results The third siRNA sequence, located in bcl-2 1210-1228, showed the best gene silencing effect as 59. 0%. The lentiviral vector was constructed successfully and the inhibition ratio was 65. 6% for bcl-2 mRNA and 74. 5% for bcl-2 protein. Conclusion It is successful to obtain bcl-2-siRNA lentiviral vector that can stably block the expression of bcl-2 in the bladder cancer cell line T24 and establish a stably transfected cell line which provides foundation for further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function of bcl-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