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改良八式坐式太极拳对化疗期间肺癌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59例患者分成干预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化疗科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由康复治疗师指导,增加八式坐式太极拳训练,化疗期间每日一次,每次20~30min。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和12周末采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和肺癌特异性模块(EORTC QLQ-C30/LC13)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治疗6周后,干预组整体健康水平、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疲劳、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气促、手脚发麻及胸痛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12周后,干预组整体健康水平、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疲劳、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气促、咳嗽、手脚发麻及胸痛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6周后,对照组气促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12周后,对照组认知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气促、手脚发麻及胸痛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6周后,2组差值比较,干预组整体健康水平、角色功能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均P<0.05),疲劳、呼吸困难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12周后,2组差值比较,干预组疲劳、呼吸困难得分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化疗期间监督下的改良八式坐式太极练习对肺癌患者来说是安全有益的,有助于改善肺癌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但本研究随访期较短,未来仍需对长期的功能指标进行深入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手足十二穴捻转平补泻手法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对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肌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2例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rTMS,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手足十二穴捻转平补泻手法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效果。记录两组中医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对比两组上下肢体肌力及运动、平衡功能。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主症、次症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主症、次症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上肢肌力分级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上肢肌力分级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上肢肌力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下肢肌力分级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下肢肌力分级优于治疗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纳入的75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TMS组、假刺激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5例。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平衡训练、转移训练、肌力训练、本体感觉训练等,治疗时间1次/日,每次40 min,每周5 d,共治疗4周。在此基础上,rTMS组增加rTMS治疗,假刺激组增加rTMS假刺激治疗,联合治疗组增加rTMS治疗20 min再间隔30 min后行mCIMT治疗。每日1次,每周5 d,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下肢部分(FMA-LE)、Berg平衡量表(BBS)、10 m步行时间(10MWT)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3组患者的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的FMA-LE、BBS、10MWT和MBI等各项指标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的FMA-LE评分[(27.88±4.04)分]、BBS评分[(47.80±5.16)分]、10MWT[(22.39±6.10)s]和MBI评分[(71.48±9.41)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假刺激组和rTMS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TMS联合mCIMT能更加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肺癌是全世界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疾病,目前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1—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今的疾病治疗已从以往的只以疾病为中心,逐渐转向以患者为中心,这要求医务工作者将循证医学与个体化相结合,采用综合措施给患者提供最佳手术方案,由此产生了手术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的理念。加速康复外科也称快速康复外科,最早出现是在90年代,由丹麦的外科医生Kehlet和Wilmore提出并开展~([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