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卒中患者认知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6)和观察组(n=66),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认知水平[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生活质量[36条目简明健康量表(SF-36)]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39% 与 75.76%,P<0.05);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和MoCA评分明显较高(P<0.05),中医症候积分和NIHSS评分明显较低(P<0.05),SF-36各维度评分明显较高(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7.58% 与 4.55%,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减少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患者认知水平和神经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观察心肺联合运动测试(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 CPET)指导下不同强度四肢联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稳定期患者个体化心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2020年7月—2021年7月,本院80例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0)、低强度组(n=20)、中等强度组(n=20)、高强度组(n=2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低强度组、中等强度组和高强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40%WRpeak(峰值功率)、60%WRpeak和80%WRpeak不同强度的四肢联动训练共12周,每周5天,每次时间40min。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通过CPET检测患者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AT)、WRpeak、峰值分钟通气量(VEpeak)、呼吸储备(BR)、峰值氧脉搏(VO2/HRpeak)指标变化,同时采用mMRC、BODE、COPD-QOL量表对各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后,对照组VO2peak、AT、WRpeak、VEpeak、BR、VO2/HRpeak指标值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低强度组、中等强度组、高强度组与对照组相比VO2peak、AT、WRpeak、VEpeak、BR、VO2/HRpeak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效果逐步明显,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mMRC、BODE、COPD-QOL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低强度组、中等强度组、高强度组与对照组相比mMRC、BODE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且降低逐步显著,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三组COPD-QOL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升高逐渐明显,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CPET指导下对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四肢联动训练效果明显,其中中等强度及高强度四肢联动训练在提高有氧运动能力,改善肺通气,增强呼吸储备,减轻呼吸困难,降低疾病严重程度,改善生存质量等方面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肢体协调训练对早期原发性帕金森患者肺功能的效果。方法 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本院原发性帕金森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分别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药物联合肢体协调训练治疗,共12周。治疗前后,采用肺功能仪测量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和肺活量(VC),采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测量峰值摄氧量(VO_(2peak))、无氧阈(AT)、峰值功率(WR_(peak)),采用呼吸驱动仪测量最大吸气压(MIP)和最大呼气压(MEP)。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FEV_(1)、FVC、PEF、VC、VO_(2peak)、AT、WR_(peak)、MIP、MEP均提高(t> 2.087, P <0.05),且均优于对照组(t> 2.079, P <0.05)。结论 肢体协调训练可改善早期原发性帕金森患者肺功能,提高有氧运动能力,增强呼吸肌肌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栓通联合吡拉西坦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及血清NPY、Hcy水平的影响。方法:以11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观察组56例。对照组对症治疗基础上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血清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变化,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周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清神经功能相关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吡拉西坦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改善中医症状,提高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相关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