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为了探索复合益生菌剂多菌种混合发酵条件,作者以活菌数为指标,采用固态发酵技术,研究了接种比例、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值、含水量、发酵温度和时间对固态发酵的影响,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纳豆芽孢杆菌和啤酒酵母混合固态发酵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培养基初始含水量70 %、pH 6.5、纳豆芽孢杆菌和啤酒酵母接种比例为1∶1、接种体积分数10%、发酵温度34 ℃、发酵5 d的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发酵后,纳豆芽孢杆菌数为1.96×1010 cfu/g,啤酒酵母数为1.68×109 cfu/g.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Spike(S)蛋白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基于抗原-抗体免疫识别反应、纳米技术、光敏水凝胶技术,制备同时偶联抗体和光敏剂的纳米粒子溶液,SARS-CoV-2表面的S蛋白可与纳米粒子上的抗体形成牢固的非共价结合,去除其余干扰性结合后,在波长为405 nm的蓝光...  相似文献   
3.
刘云龙  李奇  林荔军  林昭伟  帅明 《重庆医学》2013,42(18):2060-2063,2066
目的制备BMP-2及VEGF双基因骨髓干细胞复合磷酸钙支架,探讨所制备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以磷酸钙粉为原料制备多孔磷酸钙支架材料(CPC),对所得支架材料采用双基因转染的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复合共制备成双基因修饰磷酸钙支架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万能测试机对材料的表征及物理性能进行评价;复合共培养2周后计算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黏附率,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在材料内的黏附和生长情况,分别采用MTT法、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ALP)及茜素红染色检测MSCs在支架材料上的增殖、分化及矿化情况。结果制备的双基因修饰磷酸钙支架材料具有良好孔隙结构和一定强度;双基因转染的MSCs在支架表面附着良好,细胞增殖测定、细胞ALP及茜素红染色检测显示该材料对MSCs生长和功能表达未见明显抑制作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结论双基因修饰磷酸钙支架材料具有良好孔隙结构和较好力学强度;双基因转染的MSCs可以在其上进行良好的黏附、生长、增殖、分化以及矿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比较顺行及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采用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35例,其中顺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顺行组)14例,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逆行组)21例。顺行组以一侧指固有动脉及神经为蒂,近节及中节手指指腹设计皮瓣,顺行推移修复指端缺损;逆行组以一侧指固有动脉为皮瓣轴线,根据指端缺损大小于手指近端一侧设计皮瓣,指固有神经游离出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指端缺损。结果 35例患者术后所有皮瓣均存活。顺行组出现1例静脉回流障碍,皮瓣穿刺放血后逐渐好转;逆行组出现3例血管危象,松解敷料及蒂部拆除部分缝线,2例恢复正常,1例皮瓣皮缘部分坏死,换药后创面愈合。顺行组手术时间(107.5±18.4)min,低于逆行组(139.5±18.0)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6~12个月,平均8.5个月。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皮瓣外观无臃肿,颜色红润,质地软。顺行组12例感觉功能恢复至S4,2例S3;逆行组5例恢复至S3,12例S2,4例S1;顺行组两点辨别觉(4.22±0.67)mm,优于逆行组(7.04±1.25)mm,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行组指间关节活动度为远端(102.67±7.35)°及近端(64.46±8.37)°,逆行组分别为(100.64±10.29)°及(60.81±10.8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指功能评定顺行组优良率92.8%,逆行组8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指端缺损(IshikawaⅠ~Ⅲ区)且皮肤软组织无回植条件的患者,采用顺行及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带单侧指动脉及神经的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具有手术时间短、感觉恢复佳等优势。  相似文献   
5.
基因治疗是将外源基因导入人体以纠正基因缺陷的方法,通过转录和翻译实现对细胞基因表达的调控,从而合成特异性蛋白治疗相关疾病。质粒DNA是经基因工程改造过的环状DNA分子,其结构简单,具有自主复制能力,可以携带治疗基因导入人体细胞,被广泛用于基因治疗的研究中。目前已上市及正处于临床研究的基于质粒DNA的基因药物包括cambiogenplasmid、Tavo等。对遗传病、恶性肿瘤等适应证,质粒DNA的基因治疗比传统的治疗方案有明显优势。CRISPR-Cas9等相关的质粒基因编辑技术成为质粒DNA类基因治疗的一大研发趋势,基因枪、聚合物纳米载体等递送系统以透皮给药、静脉注射等方式为质粒DNA导入体内提供了更多可能。基于质粒DNA类的基因治疗已成为基因治疗领域的一种理想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质粒pLV.EX2d.P/neo-EF1A>BMP-2/T2A/EGFP并进行鉴定。方法从Genbank获得BMP2基因序列,结合载体上的酶切位点需要,设计上下游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利用Gateway技术BP反应构建pDown-BMP2-T2A-EGFP,并进行阳性克隆测序,应用LR反应把pDown-BMP2-T2A-EGFP重组入慢病毒目的载体质粒pLV.Des2d.P/neo,进行阳性克隆测序。结果获得长度为1 191bp的BMP2目的基因片段,质粒pLV.EX2d.P/neo-EF1A>BMP2/T2A/EGFP经双酶切后凝胶电泳鉴定正确,测序结果与Genbank报道序列一致。结论成功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质粒pLV.EX2d.P/neo-EF1A>BMP2/T2A/EGFP。  相似文献   
7.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 影像学检查对于胶质瘤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例如MRI、CT和PET等。影像组学是人工智能与医学影像大数据结合的新技术, 它从海量数据中高效挖掘并整合大量高级影像特征, 并建立预测模型。针对影像组学的临床应用, 本文分别从胶质瘤分级、预测基因表达、鉴别诊断、预后评估四个方面, 阐述影像组学在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优化纳豆芽孢杆菌固态发酵条件,以活菌数和芽孢数为指标,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研究了种龄、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值和含水量对固态发酵的影响,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纳豆芽孢杆菌固态发酵最佳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接种体积分数7%、种龄17 h、培养基初始pH值8.0、培养基初始水分质量分数70%,37℃固态发酵5 d效果最好,活菌数和芽孢数分别达到3.4×1010 cfu/g和1.8×109 cfu/g.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隐匿性肱骨头骨折的误漏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隐匿性肱骨头骨折误漏诊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首发症状均为肩关节局部疼痛伴活动受限,病初X线检查肱骨头均无明显骨折征象,3例诊断为肩关节脱位伴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诊断为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及软组织伤各2例,均漏诊肱骨头骨折。误漏诊时间1 d~2周。7例均经肩关节CT检查确诊肱骨头骨折。确诊后,4例行手术内固定治疗,3例行石膏外固定保守治疗。随访6~24个月,骨折均愈合,肩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隐匿性肱骨头骨折极易误漏诊,对于高度怀疑隐匿性肱骨头骨折而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者应进一步行肩关节CT检查,防止误漏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建立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模型,探讨白细胞介素(IL)-1β、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OA滑膜中的表达.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6组,A1、A2、A3组为模型组,B1、B2、B3组为对照组.A1、A2、A3组用1.6%木瓜蛋白酶膝关节腔内注射,建立兔膝关节OA模型,分为2、4、6 w后处死,观察大体标本形态学变化及标本滑膜中IL-1β、HIF-1α、VEGF的表达.结果 IL-1β、HIF-1α、VEGF的表达,A1组>B1组、A2组>B2组、A3组>B3组(均P<0.01);且模型组IL-1β、HIF-1α、VEGF的表达也有显著差异,A1组<A2组、A2组<A3组(均P<0.05).结论 IL-1B、HIF-1α、VEGF的差异表达与OA退变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