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早期介入丹佛康复训练模式(ESDM)对孤独症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法,以确诊孤独症为研究起点,以治疗6个月为研究终点,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徐州市儿童医院确诊并治疗的孤独症患儿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康复组(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和颅磁丹佛组(经颅磁刺激联合ESDM治疗),每组46例。对比分析常规康复组和颅磁丹佛组的韦氏儿童认知功能(WISC)评分、儿童孤独症症状(CARS)评分、孤独症行为(ABC)评分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常规康复组和颅磁丹佛组的WISC和ABC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颅磁丹佛组升幅更大(P?<0.05);治疗后常规康复组和颅磁丹佛组的CA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颅磁丹佛组降幅更大(P?<0.05);颅磁丹佛组治疗有效率(84.78%)优于常规康复组(65.22%)(P?<0.05)。结论 经颅磁刺激联合ESDM能更有效地改善孤独症症状,在小儿孤独症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确切。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阶梯式家长课堂干预模式和常规康复治疗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接诊的4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20例除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外,采用阶梯式家长课堂干预模式进行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2组分别采用行为检查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 ABC)评分、孤独症疗效评估表(autism treatment evaluation checklist, ATEC)评分、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 CARS)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for children, WeeFIM)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两组之间一般资料及相关量表评定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AB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ATEC总分及社交能力得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CARS总分及人际关系等各维度得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WeeFIM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阶梯式家长课堂干预模式可提高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