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酒精性肝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精性肝硬化(AC)是长期和过量饮酒导致的一种不可逆的慢性肝脏疾病,是酒精性肝病(ALD)的终末阶段。近年来我国的AL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进展为AC的患者也逐年增多,ALD及AC的相关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就AC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肺转移切除术(pulmonary metastasectomy,PME)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既往接受肝癌切除术又因异时性肺转移行PME的患者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来筛选预后因素。结果 PME后HCC患者的2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0.5%和33.2%,无瘤生存率分别为39.0%和18.6%。无瘤间隔时间<12个月(P=0.009)和双侧肺转移(P=0.023)是PME后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无瘤间隔时间<12个月(P=0.042)和乙肝表面抗原阳性(P=0.012)是PME后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无瘤间隔时间短和双侧肺转移的PME后HCC患者需谨慎评估手术获益,对于无瘤间隔时间短或HBsAg阳性的手术患者需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3.
灰树花多糖对四氯化碳肝L-0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灰树花多糖(PGF)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L-0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培养人肝L-02细胞,建立CCl4肝细胞损伤模型,分组实验:正常对照组、CCl4损伤组和不同浓度的PGF(50 、100、200和400μg/mL)保护组。采用形态学观察,MTT检测,生化分析培养液中ALT、AST活性及细胞内SOD活性、MDA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观测胞内Ca2+浓度;Western blot检测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与CCl4损伤组相比,各PGF保护组细胞活力明显增强,上清液中ALT、AST活性明显降低; 细胞内SOD明显升高、Ca2+浓度MDA含量降低,细胞bcl-2的表达上调、 bax的表达下调。以100μg/mL浓度保护效果最佳。结论 PGF对CCl4诱导的肝L-02细胞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抑制肝细胞内Ca2+浓度的升高、改变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水平,有效地防止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四氯化碳(CCl4)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CCl4损伤组、HSYA保护组(2、4、8、16?mg/kg组),每组各10只。CCl4腹腔注射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肝组织匀浆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含量及肝细胞色素P450 2E1(Cytochrome P450 2E1,CYP2E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Cl4损伤组比较,HSYA保护组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血清ALT、AST活性明显降低(P<0.05); 肝组织匀浆中GSH、SOD含量明显升高(P<0.05);MDA、TNF α含量明显降低(P<0.05);CYP2E1蛋白表达量增加。综合各指标表明,以8?mg/kg保护组效果最佳。结论HSYA对CCl4急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降低TNF 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姜黄素纳米粒(NanoCurcTM,NC) 单药或联合索拉非尼对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CCK-8)、体外划痕试验和Transwell侵袭试验法检测NC和/或索拉非尼对肝癌细胞株MHCCLM3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对细胞凋亡的作用。建立裸鼠MHCCLM3原位移植模型并观察NC和/或索拉非尼对肿瘤大小和肺转移率的影响。应用RT PCR、ELISA、Western blot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 9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1,TIMP-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ERK1/2) mRNA或相应蛋白表达变化;并测定ERK1/2的磷酸化变化。结果 NC与索拉非尼联合应用可显著抑制HCC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P<0.01),抑制体内肿瘤生长和肺转移(P<0.01)。单独应用NC和索拉非尼时肺转移率分别为50.0%和66.7%,两者联合用药时则显著降低至16.7%。两药联合应用可协同抑制ERK磷酸化,从而下调MMP 9的表达。结论  NC联合索拉非尼可通过协同诱导细胞凋亡、抑制MMP-9的表达而抑制肝癌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 实现腹腔镜下肝脏手术增强现实三维影像实时导航方案,构建平台雏形并评估其运行效果。方法 通过编写术前CT影像三维重建自动化算法、三维模型二维平面投影轮廓点集采集算法、基于人工智能的腹腔镜手术视野肝脏轮廓点集识别采集算法、“一对多”匹配算法、坐标系转换算法以及视频实时渲染增强融合算法,组成腹腔镜下肝脏手术增强现实三维影像实时导航软件,配合光学定位系统硬件和双目光学信息采集硬件,构建出导航平台雏形。在实验室仿真模型和大型动物中进行平台试运行,引入配准误差参数,评估运行效果并进行优化调整。结果 腹腔镜下肝脏手术导航软件基本实现:三维模型重建(CT图像自动分割和异色掩膜处理),手术室观测坐标系、腹腔镜视角坐标系和三维重建模型坐标系的建立及三者之间的信息转换,三维重建模型与手术视频所见结构实时配准导航,导航平台雏形构建。实验室仿真模型中的试运行配准误差为(4.1±0.4)mm,大型动物试运行2次的配准误差分别为4.6 mm和5.8 mm。结论 通过腹腔镜下肝脏手术增强现实三维影像实时导航平台雏形的设计、研发、构建以及使用,导航配准精度已经基本可以达到临床需求,未来进一步优化调整之后,有望广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