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磁共振多体素频谱技术在早期海马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单侧颞叶癫痫患者行常规MR及双侧海马区多体素频谱检查,测量双侧海马区域N-乙酰天门冬氨酸、胆碱、肌酸的信号强度,分析双侧海马区代谢物的分布情况。结果 1常规MR检查示4例单侧海马萎缩,4例诊断侧别不一致,20例海马形态学未见改变;2患侧NAA、NAA/Cho、NAA/Cr、NAA/(Cho+Cr)值较对侧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体素磁共振频谱技术能够早期发现海马硬化,进而可对癫痫灶进行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速,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其也是中老年群体的重要死因之一。轻度认知障碍是介于正常脑老化与老年痴呆的一种认知功能障碍状态,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作为其主要分型,是老年痴呆的高危因素。在老年群体中,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发病率高达10%以上。与认知正常的老年人相比,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患痴呆的风险高4~10倍,在此阶段对患者进行有效诊治,可极大延缓患者病情向痴呆转化的进程。目前,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神经电生理检查及神经影像学检查,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提高了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效能,本文对扩散张量成像、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动脉自旋标记成像、磁共振波谱、酰胺质子转移成像、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几种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多体素磁共振波谱(1 H-MRS)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对25例进行 CPAP 治疗前后的中重度男性 OSAHS 患者及与其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5例健康对照者的双侧额叶均行头颅多体素1 H-MRS 检查。分别记录额叶各代谢物比值,比较两两之间的差异,并观察有无乳酸(Lac)峰出现。结果治疗前额叶 NAA/Cr、NAA/Cho(2.0212±0.2312和1.6088±0.2571)较健康对照者(2.7268±0.6071和2.4456±0.4375)减低,治疗后额叶 NAA/Cr、NAA/Cho(2.3140±0.3128和2.0164±0.4240)较治疗前(2.0212±0.2312和1.6088±0.2571)升高,治疗后额叶 NAA/Cr、NAA/Cho(2.3140±0.3128和2.0164±0.4240)较健康对照者(2.7268±0.6071和2.4456±0.4375)减低(P <0.01)。治疗前 Cho/Cr(1.2932±0.2615)较健康对照者(1.1292±0.1577)升高(P <0.05)。3组均未检测到 Lac 峰。结论多体素1 H-MRS 能敏感显示 OSAHS 患者 CPAP 治疗前后脑代谢的改变,提供临床疗效及预后评估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中的研究价值.方法 DAI组急性期26例,其中9例为复查病例(慢性期),对照组20例,常规磁共振检查后,行DTI扫描,分别测量DAI急性期及慢性期和对照组各感兴趣区部分各向异性(FA)值,将2组间相应感兴趣区的FA值进行对比,并对急性期FA值与格拉斯哥昏迷计分表(GC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DAI急性期FA值(胼胝体压部0.560±0.004,胼胝体膝部0.467±0.004,内囊后 肢0.598±0.012,半卵圆中心0.434±0.002)与对照组(胼胝体压部0.756±0.006,胼胝体膝部0.542±0.007,内囊后肢0.639±0.009,半卵圆中心0.480±0.003)有差异,胼胝体压部FA值与GCS评分有较好的相关性(r=0.693,P=0.001).慢性期胼胝体压部(0.621±0.002),胼胝体膝部(0.502±0.003),内囊后肢(0.613±0.009),半卵圆中心(0.448±0.004)FA值较急性期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DTT示受损部位神经纤维失去正常形态.结论 DTI可以较敏感地检测DAI病灶,FA值可用以协助评估患者的病情,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研究平均扩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DCavg)在缺血性脑梗死不同临床时期的变化特点。方法对79例不同临床时期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磁共振成像及DTI检查。分别测量不同临床时期患者梗死区与健侧的DCavg值,并计算其相对值(rDCavg);比较同一临床时期梗死区与健侧的DCavg值,分析不同临床时期间rDCavg值的变化趋势。结果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患者DCavg值为不同程度地降低;大部分慢性早期及慢性晚期患者DCavg值为不同程度地升高。结论缺血性脑梗死不同临床时期DCavg值的变化有一定规律,据此可揭示脑梗死病变的病理生理演变过程、判断所处临床时期。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在医学影像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分析多媒体教学在医学影像学见习教学应用中的优势及不足之处,介绍了寻找纠正不足的可能性解决方法,以期在今后的见习教学中不断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CT表现和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98例CT确诊脑梗死的患者,进行颅脑CT扫描确定脑部异常病变,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分值分为有无抑郁症状两组:卒中后抑郁组(PSD组,n=42)和对照组(n=56)。结果抑郁的发生率为42.8%。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受教育程度、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颅脑CT比较,结果显示PSD组损害更易发生于左侧半球、皮质、额叶和小脑。PSD组内抑郁量表分值与左侧半球、双侧皮质损害容积成正相关(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CT表现和临床特征有一定特点,额叶、皮质的损害可能是PSD发生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采用磁共振酰胺质子转移成像技术(APT)研究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各感兴趣脑区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及其与部分临床认知评分量表相关性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神经内科确诊的21例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病例组,另外选择同期本院体检中心21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别进行临床资料分析、临床心理学量表评估,对各感兴趣脑区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及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右侧海马、双侧杏仁核区域APT值升高(P < 0.05),左侧海马区APT值升高(P < 0.01);病例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5);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分与右侧海马、左侧杏仁核的APT值呈负相关(P < 0.05);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的各个子项目评分与各脑区域APT值比较中,aMCI组右侧海马的APT值与视空间及执行功能得分呈负相关(P < 0.05),左侧杏仁核及双侧海马区域APT值与记忆力分值呈负相关(P < 0.05)。   结论   aMCI患者部分脑组织存在一系列病理生理的改变,APT技术作为新兴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临床医生对aMCI患者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