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巨大儿相关围产因素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近年来巨大儿相关围产因素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分娩巨大儿的完整在案病历共435例,按年份分为1984年组、1994年组及2004年组。比较及分析3组巨大儿的发生率、产科相关因素、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情况。结果:3年间巨大儿的发生率分别为4.57%、6.06%及9.91%(P<0.05)。巨大儿孕妇的剖宫产率分别为56.55%、61.33%及84.38%(P<0.01)。3组巨大儿孕妇择期及临产后剖宫产率:1984年组与1994年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984年组及1994年组各与2004年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变化:无论是临产后或择期手术以家属要求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均呈上升趋势(P<0.001)。3组比较巨大儿合并过期妊娠的发生率分别为11.9%、9.3%及2.1%(P<0.001)。而巨大儿合并经产妇的发生率则分别为8.9%、13.3%及18.8%(P<0.01)。结论:对存在可能发生巨大胎儿倾向因素的孕妇适当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尽量减少巨大胎儿的发生是降低剖宫产率及保障母婴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胎母输血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迟心左  刘维靖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8):1283-1284
胎母输血综合征 (fetomaternalhemorrhage ,FMH)是一种少见的产科疾病 ,即胎儿红细胞由胎盘的绒毛间隙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胎儿不同程度的失血及母体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一组征候群。因为它临床表现的隐匿性 ,在多数情况下不易做出早期诊断 ,故围生儿死亡率较高。 195 4年Chown报道了第 1例FMH ,1984年杨于嘉等报道了国内首例。国外自 2 0世纪 6 0年代起已开始了本病的临床研究 ,然而至今在我国仅有零散的病例报道 ,目前尚无例数较多的报道。我们通过分析我院 1例大量失血的 (失血 >30ml[1] )FMH病人并通…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简称妊高征 )时脐血管胎盘的病理学变化与脐动脉血流收缩期 /舒张期 (S/D)比值和眼底检查的关系。利用HE及特殊染色 (PTAH)的方法 ,光镜下观察 4 1例妊高征患者 (妊高征组 )和 2 3例正常晚期孕妇 (对照组 )的脐血管、胎盘形态学变化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于产前测定妊高征组脐动脉血流S/D比值 ;眼科做眼底检查。按脐带血管胎盘病变的轻重程度将妊高征组分为无病变 ( 2例 )、轻度病变 ( 1 7例 )、重度病变 ( 2 2例 ) 3组 ;与轻度妊高征比较 ,中度和重度妊高征组脐血管胎盘病变逐渐加重 ;对照组未见明显脐血管胎盘病变。脐血管胎盘轻度病变者 ,脐动脉血流S/D比值均 <3。脐血管胎盘重度病变者中有 7例脐动脉血流S/D比值 >3,集中在重度妊高征组 ,提示脐动脉血流S/D比值与妊高征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平行。妊高征眼底改变与脐血管胎盘病变趋于一致。提示 :脐血管胎盘病变能反映妊高征的基本病理改变 ,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脐血管胎盘病变与眼底检查、脐动脉血流S/D比值之间成平行关系。胎盘形态学改变较脐带明显  相似文献   
4.
妊娠合并帆状胎盘血管破裂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齐  刘维靖 《北京医学》1998,20(6):342-344
介绍我院自1988-1997年共分娩16732例,其中帆状胎盘12例,4例发生脐血管破裂。分娩结局,1例胎死宫内,3例因救及时,新生儿存活,但均出现青紫窒息。认为本病力争早期发现,并迅速以剖宫产结束分娩,同时做好新生的抢救工作。  相似文献   
5.
妊娠于28周前终止,胎儿体重小于1,000克,身长短于35厘米,称为流产。发生于孕12周(3个月)以前者,为早期流产。发生于孕13~28周(3~7个月)者称为晚期流产。流产有以下几种类型: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流产、完全流产、过期流产和习惯性流产。按临床发病过程和转归可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对134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相关的临床因素为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心肺疾病、胎盘及脐带异常、双胎、羊水过少等。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乡村居民及无产前检查组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死亡和死胎、死产及新生儿发病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心肺疾病、胎盘及脐带异常、双胎、羊水过少等是影响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主要临床因素。居住环境及产前监测亦是影响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发生的重要临床因素。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是围生期新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康宁  谢峰  刘维靖 《北京医学》2004,26(2):100-100
患者女,27岁,因停经34 1周,间断阴道出血1d,于2003年1月18日人院.既往于2000年3月孕足月,可疑巨大儿,行剖宫产,婴儿出生体重3500g,因脑瘤窒息而死亡.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2年5月27日,孕2产1.孕4 个月感胎动,孕6个半月时B超示前置胎盘,无阴道出血,嘱卧床休息.  相似文献   
8.
韩小英  于荣  迟心左  刘维靖 《北京医学》2005,27(11):650-652
目的探讨发生于不同产程时段胎儿窘迫的临床相关因素及围产结局.方法总结239例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资料,根据孕妇所处的不同产程分为产前组、潜伏期组、活跃期组及第二产程组,并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分为4种诊断标准.分析四组各不同诊断标准的胎儿窘迫发生率及相关临床高危因素和围产结局.结果第二产程组发生胎儿窘迫率最高.四种诊断标准中,以单纯羊水Ⅲ度粪染为其诊断标准的胎儿窘迫发生率,产前组及潜伏期组高于其他两组.以羊水Ⅲ度粪染同时合并胎心率异常变化为其诊断标准的胎儿窘迫发生率,活跃期组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四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所具高危因素均以脐带异常为其主要因素.结论胎儿窘迫可发生在各产程时段,而以第二产程中发生率最高.发生胎儿窘迫距胎儿娩出的时间与新生儿预后密切相关.羊水污染可视为发生慢性胎儿宫内窘迫的预警指标,而羊水污染合并胎心异常则高度提示已存在胎儿宫内缺氧.如何及时、准确判断胎儿窘迫的发生及正确处理是提高围产期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腹膜外剖腹产术具有减少术后粘连、消灭肠梗阻、机体恢复快等优点,这些是腹膜内剖腹产术所达不到的。本文总结了我院自1978年1月至1985年8月31日近7年所施行的103例腹膜外剖腹产,以便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0.
孕妇产时相关因素对新生儿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峰  王凤英  周齐  刘维靖 《北京医学》2004,26(4):247-249
目的 探讨孕妇产时相关因素对新生儿血糖的影响.方法 记录263例孕妇产前禁食时间,检测分娩时血糖、尿常规及新生儿出生后30min血糖,同时记录分娩方式.结果 采用单因素两两比较,剖宫产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21.1%)较阴道产组高,新生儿低血糖组母亲产前禁食时间[(14.26±1.90)h]、产时发生低血糖率(67.6%)及合并酮症率(85.3%)均较正常新生儿血糖组高(P均<0.01).将以上各因素与新生儿血糖做Logistic回归.孕妇产时血糖与新生儿血糖关系最密切,Chi-Square检验P<0.01,回归方程有意义.新生儿血糖与孕妇产时血糖呈直线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孕妇产时血糖与新生儿血糖呈直线正相关.产程中应鼓励进食,剖宫产孕妇产前应缩短禁食时间,以减少孕妇及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