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 目的 探讨临床实习护生应对方式及其与工作倦怠、焦虑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工作倦怠和应对方式量表对130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调查。 结果 临床实习护生存在显著性焦虑;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和求助与焦虑、工作倦怠呈显著性正相关,而退避、幻想与焦虑、工作倦怠呈显著性负相关;应对方式的不同影响着焦虑和倦怠程度的高低。结论 护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及工作倦怠,以解决问题为主的应对方式可以控制或减轻焦虑及工作倦怠的发生,而自责为主的应对方式则会促进焦虑及倦怠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 目的 通过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的患者联合采用穴位按摩和中药排气方的方法观察术后腹胀的发生率及排气时间。方法:抽取100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患者病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进行常规的术后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配合口服中药排气方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腹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均无发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采用穴位按摩配合口服中药排气方的方法对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能有效的预防术后腹胀的发生,减轻患者因腹胀带来的痛苦,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 目的 通过耳穴埋豆加艾条温灸的中医护理技术干预,观察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症状是否减轻。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消炎、营养支持治疗等,遵医嘱予患者术后氧气吸入,氧流量为3L/min ,指导患者6小时床上屈膝、翻身,早期下床活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埋豆联合艾条温灸中医护理技术干预,耳穴埋豆取穴胃、脾、交感穴,艾条温灸取穴足三里、内关、中脘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与常规护理比较下,耳穴埋豆加艾条温灸护理技术的运用,更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症状,缓解了患者由于恶心呕吐带来的不舒适,也加快了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耳穴埋针联合穴位敷贴对缓解气血亏虚型前庭性眩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于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科的80例气血亏虚型前庭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耳穴埋针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听力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眩晕症状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5.0%(P<0.05);听力阈值为(23.03±6.96)dB,低于对照组的(32.96±7.56)dB(P<0.05).随访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眩晕再次发生率为55.0%,对照组眩晕复发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眩晕复发率为30.0%,低于对照组的52.5%(P<0.05).两组患者均未产生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耳穴埋针联合穴位敷贴可有效减轻气血亏虚型前庭性眩晕患者的眩晕症状、改善其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隔姜灸联合穴位埋针治疗气滞血瘀型暴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于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咽科病房的气滞血瘀型暴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穴位隔姜灸及埋针干预,干预10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听力恢复情况、伴发症发生情况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听力阈值均有所减低,且观察组患者听力阈值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30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率为87%,优于对照组26例失眠患者的54%(P=0.007).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耳鸣、耳闷、眩晕等伴发症均较之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隔姜灸联合穴位埋针的中医护理技术有助于提高气滞血瘀型暴聋患者的听力,有利于改善耳聋、耳鸣、眩晕等伴发症状及患者睡眠质量,对促进患者疾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暴聋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暴聋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提供指导性建议,使患者在出院后仍能得到正确的指导,从而促使患者早日康复,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方法 选取暴聋住院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3个月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应用焦虑自评表,抑郁自评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耳鸣严重程度及疗效,听阈恢复情况进行测评。 结果: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暴聋患者的抑郁程度、焦虑程度及耳鸣情况起到了明显的缓解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服务能够改善暴聋患者的自护能力和健康行为,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妇科腹腔镜术后发生肩部疼痛的临床资料分析,我们利用穴位敷贴联合穴位按摩的中医护理干预,以减轻妇科腹腔镜术后发生的肩部疼痛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生肩部疼痛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根据医嘱进行常规术后营养支持治疗等,并予氧气吸入,氧流量为3L/min ,床边心电监护,术后6小时指导患者床上屈膝、翻身,早期下床活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敷贴联合穴位按摩中医护理技术干预,穴位敷贴取穴双侧天枢、气海、关元、中级、双侧足三里穴,并进行按摩,比较两组发生肩部疼痛患者的改善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肩部疼痛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与常规护理比较下,穴位敷贴加按摩中医护理技术的运用,更有利于改善腹腔镜患者术后肩部疼痛的临床症状,缓解了患者由于肩部疼痛带来的不舒适,加快了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运用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摩法对腹部手术后腹胀恢复情况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月普外科80例接受腹部手术后的患者根据入院的时间前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及术后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上配合耳穴埋豆及穴位按摩进行护理干预。耳穴埋豆取大肠穴、脾穴、交感穴三处,并指导陪护或家属配合按摩合谷穴、足三里、上巨虚穴三处,每个部位1-2min,每天 3 -5次;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腹胀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四肢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埋豆能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腹胀的发生率,而且无毒无害操作简单,有利于患者的恢复,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 目的:分析新生儿抚触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影响的临床观察。方法:将我院100例患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婴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在基础护理措施及专科护理相同的基础上观察组增加新生儿抚触干预,比较分析两组。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及黄疸消退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生儿抚触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护理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俞香玲  王霞 《护理与康复》2019,18(10):65-67
目的观察穴位埋针对气滞血瘀型暴聋患者听力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单盲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埋针干预。持续干预10 d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5.0%、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辅以穴位埋针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气滞血瘀型暴聋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