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痉挛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半定量量表法对肌肉的痉挛情况进行评估, 但这些评估方法都依赖于评估者的主观判断。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能够提供肌肉组织硬度、弹性、粘弹性等生物力学信息,因此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来评估脑卒中后肌肉痉挛的情况、信效度和应用条件。大部分文献均指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脑卒中后肌肉痉挛评定中具有较好的信度,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态进展型矫形器对Ⅱ区手指屈肌腱断裂术后肌腱挛缩的矫治效果。方法:52例Ⅱ区手指屈肌腱断裂术后6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静态进展型矫形器矫治,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持续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后评定伤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总被动关节活动度(TPM)和简易上肢功能评价量表(STEF)。结果:经过2周和4周治疗后,两组患者伤指TAM、TPM及STEF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的伤指TAM、TPM及STEF评分在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均分别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态进展型矫形器能够提高伤指运动幅度及伤指运动功能,可能与屈肌腱弹性和延展度改善有关,是Ⅱ区手指屈肌腱断裂术后肌腱挛缩的有效矫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医院感染病例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变化趋势,以利于制定有效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及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2005-2009年出院患者病例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医院在调查期限内共有出院病人56 395例,共发生医院感染569例,感染率为1.01%。这些患者的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总感染例数的69.95%,其次是胃肠道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医院感染病例主要分布在儿科、呼吸消化内科、心血管神经内科、肿瘤科。3岁以下和60岁以上患者为医院感染高发人群。结论本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儿童和老年患者为高发人群,应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4.
1 106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某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探寻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神经内科1 106例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情况的回顾性调查。结果调查期间,神经内科1 106例住院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84例(7.59%),90例次(8.1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77.78%)、泌尿道(17.78%)为主;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病死率为7.14%(6/84)。共分离病原菌36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25株,69.44%),其次为革兰阳性菌(6株,16.67%)、真菌(5株,13.89%)。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高,是医院感染高度易感人群,应重点监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开放性和闭合性运动技能的执行功能主动性和反应性控制的表现。方法:18例开放性技能、18例闭合性技能运动员和18例普通大学生完成任务转换范式、简单反应测试、数字颜色连线测试(CTT)、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和台阶测试。任务转换范式反映执行功能的主动性和反应性控制能力,而简单反应测试反映加工速度。数字颜色连线测试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是评估综合执行功能能力。结果:在任务转换测试中,线索效度和组别因子有显著的交互效应(P0.050)。在有效线索下,开放性技能组比其他两组时间转换代价小(P0.050);在无效线索下,开放性和闭合性技能组比对照组时间转换代价小(P0.010)。三个组的简单反应测试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0)。CTT结果显示开放性和闭合性技能的运动员的干扰效应指数比正常对照组低(P0.050),且与时间转换代价呈正相关(P0.010)。但WCST结果没有组别间的差异(P0.050),与时间转换代价相关性也不显著(P0.050)。结论:开放性技能运动员主动性和反应性控制能力高,但闭合性技能运动员仅反应性控制能力高。开放性运动技能能否有效地治疗主动性和反应性控制障碍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一套适用于烧伤患者面颈部创面和瘢痕的针对性精准评估系统。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遵循条目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2020年6—8月, 以面颈部整形美学标准为基础, 患者烧伤后面颈部创面与瘢痕评估为中心, 初步形成烧伤患者面颈部创面与瘢痕地形图评估系统。于2020年9月对38名相关领域专家行预函询, 并根据专家意见修改问卷。2020年12月—2021年3月, 运用德尔菲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35名来自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地相关领域专家开展函询, 筛选并确立条目。计算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 判断专家积极程度;计算所有条目的权威系数均值, 判断专家权威程度;计算所有三级条目的重要性专家评分均值、变异系数均值和满分率均值, 判断专家意见集中程度;计算所有三级条目的重要性、敏感性和可操作性专家评分变异系数均值、肯德尔和谐系数, 判断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对函询中所有三级条目的重要性、敏感性和可操作性专家评分的肯德尔和谐系数行χ2检验。结果经德尔菲法函询的35名专家以男性居多, 年龄为(48±10)岁, 工作年限8~38年, 副高及以上职称者为主, 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 烧伤科专家...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脉冲调整技术和关节松动术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脉冲组(脉冲调整技术)和松动组(关节松动术)各19例。脉冲组进行脉冲调整技术治疗、常规理疗和运动训练,松动组进行关节松动术、常规理疗和运动训练。两组患者均进行12周治疗,并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周、第4周、第12周随访时采用VAS评分和CMS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第1周、第4周、第12周脉冲组VAS分数分别为2.4±1.3、1.2±1.0、0.9±0.9,CMS总分分别为76.5±11.0、84.3±8.8、89.0±7.1;松动组VAS分数分别为3.5±1.3、2.1±1.3、1.4±1.2,CMS总分分别为69.4±13.1、82.9±6.7、88.5±6.8。两组VAS分数和CMS总分组内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1周后,脉冲组VAS分数低于松动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8),脉冲组CMS评分中的疼痛得分、ADL得分均高于松动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8,P=0.009);治疗4周后,脉冲组VAS分数低于松动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34),CMS评分中的疼痛得分高于松动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48)。结论:在常规理疗和运动训练基础上无论联合应用脉冲调整技术还是关节松动术,均能有效改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肩部的疼痛和功能障碍。而脉冲调整技术与关节松动术相比,能在治疗早期更快地减轻疼痛并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体感觉与慢性腰痛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体感觉是包含关节运动觉和位置觉的一种特殊感觉形式。近年来,本体感觉对关节稳定性的作用成为康复医学、运动医学和矫形外科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表明:本体感觉的减退和躯干姿势控制能力的降低是慢性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复发的重要原因,并提出在CLBP的治疗中应重建本体感觉和加强躯干肌控制和协调能力的训练。本文通过查阅Cochrane、Medline和CNKI等电子数据库,综述了本体感觉维持关节功能性稳定的机制、本体感觉减退诱发CLBP及其在CLBP康复中的应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脉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 收集 94 1例高血压病患者临床资料 (包括年龄、性别、脉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情况 )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在≥ 6 0岁年龄组 :脉压 >4 0mmHg合并高血压心脏病 (CHD)的百分比小于脉压≤ 4 0mmHg组 ,P <0 .0 5 ;(2 )在 <6 0岁年龄组 :脉压 >4 0mmHg合并脑出血的百分比大于脉压≤ 4 0mmHg组 ,P <0 .0 1,而合并高心病的百分比小于脉压≤ 4 0mmHg组 ,P <0 .0 5。结论 脉压可作为预测高血压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 (如高心病、脑出血、冠心病 )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病案重号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案号是对病案实施有效管理,充分发挥病案在医疗、科研、教学、法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的工具与依据。病案号在医院病案管理中,既是患姓名的代表码之一,又是病案入库归档的唯一位置识别码。我国病案管理原则实行病案一号制,即一名患若多次住院,其病案号始终保持一个号码。若出现重号现象,则应立即纠正,统一归入首次病案号中,以保证该患病案的完整性和单一性。在日常病案管理工作中,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保证每个患病案的完整性,是病案管理人员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就是避免重号发生。本对病案重号原因作一分析并就处理对策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