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据统计现全球1%的成年人因踝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关节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问题,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经大量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证实,70%~80%的踝关节炎主要继发于创伤。在我国,踝关节外伤及继发踝关节炎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目前,对于中晚期踝关节炎的治疗,采用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踝关节融合与踝关节置换又存在诸多并发症。近年来,踝上截骨作为一种保踝治疗手段,在改善症状的同时,使得踝关节损伤能够得到的修复,在临床中展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得到快速推广。本文对踝上截骨术治疗踝关节炎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负压创面疗法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创面的有效性已在临床上得到验证,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理解,不但有助于改进其设计和功能,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因此,本文就近年来负压创面疗法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创面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具体包括:细菌数量变化、生物膜结构改变、细菌毒力减弱、炎症反应调控等机制以及辅助其他抗菌治疗方法提升杀菌效果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临床查体测量、CT测量、术中实体测量三种股骨颈前倾角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并对其临床应用的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择87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前分别行:全股骨CT扫描,采用Murphy法计算前倾角;术前查体测量前倾角;进行关节置换术时,在股骨实体上测量前倾角.对三种方法测量得到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术中测量前倾角平均值8.57°±8.91°,查体测量平均值9.06°±9.40°,CT测量平均值14.26°±8.40°.三组测量值的相关性分析:查体测量与术中测量组间相关系数R2=0.87 (P <0.05),CT测量与查体测量组间相关系数R2=0.79 (P <0.05),CT测量与术中测量组间相关系数R2 =0.81(P <0.05).[结论]临床查体测量前倾角结果较准确,在临床中可作为初步测量和异常筛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女,69岁,156 cm,56 kg。因外伤致右股骨颈陈旧骨折(头下型)拟在全麻下行右股骨颈骨折人工双动半髋置换术。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患帕金森病3年,一直遵内科医师医嘱口服多巴丝肼片每天3次,每次0.25 g,自述病情控制尚可。无家族遗传性疾病及神经精神疾病史。术前常规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于术晨8:30继续服用多巴丝肼片0.25 g。入室后监测生命体征,BP 126/67 mmHg, HR 72次/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泪滴角(Teardrop Angle, TDA)测量时的组间一致性与组内一致性,及其作为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关节面复位指标的可靠程度。方法 在标准腕部侧位片及尺偏10°侧位片,由3名医生对24例正常腕部和24例桡骨关节内骨折病例,测量泪滴角、掌倾角等评价指标。采用相关系数(ICC)评价TDA测量的组内一致性与组间一致性。结果 在标准侧位片上,骨折组泪滴角值,有良好的组间一致性(ICC=0.95)和组内一致性(ICC=0.93)。正常组测量泪滴角一致性较低(组间ICC=0.28,组内ICC=0.76)。在尺偏10°的侧位片上,骨折组组间一致性(ICC=0.91)和组内一致性(ICC=0.95)与标准X线片相近;正常组组内一致性提高(ICC=0.76),组间一致性无明显变化(ICC=0.61)。TDA值与CT测量所得关节面分离值的线性回归分析示,它们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r=0.44,P <0.005)。结论 在标准侧位片上,泪滴角在骨折组测量比正常组有较高的组间、组内一致性。尺偏10°的侧位片上,骨折组与正常组泪滴角与标准X线片测量一致性相近;正常腕关节组测量的TDA值的组间一致性会有提高。在X线片上测量的泪滴角是良好的判断关节平整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背景:三维CT重建开始较广泛地应用于转子间骨折的分型。 目的:比较不同转子间骨折分型方法在三维CT重建与X射线片中的准确性与精确性。 方法:对68例转子间骨折病例行术前CT及X射线片检查,CT资料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10.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影像资料分别由3位骨科医师进行读片,并采用AO、Evans分型方法对其进行分型。计算3位医师采用CT三维重建方法与X射线片方法时AO分型与Evans分型组结果之间的x值;计算每位医生先后采用X射线片与CT三维重建时在AO分型组与Evans分型组中的x值;基于x值评价各组间的一致性。 结果与结论:剔除18例图像不清晰者,50例获得了满意的图像。基于X射线片的分型与基于CT三维重建的分型,无论采取何种分型方法,三维CT重建组中的x值均大于X射线片的x值;无论采取三维CT还是X射线片,AO分型组的x值均大于AO亚型组与Evans分型组。因而,得出采用三维CT重建对转子间骨折进行分型,不但可以提高分型的准确性,而且可以提高分型的精确性;AO分型的准确性与精确性大于Evans分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Sauve-Kapandji手术治疗青壮年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Sauve-Kapandji手术治疗的7例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的青壮年患者,并对其进行随访。观察指标包括腕关节疼痛程度、腕关节活动度、腕关节功能及影像学评价,腕关节功能评定采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70个月,平均(27.5±3.7)个月。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无感染等并发症。术前腕关节VAS疼痛评分为(4.8±1.7)分,术后末次随访VAS疼痛评分为(2.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腕关节背伸活动度术前为(15.3±2.1)°,术后为(26.9±1.7)°;掌屈活动度术前为(18.5±2.7)°,术后为(45.1±3.2)°;前臂旋前活动度术前为(35.7±2.8)°,术后为(71.3±2.1)°;前臂旋后活动度术前为(16.5±2.5)°,术后为(41.3±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示尺骨远端的正性变异均矫正为无变异,下尺桡关节融合牢固,尺骨远端假关节内无新骨形成。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方面,优3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达85.71%。结论尺骨短缩、下尺桡关节融合术是治疗青壮年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该手术既保留了腕关节的尺侧支撑,维持了下尺桡关节的稳定,又缓解了腕关节的疼痛并改善了前臂旋转功能。  相似文献   
9.
CT三维重建与X射线片应用于转子间骨折分型的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三维CT重建开始较广泛地应用于转子间骨折的分型。目的:比较不同转子间骨折分型方法在三维CT重建与X射线片中的准确性与精确性。方法:对68例转子间骨折病例行术前CT及X射线片检查,CT资料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10.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影像资料分别由3位骨科医师进行读片,并采用AO、Evans分型方法对其进行分型。计算3位医师采用CT三维重建方法与X射线片方法时AO分型与Evans分型组结果之间的x值;计算每位医生先后采用X射线片与CT三维重建时在AO分型组与Evans分型组中的x值;基于x值评价各组间的一致性。结果与结论:剔除18例图像不清晰者,50例获得了满意的图像。基于X射线片的分型与基于CT三维重建的分型,无论采取何种分型方法,三维CT重建组中的x值均大于X射线片的x值;无论采取三维CT还是X射线片,AO分型组的x值均大于AO亚型组与Evans分型组。因而,得出采用三维CT重建对转子间骨折进行分型,不但可以提高分型的准确性,而且可以提高分型的精确性;AO分型的准确性与精确性大于Evans分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