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iemann—Pick disease 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溶酶体神经鞘磷脂水解酶的先天性缺乏所致。病变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尤以网状内皮系统最著。现将我院儿科85年收治的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乳腺门诊手术165例分析付建华,党金环(郑州国棉四厂职工医院郑州市450007)自1990~1993年,我科对部分单位及本院女职工进行了每年1次的妇女病及乳腺病防癌普查。在普查和诊治中,我们通过触诊、钼靶照像、红外线扫描、细胞学检查等手段,把触诊和检...  相似文献   
3.
先证者(Ⅳ1)男,42岁,身高174cm,体重63kg,本人及父母均非近亲婚配。因家族、本人及子女均患有“双手掌、双足底皮肤增厚、皲裂症”。为改变子女在婚姻、社交中的精神压力而就诊。先证者3岁左右时手掌、足底开始变硬,至今已遍及双侧手掌和足底,高度硬化皲裂,微黄发亮,无弹性,周边呈微红,有时疼痛。面部及全身皮肤正常,骨骼、牙齿、毛发等均无异常。细胞遗传学检查染色体核型正常。家系调查:弥漫性掌跖角化病在该家族51人中已连续发病5代,共22人患者,见图1。  相似文献   
4.
目的 体内观察TNF -α和IFN -α两种细胞因子对淋巴细胞迁移至小鼠皮肤区的影响。方法 以近交系BALB/C小鼠为实验动物 ,皮内注射细胞因子 ,尾静脉输注标记的淋巴细胞 ,然后切取注射区皮块 ,制样后行乳化计数测量。测量值计算后转化成细胞浓度因子 (CCF) ,用CCF值反应淋巴细胞迁移的水平。结果 TNF -α和IFN -α注射区CCF值均高于对照(P <0 0 1) ;且TNF -α与IFN -α联合应用的CCF值是TNF -α和IFN -α各自应用之和的 137%。结论 TNF -α及IFN-α可以体内诱导淋巴细胞迁移至小鼠皮肤区内。  相似文献   
5.
课题围绕中药生物活性评价的共性技术开展了大量工作.研究项目突出了实用性和创新性,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了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和发展.创建或改进了多种不同层次的中药生物活性评价的药理学动物模型,使其更符合中医药临床用药特点,推动了中药生物活性评价技术的发展.建立和发展了一系列中药生物活性评价方法,为研究中医药的理、法、方、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指导临床和中药新产品研制具有重要意义.对用于中药活性评价的动物模型、实验操作、档案管理、试剂管理、仪器管理等进行了规范研究,建立了一百五十余项标准操作规程,并在实践中进行了检验和修订,使中药活性评价技术方法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提高了中药生物活性评价结果的可重复性和科学性,推动了中药的现代化.对一百余种中药的生物活性进行了评价.对中药科研和中药新药的研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在现代生活中,不孕不育是影响个体生理和心理的主要问题之一。解剖学、生理学及遗传学因素皆可能导致个体不孕。滋养外胚层和子宫内膜上皮之间的细胞通讯是胚胎成功植入的关键,最终确立妊娠。子宫内膜蜕膜化在胚胎着床和妊娠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不孕而进行试管婴儿治疗的患者最关心的均是妊娠率问题。影响试管婴儿妊娠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蜕膜化是否存在缺陷。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提高和恢复受损组织的正常功能进而提高蜕膜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山楂叶原花青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的直接作用,阐明山楂叶原花青素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机理.方法:体外培养大鼠乳鼠原代心肌细胞,模拟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即复制缺氧.复氧损伤模型;使用山楂叶原花青素提取物进行干预;酶反应动力学法测定细胞LDH漏出率,MTT法测定细胞活力,以观察药物疗效;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细胞匀浆MDA含量,羟胺法测定细胞匀浆SOD活性,对药物的治疗机制做进一步探讨.结果:24~60 mg·L~(-1)的山楂叶原花青素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缺氧复氧导致的心肌细胞LDH漏出(与模型组比较均P<0.01),提高受损心肌细胞活力(与模型组比较,24~48 mg·L~(-1)各剂量组均P<0.05,60 mg·L~(-1)组P<0.01),降低心肌细胞MDA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P<0.01),提高SOD活性(与模型组比较24 mg·L~(-1)组P<0.05,其余均P<0.01).结论:山楂叶原花青素对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样损伤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它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山楂叶原花青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的直接保护作用可能是其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1 前言 干细胞是具有高度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并可分化为多种不同靶细胞的细胞.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干细胞经历了从全能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到多能干细胞再到定向干细胞,最终分化为不同的成熟组织细胞的演变过程.近来,各个阶段干细胞的研究均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建立Wister大鼠的深Ⅱ°烫伤创面模型,外用瘦素来观察和研究瘦素在Waster大鼠烫伤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和意义,
探讨瘦素在创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清洁级Wistar大鼠18只,建立深Ⅱ度烫伤模型,将创面分为实验组(创
面涂400 ng/ml的瘦素溶液,用PBS释稀)和对照组(外涂PBS)。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在烫伤后第3,7,11,15,19 天5个时相点测
量创面的上皮化率;于伤后第7、14和21天用手术刀切取各组的伤口及周边皮肤,做HE及免疫组化染色(PCNA),以观察创面的
愈合时间和组织形态以及角质形成细胞在烫伤创面愈合过程增殖和迁移情况。结果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快于对照组2~3 d左
右,实验组愈合天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伤后7、14和21 d创缘组织HE和PCNA染色见实验组创周表
皮反应性增生快,表皮层明显厚于对照组,实验组创面上皮化过程短于对照组。实验组PCNA表达与对照组在7 d和14 d时有
明显差异(P<0.05),在21 d时没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局部外用瘦素能提高深Ⅱ烫伤创面的愈合率,加快创面愈合时间,
瘦素能加快深Ⅱ烫伤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X线探讨和分析颈椎不稳的临床与影像表现.方法:对我院的100例诊断为颈椎不稳症的患者实施X线拍片,拍颈椎正侧位片、双斜位片及侧位过伸过曲片.结果:100例颈椎不稳患者的X线表现结果:上颈椎不稳有32例,占32%,其中环枕不稳定的例数有4例,有3例为外伤引起,1例为先天畸形;环枢椎不稳定的有28例,有2例为发育畸形,炎症导致不稳定的有4例,手术原因引起的有2例,退行性病变引起的有20例;下颈椎不稳症的例数有68例,占68.00%,其中外伤引起的有45例,退行性病10例,手术原因引起的有4例,炎症导致的有1例,先天性发育异常有8例.颈椎不稳定病变主要发生在下颈椎,从X线片可知,下颈椎的C3、C4、C5 发生不稳定症的机会大,它们向前的位移均超过2mm.结论:通过颈椎X线分析发现颈椎不稳定症主要发生在下颈椎,并且主要发生在C3、C4、C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