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不同CAD/CAM全瓷修复体修复根充后前磨牙的抗折强度。方法 收集21颗因正畸拔除的上颌第一前磨牙,制备近面及舌尖缺损洞型。样品分为3组,第1组为直接树脂充填组;第2组为保留缺损组;第3组为纤维桩核组,然后利用IPS e.max CAD全瓷修复体进行修复,采用Rely X U200树脂黏结剂进行黏固。对所有样品进行抗折强度测试,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样品的断裂类型。采用SPSS 1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纤维桩核组全瓷修复体的抗折强度显著大于树脂充填组和保留缺损组。第1组和第2组以修复体破裂为主,第3组除修复体破裂外,还发生牙体组织破裂。结论 对于伴有功能牙尖缺损的前磨牙,建议采用纤维桩核+全瓷冠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陶瓷材料的技术革新及人们对美观要求的日益增高,全瓷冠的临床应用逐渐增多.良好的边缘适合性是全瓷冠获得临床成功的一项重要指标.粘接剂作为全瓷冠修复体与牙预备体之间的介质,是影响边缘适合性的重要因素.在全瓷材料不断研究与开发的同时,粘接对全瓷冠边缘适合性的影响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就粘接对全瓷冠边缘适合性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4.
不同粘结剂对瓷-牙本质粘结剪切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树脂粘结剂对IPS Empress 2全瓷基底粘结剪切强度的效果。方法:选择无龋坏的人磨牙24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第1组用RelyX Veneer进行粘结。第2组用RelyX unicem进行粘结。第3组用RelyX ARC进行粘结。第4组用Variolink 2进行粘结。所有样本在37°C蒸馏水中储存24h后,进行测试,记录剪切强度值,用SPSS11.0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粘结破坏情况。结果:RelyX Veneer、RelyX ARC、Variolink 2的剪切强度显著高于RelyX unicem的剪切强度(P〈0.05),破坏界面多发生在牙本质与粘结剂之间。结论:RelyX Veneer、RelyX ARC、Variolink 2都可以用于IPS Empress 2全瓷系统的粘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水温变化对藻酸盐印模材料流动性、工作时间、凝固时间和形变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将液剂控制在4种不同水温(8℃、14℃、23℃和32℃)下用全自动印模调拌机调拌藻酸盐粉体,通过比较4组藻酸盐印模材料在玻璃板上的流动性,观测测量工作时间、凝固时间;利用模具套件制取印模,再观察印模形变量。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4种不同温度液剂调制的藻酸盐印模材料的流动性从大到小依次为8℃组>14℃组>23℃组>32℃组,且不同组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时间及凝固时间从短到长依次为32℃组<23℃组<14℃组<8℃组,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组的工作时间(29.3±1.0)s和凝固时间(41.0±1.4)s以及8℃组的凝固时间(133.2±3.8)s均不符合临床使用要求。各组形变量之间存在差异,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水温变化和藻酸盐印模材料的流动性、工作时间及凝固时间呈负相关,临床使用时以14℃~25℃的水温较合适。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纯钛在含蛋白人工唾液中腐蚀性能的变化.方法 制备纯钛试样,分别以Fusayama人工唾液(对照组,n=3)和加入0.01%、0.05%牛血清蛋白的Fusayama人工唾液(实验组1和实验组2,n=3)处理纯钛试样.采用电化学方法进行Tafel曲线测试,分析在含蛋白人工唾液中纯钛试样腐蚀性能的变化.结果 Tafel曲线测试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1组和实验2组纯钛试样的自腐蚀电位分别为(- 349.1±19.6)、(- 325.2±18.8)、(-218.2±12.5)mV,自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为(3.57±0.52)、(3.52±0.29)、(3.64±0.70)×10-2 A/cm2.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三组间自腐蚀电流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组纯钛试样的自腐蚀电位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牛血清蛋白人工唾液影响纯钛金属材料的腐蚀性能,可能与其自腐蚀电位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
牙体制备形态对Cerec全瓷冠边缘适合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牙体制备形态对Cerec系统制作的全瓷冠边缘适合性的影响.方法:将标准模型上的下颌第一磨牙制备成2种<牙合>向聚合度(6°和12°)和2种边缘形态(120°浅凹形边缘和90°直角肩台),分成4个制备体组,每组翻制8个基牙制备体试件.分别用Cerec 3设计制作成全瓷冠,用轻重2种硅橡胶材料同定于相应的试件上,剖开后,在体视显微镜下分别测定每个轴面的边缘轻体硅橡胶材料的厚度,用SPSS11.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4组试件的轻体硅橡胶材料厚度为A组(172.8±42.6)μm,B组(181.9±46.6)μm,C组(187.1±46.5)μm,D组(191.7±46.4)μm,4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近中面和远中面、近中面和颊面、近中面和舌面、远中面和颊面、远中面和舌面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颊面和舌面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远中面的轻体硅橡胶材料厚度最大为(278.1±28.8)μm,最小的是颊面,为(135.8±14.6)μm.结论:所有修复体的边缘适合性均处于临床可接受的范围内,殆向聚合度为12°时的边缘适合性优于6°时,120°浅凹形边缘优于直角肩台.  相似文献   
8.
920例烤瓷熔附金属修复体的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烤瓷熔附金属修复体的长期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追踪观察自1995年1月以来诊治的920例烤瓷熔附金属冠桥修复病例,以修复体的状况、基牙的健康情况、牙周组织的状况等几个方面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修复体的临床成功率和失败原因。结果:在观察期间发现失败病例74例,其中前牙冠36例,46个冠;后牙冠失败18例,22个冠;前牙桥失败12例,后牙桥8例,占总病例数的8.04%。其中单个冠的失败率为4.84%,固定桥失败率为8.77%。失败修复体数占总修复体数的5.39%。结论:烤瓷熔附金属修复体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修复方式。为进一步提高修复成功率,在临床和技工操作当中应严格按照标准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本市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以便更好地开展老年人口腔疾病研究。方法 对946名本市城郊老人进行口腔检查,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46名老人失牙率为87.53%,修复率为43.84%,患龋率为30.53~75.00%,楔缺发生率为16.00%~89.47%。结论 上海市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距WHO提出的口腔健康目标还有差距,加强老年人口腔保健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2种树脂类黏结剂对IPS Empress2铸瓷基底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择无龋坏的人类前磨牙16颗,随机分为2组,每组8颗。常规制作V类瓷嵌体。第1组用RelyX Unicem进行黏结,第2组用Variolink2进行黏结。所有样本在37℃蒸馏水中储存24h,冷热循环500次后,对试件进行染色实验,在体视显微镜下记录染色情况,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种树脂黏结剂黏结IPS Empress2铸瓷基底的微渗漏现象在釉质界面均好于牙本质界面(P〈0.05),但Variolink2黏结组和RelyX Unicem黏结组的微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ariolink2和RelyX Unicem黏结IPS Empress 2铸瓷基底在牙本质和牙釉质界面具有不同的抗微渗漏性能,但2种黏结剂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