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背景:聚羟基脂肪酸酯材料是一类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完全可降解性的生物塑料,但由于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因而暂时限制了其普及应用。 目的:拟采用溶剂浇铸法、热致相分离法、分子自组装法制作聚羟基脂肪酸酯支架材料,并利用扫描电镜对3种多孔材料的结构进行观察分析。 设计、时间及地点:组织工程材料学体外观察,于2007-10/2008-03在汕头大学多学科研究中心完成。 材料:聚3-羟基丁酸己酸酯由清华大学微生物实验室友情赠送,聚3-羟基丁酸酯为中国江苏省南天股份有限公司产品。 方法:①将1.0 g马来酸化的聚3-羟基丁酸己酸酯溶于50 mL氯仿中,加热温度60 ℃持续1 h,所得溶液倾倒在120 mm培养皿中,室温下挥发1 d,置冰干机48 h,溶剂充分蒸发。同法以聚乳酸制备支架材料作为对照。②将0.5 g聚3-羟基丁酸己酸酯溶于20 mL 1,4-二氧六环中,加热至80 ℃并不断搅拌使材料充分溶解,所得澄清液倒进50 mL敞口烧杯后,迅速转移至液氮(-196 ℃)中孵育30 min,置冰干机48 h,除去溶剂。同法以聚乳酸制备支架材料作为对照。③将1.0 g聚3-羟基丁酸酯溶于50 mL 60 ℃氯仿中,得到澄清液后,每10 mL溶液中加入2.5 mL二氧六环,所得混合液用普通超声仪超声20 min,4 ℃冷冻20 h使溶液变成凝胶,用水浸泡凝胶1 d,去水后-80 ℃冷冻1 h,再置于冰干机中48 h。 主要观察指标:3种样品的表面形貌和空隙度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结果:溶剂浇铸法制备的聚乳酸膜非常平滑,而厚度约200μm的马来酸化的聚3-羟基丁酸己酸酯膜比较粗糙,且膜表面具有很多螺纹结构。热致相分离法制备的聚3-羟基丁酸己酸酯多孔支架比聚乳酸支架具有更大的孔隙度,平均孔径约达到500 μm。分子自组装法制备的聚3-羟基丁酸酯纳米纤维支架具有连续的三维网状结构,纤维平均直径为80~350 nm,与胶原蛋白的纳米纤维结构类似。 结论:采用溶剂浇铸法、热致相分离法、分子自组装法成功制作出3种不同类型的聚羟基脂肪酸酯支架材料,且其表面形态及孔隙结构良好。  相似文献   

2.
摘要 背景: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类复合材料支架常用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冷压法、粒子沥滤法、热致相分离法等,但是在增强材料界面的结合、调节材料的降解速率、改善材料的强度等方面仍不能满足要求。 目的:制备左旋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纳米纤维支架。 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纳米纤维支架。以扫面电镜对纤维的结构形态进行分析,并观察其在PBS中浸泡不同时间的体外降解过程。 结果与结论: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与聚乳酸/基体间存在化学键合,纳米粒子使纤维直径增大且表面粗糙程度增加,这种结构将有利于细胞在纤维膜上的伸展和和繁殖。羟基磷灰石的引入,抑制了聚乳酸降解过程中的自催化作用,减缓了聚乳酸的降解速度。说明电纺丝技术制备的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电纺丝;羟基磷灰石;聚乳酸;降解性能;生物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08.010  相似文献   

3.
背景:随着仿生材料学的发展,纳米羟基磷灰石/高分子复合材料通过对天然骨组织的模仿,在硬组织修复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纤维支架材料具有类似于细胞外间质的形态和结构,且其独特的生产工艺可以很便捷的将功能性纳米颗粒复合入高分子纤维内,在制备组织工程支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目的: 通过研究气电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羟基丁酸酯(nHAP/PHB)复合纳米纤维支架材料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来评价其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在体外的生物活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实验,实验于2008年3月-2009年4月在四川大学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 材料:①将气电纺所得覆盖有PHB基纤维支架的盖玻片排列整齐,加入PBS液至将样本浸没,在37℃恒温水浴摇床上震荡洗涤4h后将样本置入真空干燥机内干燥24h。干燥后的试片经高温高压消毒后置于无菌6孔培养板培养孔底部,备用;②选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二代对数生长期的成骨细胞消化计数,调节细胞浓度为2×105/ml。 方法:将大鼠骨髓基质细胞接种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羟基丁酸酯纳米纤维支架后进行体外培养,以接种于气电纺纯聚羟基丁酸酯纳米纤维支架为对照组,接种于细胞培养板为空白对照,通过RT-PCR检测细胞成骨分化标志物的mRNA的表达来评价气电纺nHAP/PHB复合纤维支架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主要观察指标: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在气电纺nHAP/PHB支架材料、气电纺PHB支架材料及细胞培养板上连续培养14d后成骨分化标志物--ALP、Ⅰ型胶原(COL-Ⅰ)和骨钙素(OC)的mRNA表达。 结果:气电纺PHB基支架材料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成骨分化具有促进作用;与纯PHB纤维支架相比,气电纺nHAP/PHB复合支架材料上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具有更高的成骨分化活性。 结论:气电纺nHAP/PHB复合纤维支架在体外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4.
摘要 背景:有报道以生物可降解的胶原盘或聚L-乳酸、聚羟基乙酸、聚L-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等作为骨骼肌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各有优缺点,不能完全满足骨骼肌组织工程的需要。 目的:探讨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作为骨骼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 方法:制备7种不同组分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以其浸提液为培养基培养第3代SD乳鼠成肌细胞,以含体积分数20%新生小牛血清的F12培养基培养的为对照。采用MTT法和扫描电镜检测成肌细胞在各组材料的黏附及生长情况。 结果与结论:各组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吸光度值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各组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组成肌细胞黏附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扫描电镜与上述结果一致。含70%聚乳酸+20%蚕丝蛋白+10%胶原组成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组可见大量成肌细胞黏附,呈梭形,两极伸展,排列规律,效果最好。其他各组细胞少,形态不规则,似衰退期成肌细胞。提示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无细胞毒性,对成肌细胞的增殖无影响,成肌细胞能良好地黏附;以70%聚乳酸+ 20%蚕丝蛋白+10%胶原组分效果最佳。 关键词:聚乳酸;蚕丝蛋白;胶原;成肌细胞;静电纺丝技术;纳米纤维膜;组织工程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12.020  相似文献   

5.
摘要 背景:聚碳酸亚丙酯(PPC)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但是也存在合成高分子的共性不足即缺乏生物活性。壳聚糖纳米纤维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但力学性能较差,很难保持稳定的高强度三维结构。 目的:将壳聚糖纳米纤维与聚碳酸亚丙酯复合,制备具有优异生物活性和良好力学性能的三维多孔组织工程支架。 方法:用溶液浇铸/粒子沥滤法制备PPC多孔支架,再用相分离法原位复合三维壳聚糖纳米纤维制备聚碳酸亚丙酯/壳聚糖纳米纤维复合三维多孔支架(PPC/CSNF)。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PPC及PPC/CSNF多孔支架微观形态,并测定其压缩模量、孔隙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PPC/CSNF多孔支架在新西兰大白兔大腿皮下埋植1,2个月后的细胞生长情况。 结果:PPC多孔支架孔径分布为200~500 μm且孔连通性好,PPC/CSNF多孔支架中的壳聚糖纳米纤维分布均匀其直径在50~500 nm之间;各种质量浓度的支架孔隙率均为90%以上;各种支架的压缩模量随着PPC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最高可达约15 MPa;体内埋植的实验结果表明PPC/CSNF多孔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可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结果提示溶液浇铸/粒子沥滤法与低温相分离法相结合成功制备了力学性能与生物活性优异的PPC/CSNF多孔支架。该支架可促进新西兰大白兔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 关键词:壳聚糖;纳米纤维;聚碳酸亚丙酯;多孔支架;生物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21.017  相似文献   

6.
背景:以往有很多学者通过发泡法将β-磷酸三钙与明胶复合得到引导组织再生材料,但将其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成纤维膜的报道很少。 目的:制备新型引导组织再生膜,并比较其与聚乳酸,聚丙交酯/乙交酯膜的细胞毒性。 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β-磷酸三钙/明胶引导组织再生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纤维膜表面进行观察。通过MTT实验对电纺β-磷酸三钙/明胶膜与聚乳酸,聚丙交酯/乙交酯膜的细胞毒性进行对比。 结果与结论:新型电纺β-磷酸三钙/明胶膜为多孔状,β-磷酸三钙颗粒呈结节状附着在明胶纤维表面,纤维直径平均为400~500 nm,分布比较集中,大多在200~500 nm之间。与聚乳酸,聚丙交酯/乙交酯膜及阴性对照之间细胞毒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新型电纺β-磷酸三钙/明胶引导组织再生膜细胞毒性较低,基本符合生物材料安全性的要求,有望成为新型的引导组织再生膜材料之一。 关键词:明胶;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丙交酯/乙交酯;引导组织再生;静电纺丝;生物相容性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16.014  相似文献   

7.
背景:由于良好的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局部药物控制释放系统防止感染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静电纺丝制得的高分子纳米纤维,是一种良好的载药材料。 目的:使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载不同含量盐酸四环素的聚乳酸-聚乙醇酸载药纳米纤维膜,着重观察其抑菌性能和细胞相容性。 方法:以15~20 kV的电压,0.3~0.5 mL/h的流速使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载不同含量盐酸四环素的聚乳酸-聚乙醇酸载药纳米纤维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纤维膜的形貌。检测载药率,绘制药物释放曲线,并用改良的Kirby-Bauer实验来观察载药纳米纤维膜的体外抑菌性能。用MG-63细胞来检测纳米纤维膜的生物相容性。 结果与结论:载不同含量盐酸四环素的聚乳酸-聚乙醇酸载药纳米纤维直径均在360~470 nm之间。且载药率都可以达到80%以上。载药量为10%的纳米纤维突释最大。载药纳米纤维膜可以有效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但是对于MG-63细胞的黏附和增殖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相比较而言,载药量为3%和5%的载盐酸四环素纳米纤维膜对于防止引导组织再生术后感染而言是较好的选择。 关键词:盐酸四环素;聚乳酸-聚乙醇酸;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载药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25.018  相似文献   

8.
背景:近年来,静电纺丝法已被认为是一种制备纳米至亚微米级纤维组织工程支架的简便方法。 目的:对3种由静电纺丝法制备的纤维膜进行生物学评价。 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9-01/04在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完成。 材料:电纺丝素蛋白/聚己内酯超细纤维膜(SF70/PCL30,SF50/PCL50)以及丝素蛋白/聚己内酯/纳米羟基磷灰石超细纤维膜(SF50/PCL50-nHA,其中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为30%)由浙江理工大学省部共建“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制备。 方法:将L929细胞以5.5×108 L-1浓度接种在3种电纺超细纤维膜上进行培养。在1,3,5 h和1,4,7 d时用MTT法测定细胞黏附和增殖情况,在1 d和7 d时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 主要观察指标:L929细胞在电纺SF70/PCL30,SF50/PCL50,SF50/PCL50-nHA超细纤维膜上的黏附和增殖情况;L929细胞的形态特征。 结果:相比于没有加入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电纺纤维膜,电纺SF50/PCL50-nHA超细纤维膜会较好地提高细胞在其上的黏附和增殖能力。扫描电镜观察也表明,L929细胞可以在电纺SF50/PCL50-nHA超细纤维膜上很好地呈梭形生长,并且在其表面可以观察到丰富的绒毛和伪足,伪足与材料紧密相联。 结论:3种电纺超细纤维膜特别是电纺SF50/PCL50-nHA超细纤维膜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组织再生。  相似文献   

9.
背景: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水凝胶目前已安全应用于人工角膜和人工晶体的制作,但尚无将其应用于义眼台的研究。用静电纺丝制得的纤维,目前在生物医学领域,包括组织工程支架、表面敷料、药物缓释、医用绷带、呼吸面罩等方面已被广泛应用,但作者尚未查到应用于义眼台包裹物的相关报道。 目的: 实验制备改性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水凝胶义眼台和静电纺丝聚氨酯薄膜作为义眼台的包裹物,评价其生物学性能。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4/12在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实验室完成。 材料:用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物单体加入NaCl成孔剂制备多孔水凝胶义眼台;静电纺丝法制备聚氨酯包裹膜;体积分数为75%乙醇浸泡制备同种异体巩膜包裹物。 方法:①刺激实验:选取18只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2组,在大鼠脊柱两侧各选4 mm×4 mm面积的去毛区,一组使用水凝胶义眼台材料,一组使用静电纺丝法聚氨酯薄膜材料,包扎固定4 h后除去斑贴物,对实验部位的红斑和水肿反应评分。②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另取30只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行静电纺丝聚氨酯薄膜包裹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多孔水凝胶义眼台植入术、同种异体巩膜包裹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多孔水凝胶义眼台植入术、无包裹的单纯多孔水凝胶义眼台植入术。于术前1 d、术后1, 7, 14, 21, 28 d采尾静脉全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百分比。 主要观察指标:实验部位的红斑和水肿反应,CD4+/CD8+的比值。 结果:刺激实验显示两种支架材料均未引起动物皮肤明显刺激,符合标准;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与植入前相比,各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比值在术后14, 21, 28 d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眼内植入实验无肉芽肿发生及义眼台排出。 结论: 静电纺丝聚氨酯薄膜包裹的水凝胶义眼台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 关键词:静电纺丝;水凝胶;生物学评价;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
背景:聚左旋乳酸和聚己内酯各自都有其优点与缺点,而共聚或共混后性能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但因为两者添加比例的不同会对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在不同的纺丝溶液浓度下纺出的纤维性能亦会有所差异。 目的:通过对两种原料聚(左旋乳酸-己内酯) (75/25;50/50)在不同纺丝液浓度下制得的纳米纤维膜各种性能的比较,选出最佳的原料和相应的纺丝液浓度。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9/2008-11在东华大学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 材料:将聚聚(左旋乳酸-己内酯)材料在乳酸/己内酯为75/25和50/50两种比例下,在质量分数为4%,6%,8%和10%纺丝液浓度下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膜。 方法:扫描电镜样品经表面喷金后在10 kV加速电压下观察纤维膜的形貌。在万能材料测试机测试其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采用MTT法测试猪髋动脉内皮细胞在纳米纤维膜上的黏附与增殖情况。 主要观察指标: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纤维形态、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 结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由质量分数为6%聚(左旋乳酸-己内酯) (50/50)制备的纤维膜具有更好的纤维形态,且直径分布均匀;拉伸力学测试显示由聚(左旋乳酸-己内酯) (50/50)制备的纤维膜比聚(左旋乳酸-己内酯) (75/25)具有更高的断裂伸长率,但断裂应力较低;细胞生物相容性实验表明猪髋动脉内皮细胞在质量分数为6%和8%聚(左旋乳酸-己内酯) (50/50)的纳米纤维膜上更能有效的黏附与增殖。 结论:纺丝液质量分数为6%的聚(左旋乳酸-己内酯) (50/50)制得的纳米纤维膜各项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1.
12.
Federal legislation repealed SupplementalSecurity Income (SSI) and Disability Insurance (DI) foralcohol and drug abusers as of January 1997. Thisarticle outlines the context in which the legislation was passed and summarizes concerns resultingfrom the legislation. We discuss the effects of thelegislation on treatment participation, financing, andavailability, and the legislation's impact onindividuals with dual mental health and substance abuseproblems. We also consider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alimplications of substance abusers' loss of monthlyincome and health insurance.  相似文献   

13.
14.
The personality of deaf people was studi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Eysenck concept of personality. Data gathered with the Personality Inventory AUPI could be evaluated in 66 deaf people (43 connatal or early acquired deafness, 25 late deafness, i.e. after full language development). The consistency of the AUPI Scales in the normal population about corresponds to that in the deaf people. -- Those who went deaf "early" showe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higher degree of extraversion than the normal popula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neuroticism (emotional lability). "Early" deaf people had the highest value of psychoticism; and those who developed deafness "late" also differed significantly from the normal population. Psychoticism is--according to Baumann and Dittrich reactive aggressivity and depression (reactive to frustration).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The somata of type ‘C’ neurons in rabbit nodose ganglion are endowed with receptor sites for 5-HT, BK, ACh, II and GABA. 5-HT and ACh application to type ‘C’ neurons in the nodose ganglion of rabbits produced a rapid depolarization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membrane conductance, most likely to Na+ and K+. BK and H elicited slow depolarizations accompanied by a decreased membrane conductance probably to K+. GABA induced a rapid depolarization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conductance to Cl. In contrast, type ‘A’ neurons were insensitive to the four algesic agents but responded to GABA. d-Tubocurarine or picrotoxin at relatively low concentrations blocked ACh, 5-HT and GABA depolarizations without affecting membrane properties. Hexamethonium blocked ACh responses but not 5-HT responses. In addition, no desensitization occurred between the substances 5-HT, ACh or BK.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depolarizing effect of these agents on visceral neurons might be exerted via different receptors.  相似文献   

20.
背景:目前生物降解水凝胶已被广泛应用于抗癌药物及生物活性大分子的装载,但为了保护生物活性大分子的活性,需要得到凝胶化条件更温和,凝胶化时间更短的凝胶体系。 目的:制备对映异构聚乳酸∕聚乙二醇的空间异构复合水凝胶,使其具有更短的凝胶化时间,实现对模拟药物溶菌酶的装载和控释。 方法:以聚乙二醇为引发剂,辛酸亚锡为催化剂,丙交酯与聚乙二醇发生开环聚合反应,得到聚乳酸/聚乙二醇的三嵌段共聚物(PLLA-PEG-PLLA 和 PDLA-PEG-PDLA)。用1H NMR,FT-IR 和 XRD表征三嵌段共聚物。10% PLLA20-PEG227-PLLA20的水溶液和10%PDLA21-PEG227-PDLA21的水溶液在室温下混合,12 h后形成凝胶。通过XRD考察凝胶化机制,以溶菌酶为模拟药物,考察凝胶的释药特性,通过扫描电镜考察凝胶的形貌,采用MTT法考察凝胶的细胞毒性。 结果与结论:成功得到聚乳酸/聚乙二醇的三嵌段共聚物,在嵌段共聚物中,聚乳酸嵌段和聚乙二醇嵌段都能结晶,但以聚乙二醇嵌段的结晶为主。通过XRD证明凝胶中存在空间异构复合作用,溶菌酶在凝胶中通过凝胶的溶蚀和降解行为,在7 d之内释放完全。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冻干的水凝胶呈三维贯穿的多孔结构,空隙尺寸在50~100 μm 之间。鼠成纤维细胞与浓度为100%的凝胶浸提液共培养72 h之后,细胞的存活率为9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