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层级护理模式治疗伴焦虑的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伴焦虑的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干预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层级护理模式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常规护理治疗,治疗6周。治疗前、治疗后1、2及6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量表(WHOQL-BREF)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周末,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85.7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HAMD-17评分和HAMA评分治疗后2周分别为(12.65±3.41)和(12.67±8.13)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7.40±4.40)和(16.50±4.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WHOQL-BREF评分分别为(54.35±6.63)和(56.85±6.8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层级护理模式治疗伴焦虑的抑郁障碍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癫痫合并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1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癫痫合并抑郁障碍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给予西酞普兰联合丙戊酸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后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及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评分,同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17及PHQ-9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周、2周、4周,观察组的HAMD-17评分及PHQ-9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44/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3%(37/4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癫痫合并抑郁障碍的效果优于西酞普兰,起效迅速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小剂量帕利哌酮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60例抑郁症患者,采用住院号末位奇偶数随机分成两组,奇数组为研究组、偶数组为对照组,研究组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帕利哌酮,对照组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安慰剂治疗,于用药前、治疗1、2、4、8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HAMD评分[(4.31±2.11),(9.21±2.87)],HAMA评分[(3.54±1.21),(10.31±1.06)]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HAMD及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帕利哌酮对抑郁症的治疗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发作和复发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每周一次的团体人际心理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17和SDSS评分均较治疗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研究组HAMD-17和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GQOLI-74评分均较治疗前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后研究组GQOLI-74总评分、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团体人际心理治疗较单用艾司西酞普兰可能更有助于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社会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76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盐酸舍曲林组各38例,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两组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以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HAMA评分在治疗1周时降分显著低于盐酸舍曲林组(t=-2.839,-2.862;P <0.01),其余各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与舍曲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9.5%和42.1% (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奥氮平对老年抑郁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老年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奥氮平组(n=50)和艾司西酞普兰组(n=50)。奥氮平组给予奥氮平(5mg/d),艾司西酞普兰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5mg/d)。选取5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比较各组T淋巴细胞亚群、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副作用量表(TE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老年抑郁症患者CD3+、CD4+、CD4+/CD8+均显著降低,CD8+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艾司西酞普兰组CD3+、CD4+、CD4+/CD8+均显著升高,CD8+显著降低,与奥氮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2周,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奥氮平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与艾司酞普兰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0%vs 90.0%,P0.05)。2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片可有效调节老年抑郁症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其效果优于奥氮平。奥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和氯丙咪嗪治疗惊恐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68例惊恐障碍患者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n=34)和氯丙咪嗪组(n=34),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和氯丙咪嗪治疗,疗程均为10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8、10周末采用惊恐相关症状量表(PA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PASS和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艾司西酞普兰组和氯丙咪嗪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8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和氯丙咪嗪组TESS评分[(2.78±1.03)vs.(4.07±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疗效与氯丙咪嗪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4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20例(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和西酞普兰组22例(西酞普兰治疗),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4和6周分别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6周,艾司西酞普兰组和西酞普兰组的HAMD总分分别从治疗前(23.06±2.22)分和(22.78 ±2.03)分降至(7.76 ±2.98)分和(7.90±3.11)分;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0.0%和77.3%(x2=0.046,P=0.830),痊愈率分别为50.0%和45.5%(x2=1.828,P=0.176).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抗抑郁疗效相同,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重型抑郁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06—2014-06确诊的重型抑郁患者1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齐拉西酮。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HAMD)分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73.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治疗后4周、6周和8周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2周、4周、6周和8周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重型抑郁障碍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早期疗效及其与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对47例抑郁症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系统治疗,于治疗前及第1、2周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HAND)评估,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测定血药浓度。结果:治疗1周有效率23.4%,无患者治愈;血药浓度在有效者[13.43±4.78)ng/ml]与无效者[(11.28±10.30)ng/ml]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治疗有效率59.6%,治愈率为25.5%;血药浓度有效者[(18.97±13.77)ng/ml]与治愈者[(19.65±11.42)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高于无效者[(6.52±3.36)ng/ml](P均0.01)。有效者治疗1、2周时焦虑/躯体化因子分较无效者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发作(含伴焦虑)早期疗效良好;监测其血药浓度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