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持续药物滥用和某些有HIV高危行为的病人常可用美沙酮维持治疗。三环抗抑郁剂用于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抑郁病人已有六个研究,大多数结果显示抑郁症状改善,但几乎没有治疗后药物滥用减轻的证据,这些研究的缺陷是样本量小,试验期短和只用中等药量。由此,本研究用丙咪嗪治疗服美沙酮的病人,他们以终生病史为依据有原发或慢性抑郁。方法:美沙酮维持治疗的17名患者同时符合DSM-Ⅲ-R重性抑郁(10人)或心境恶劣(7人)的诊断标准。其中①原发性的:在药物滥用前发病有9人;②发生于过去至少3  相似文献   

2.
海洛因依赖者美沙酮替代治疗早期的多导睡眠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睡眠障碍是阿片类物质依赖和戒断的主要症状之一。美沙酮替代治疗海洛因依赖虽然能显著缓解其他戒断症状,但患者仍常有较为严重的睡眠障碍,表现为失眠和白天困倦。很多研究表明阿片类物质对睡眠质量及睡眠结构产生影响,然而既往研究主要针对美沙酮维持替代治疗的患者[1],对美沙酮替代治疗早期(戒断期)睡眠的研究较少。故本研究采用多导睡眠图探讨美沙酮替代治疗早期的睡眠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信息。1资料与方法1.1对象:患者来自北京安定医院中国药物依赖治疗中心自愿住院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上海原浦东地区老年抑郁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率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开展社区老年精神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按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其中60岁以上老人3 311名进行调查,抑郁障碍直接使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SCID-I/P)为诊断工具,以DSM-Ⅳ为诊断标准.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按Petersen MCI诊断标准,Alzheimer型痴呆患者以DSM-Ⅳ为诊断标准. 结果:抑郁障碍时点患病率(632例)为19.09%,认知功能障碍时点患病率(837例)为25.28%,抑郁障碍患者的患病率与认知功能障碍、年龄、独居有明显相关性(P<0.05);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患病率与抑郁障碍、年龄、文化程度、独居及有无躯体情况有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上海浦东新区社区老人抑郁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高,且二者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7例阿片成瘾患者中,静注纳洛酮(naloxone)同时静注速眠安(midazolam),以迅速解除美沙酮(methadone)毒性,其后再用足量纳屈酮(naltrexone)。这种方法可使病人安全、迅速地从美沙酮改用纳屈酮维持治疗。方法:7例患者(女3例男4例),按DSM-Ⅲ-R标准诊断为阿片依赖,阿片成瘾史3~13年,年龄20~36岁。研究前2个月病人尿中除有阿片类物质外,没发现其他药物。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抑郁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抑郁对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对127例缺血性脑卒中进行临床筛选, 排除失语患者41例, 将86例患者按美国DSM-Ⅲ-R抑郁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按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 将患者分为3组(1) 无抑郁组患者; (2) 抑郁未恢复组患者; (3) 抑郁恢复组患者, 且3组患者入院时与入院1月时均应用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其间进行ADL训练、抗抑郁及心理干预治疗.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恢复组ADL提高较抑郁未恢复组明显(P<0.01).结论早期有效抗抑郁及心理干预治疗能明显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ADL.  相似文献   

6.
本文比较抑郁症之伴或不伴人格障碍者对电休克治疗的反应。方法:25例符合DSM-Ⅲ重性抑郁症诊断的住院病人均接受电休克治疗,是否采用电休克、电休克次数与方式(单侧或双侧)都由临床医生决定。事先按DSM-Ⅲ人格障碍定式检查对病人进行90分钟面谈,对知情者(家属或密友)进行30~60分钟的询问。在治疗前一周及电休克疗程结束后各进行17项Hamilton抑郁量表、Beck抑郁自评量表及大体评定量表检查。治疗后Hamilton量表评分至少下降50%者定为治疗有效,评分低于6者定为缓解。在病人进入研究后六个月期间,由不了解人格障碍诊断的评分者每周进行盲性随访,了解病情变化及出院后治疗情况。凡一周内没有DSM-Ⅲ重性抑郁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心理干预对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应对方式、压力感受和自我效能状况的影响。方法:将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海洛因依赖者分为研究组(n=71)和对照组(n=55)。研究组给予为期3个月的心理干预。两组在入组时,1个月后以及3个月后评定应对方式问卷(SCSQ)、压力感受量表(PSS)、自我效能量表(SES),并进行评分比较。结果:与入组时相比,研究组干预后1个月、3个月应对方式、压力感受、自我效能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1个月两组间积极应对方式、压力感受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两组间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压力感受、自我效能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维持治疗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海洛因依赖者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率。  相似文献   

8.
探讨血浆孤啡肽(OFQ)含量与情感障碍之间的相关性. 对象共71例,均为山东省精神卫牛中心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分别符合美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4版(DSM-Ⅳ)的重性抑郁障碍、双相Ⅱ型障碍抑郁发作和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其中单相抑郁组24例(男11例,女13例),双相抑郁组21例(男9例,女12例),双相躁狂组26例(男12例,女14例);单相抑郁组、双相抑郁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总分≥20分,双相躁狂组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总分≥6分.排除伴有其他精神障碍及物质滥用、依赖者.对照组31名(于2008年1月筛选自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健康职工及家属,男15名,女16名).所有研究对象年龄18~65岁,入组前征得本人或其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相似文献   

9.
探讨血浆孤啡肽(OFQ)含量与情感障碍之间的相关性. 对象共71例,均为山东省精神卫牛中心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分别符合美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4版(DSM-Ⅳ)的重性抑郁障碍、双相Ⅱ型障碍抑郁发作和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其中单相抑郁组24例(男11例,女13例),双相抑郁组21例(男9例,女12例),双相躁狂组26例(男12例,女14例);单相抑郁组、双相抑郁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总分≥20分,双相躁狂组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总分≥6分.排除伴有其他精神障碍及物质滥用、依赖者.对照组31名(于2008年1月筛选自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健康职工及家属,男15名,女16名).所有研究对象年龄18~65岁,入组前征得本人或其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相似文献   

10.
探讨血浆孤啡肽(OFQ)含量与情感障碍之间的相关性. 对象共71例,均为山东省精神卫牛中心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分别符合美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4版(DSM-Ⅳ)的重性抑郁障碍、双相Ⅱ型障碍抑郁发作和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其中单相抑郁组24例(男11例,女13例),双相抑郁组21例(男9例,女12例),双相躁狂组26例(男12例,女14例);单相抑郁组、双相抑郁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总分≥20分,双相躁狂组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总分≥6分.排除伴有其他精神障碍及物质滥用、依赖者.对照组31名(于2008年1月筛选自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健康职工及家属,男15名,女16名).所有研究对象年龄18~65岁,入组前征得本人或其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相似文献   

11.
据估计,7.8%~46.6%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强迫症状[1~3],我们对此进行研究,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为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我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共61例,男42例,女19例;年龄18~41岁;精神分裂症41例,分裂样精神病13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7例。平均病程(18.5±21.8)个月;连续使用抗精神病药≤12周;排除酒依赖、物质滥用和躯体疾病。使用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轴I,以及…  相似文献   

12.
探讨血浆孤啡肽(OFQ)含量与情感障碍之间的相关性. 对象共71例,均为山东省精神卫牛中心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分别符合美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4版(DSM-Ⅳ)的重性抑郁障碍、双相Ⅱ型障碍抑郁发作和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其中单相抑郁组24例(男11例,女13例),双相抑郁组21例(男9例,女12例),双相躁狂组26例(男12例,女14例);单相抑郁组、双相抑郁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总分≥20分,双相躁狂组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总分≥6分.排除伴有其他精神障碍及物质滥用、依赖者.对照组31名(于2008年1月筛选自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健康职工及家属,男15名,女16名).所有研究对象年龄18~65岁,入组前征得本人或其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相似文献   

13.
探讨血浆孤啡肽(OFQ)含量与情感障碍之间的相关性. 对象共71例,均为山东省精神卫牛中心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分别符合美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4版(DSM-Ⅳ)的重性抑郁障碍、双相Ⅱ型障碍抑郁发作和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其中单相抑郁组24例(男11例,女13例),双相抑郁组21例(男9例,女12例),双相躁狂组26例(男12例,女14例);单相抑郁组、双相抑郁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总分≥20分,双相躁狂组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总分≥6分.排除伴有其他精神障碍及物质滥用、依赖者.对照组31名(于2008年1月筛选自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健康职工及家属,男15名,女16名).所有研究对象年龄18~65岁,入组前征得本人或其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相似文献   

14.
探讨血浆孤啡肽(OFQ)含量与情感障碍之间的相关性. 对象共71例,均为山东省精神卫牛中心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分别符合美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4版(DSM-Ⅳ)的重性抑郁障碍、双相Ⅱ型障碍抑郁发作和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其中单相抑郁组24例(男11例,女13例),双相抑郁组21例(男9例,女12例),双相躁狂组26例(男12例,女14例);单相抑郁组、双相抑郁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总分≥20分,双相躁狂组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总分≥6分.排除伴有其他精神障碍及物质滥用、依赖者.对照组31名(于2008年1月筛选自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健康职工及家属,男15名,女16名).所有研究对象年龄18~65岁,入组前征得本人或其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相似文献   

15.
探讨血浆孤啡肽(OFQ)含量与情感障碍之间的相关性. 对象共71例,均为山东省精神卫牛中心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分别符合美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4版(DSM-Ⅳ)的重性抑郁障碍、双相Ⅱ型障碍抑郁发作和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其中单相抑郁组24例(男11例,女13例),双相抑郁组21例(男9例,女12例),双相躁狂组26例(男12例,女14例);单相抑郁组、双相抑郁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总分≥20分,双相躁狂组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总分≥6分.排除伴有其他精神障碍及物质滥用、依赖者.对照组31名(于2008年1月筛选自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健康职工及家属,男15名,女16名).所有研究对象年龄18~65岁,入组前征得本人或其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相似文献   

16.
探讨血浆孤啡肽(OFQ)含量与情感障碍之间的相关性. 对象共71例,均为山东省精神卫牛中心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分别符合美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4版(DSM-Ⅳ)的重性抑郁障碍、双相Ⅱ型障碍抑郁发作和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其中单相抑郁组24例(男11例,女13例),双相抑郁组21例(男9例,女12例),双相躁狂组26例(男12例,女14例);单相抑郁组、双相抑郁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总分≥20分,双相躁狂组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总分≥6分.排除伴有其他精神障碍及物质滥用、依赖者.对照组31名(于2008年1月筛选自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健康职工及家属,男15名,女16名).所有研究对象年龄18~65岁,入组前征得本人或其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相似文献   

17.
探讨血浆孤啡肽(OFQ)含量与情感障碍之间的相关性. 对象共71例,均为山东省精神卫牛中心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分别符合美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4版(DSM-Ⅳ)的重性抑郁障碍、双相Ⅱ型障碍抑郁发作和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其中单相抑郁组24例(男11例,女13例),双相抑郁组21例(男9例,女12例),双相躁狂组26例(男12例,女14例);单相抑郁组、双相抑郁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总分≥20分,双相躁狂组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总分≥6分.排除伴有其他精神障碍及物质滥用、依赖者.对照组31名(于2008年1月筛选自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健康职工及家属,男15名,女16名).所有研究对象年龄18~65岁,入组前征得本人或其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相似文献   

18.
探讨血浆孤啡肽(OFQ)含量与情感障碍之间的相关性. 对象共71例,均为山东省精神卫牛中心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分别符合美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4版(DSM-Ⅳ)的重性抑郁障碍、双相Ⅱ型障碍抑郁发作和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其中单相抑郁组24例(男11例,女13例),双相抑郁组21例(男9例,女12例),双相躁狂组26例(男12例,女14例);单相抑郁组、双相抑郁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总分≥20分,双相躁狂组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总分≥6分.排除伴有其他精神障碍及物质滥用、依赖者.对照组31名(于2008年1月筛选自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健康职工及家属,男15名,女16名).所有研究对象年龄18~65岁,入组前征得本人或其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相似文献   

19.
探讨血浆孤啡肽(OFQ)含量与情感障碍之间的相关性. 对象共71例,均为山东省精神卫牛中心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分别符合美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4版(DSM-Ⅳ)的重性抑郁障碍、双相Ⅱ型障碍抑郁发作和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其中单相抑郁组24例(男11例,女13例),双相抑郁组21例(男9例,女12例),双相躁狂组26例(男12例,女14例);单相抑郁组、双相抑郁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总分≥20分,双相躁狂组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总分≥6分.排除伴有其他精神障碍及物质滥用、依赖者.对照组31名(于2008年1月筛选自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健康职工及家属,男15名,女16名).所有研究对象年龄18~65岁,入组前征得本人或其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片类药物依赖者成瘾严重程度与抑郁情绪的相关关系。方法对120例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阿片类药物依赖者使用成瘾严重程度指数(addiction severity index,ASI)量表中文简化版评定药物成瘾的严重程度,使用贝克抑郁量表21项版(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21)评定抑郁情绪。结果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4.90±8.41)岁,显著低于男性患者(41.02±8.33)岁(P〈0.01)。除职业功能外,ASI各维度评分及ASI总分与BDI-21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阿片类药物依赖者成瘾严重程度与抑郁情绪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