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6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意义及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12例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进行检测,并随访12-18个月,比较脑梗死复发和无复发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结果 312例脑梗死患者在随访期有61例复发,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的复发率明显高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且多为同侧复发;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57例,复发26例;重度颈动脉狭窄48例,复发25例;溃疡斑42例,复发23例,其复发率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或伴轻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死患者。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狭窄程度以及溃疡斑与脑梗死的复发成正相关。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复发密切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可作为脑梗死复发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CT特点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将同期140例脑梗死病人分为2组,50例为糖尿病性脑梗死组,90例为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比较2组的临床表现、CT特点、预后及病死率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性脑梗死较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差,好转率低。结论控制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对脑梗死治疗及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梗死病人早期血糖水平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3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二组:高血糖组53例,正常血糖组50例。对照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糖水平与临床表现、急性期脑缺血损害程度,好转率和死亡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高血糖水平不仅使脑缺血性损害范围增大,且对短期内预后有明显不良影响。结论:血糖水平的高低,可作为估计脑梗死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ABCD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方法按照Rothwell对TIA的ABCD评分标准,测定103例TIA患者的评分和观察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评分≤3分的TIA患者有41例,脑梗死的发生率为零;评分4分的TIA患者有27例,脑梗死的发生率为18%;评分5分的TIA患者有22例,脑梗死的发生率为40%;评分5分的TIA患者13例,脑梗死的发生率为85%。在年龄≥60岁、血压140/90mmHg、偏瘫伴口齿含糊、症状持续时间≥60min的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而在单纯偏瘫和单纯口齿含糊的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无明显增高。结论TIA患者不同的ABCD评分值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不同,分值越高,发生率越高;反之,分值越低,发生率越低;Rothwell的ABCD评分标准是临床上预测TIA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继发脑梗死临床特点,及其诊疗措施。方法回顾本院31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按GOS评分,良好5例,中残8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7例。结论外伤后继发脑梗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积极预防,早期诊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结果。结果10例患者经抗甲亢治疗,积极治疗脑梗死,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好转出院。结论 甲亢合并脑梗死可能是青年型脑梗死的一种病因,治疗甲亢是防治脑梗死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镁含量与脑梗死面积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镁含量并测量脑梗死的面积,取64例正常人作对照组。根据梗死面积分为腔隙性梗死组、脑梗死组和大面积脑梗死组。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镁含量减少,急性脑梗死患者各组之间血清镁含量亦不同,梗死面积越大,血清镁含量越低。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镁含量降低,梗死面积越大,血清镁含量越低。  相似文献   

8.
抗心磷脂抗体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ies,ACA)与脑卒中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对脑梗死患者10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27例、脑供血不足患者41例、脑出血患者33例进行了ACA检测,并与100例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且提示ACA中IgG型与临床密切相关。另外,归现ACA阳性与青壮年脑梗死关系更为密切,以多发性脑梗死更为多见。结论:ACA可作为脑梗死危险性增加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TIA进展为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梗死是常见病多发病,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为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有关TIA进展为脑梗死危险因素的文献报道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6年来118例TIA进展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同期脑梗死患者100例。探讨影响TIA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脑梗死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与脑梗死的发病关系。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了11例妊高征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结果 11例患者分别于分娩前后出现以偏瘫为主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头部CT检查显示不同部位脑梗死,预后良好。结论 妊高征为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对妊高征合并脑梗死患者应及时处理,未出现脑梗死应给予临床监测或预防性治疗,以避免神经功能产生永久性缺损。  相似文献   

11.
早期与晚期康复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脑梗死康复疗效的报道较多,但早期与晚期康复对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影响的对照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将108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分为早期康复组和晚期康复组,探讨不同康复介入的时间对脑梗死患者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预后。方法观察脑梗死患者88例,其中糖尿病40例,非糖尿病人48例,对其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治疗有效率77.5%,显效率47.5%,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93.75%,70.83%),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死病情重,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脑梗死与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类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与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态学类型的关系。方法统计400名脑梗死患者,均经双功能超声检测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又、颈内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分型:硬斑、软斑、混合斑。结果183例内膜中层增厚,231例颈动脉形成粥样斑块,提示:共297例(74.2%)颈动脉粥样硬化,并且斑块的类型与脑梗死形成有一定关系。结论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的粥样斑块并不少见,软斑更易形成脑梗死。  相似文献   

14.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死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水平在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ACL)患者血清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对100例本院住院的脑梗死(发稿1周内)进行CRP水平测定,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梗死24例,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27例,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2例,其他病因明确性脑梗死34例,不明病因性脑梗死13例,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以CO中毒为主要危险因素组,其次冠心病组;高血压组与糖尿病组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血清CRP可能在ACI患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且水平随卒中类型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髓鞘碱性蛋白(MBP)在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测定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的血清MBP含量,从神经生化指标方面进一步深入了解脑梗死的损害与修复过程。我们自1995年3月~1996年10月,测定了42例脑梗死患者血清MBP含量,并对其中38例进行...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46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惠者颈动脉超声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对46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DMCI)、40例非糖尿病脑梗死(CINDM)和42例非脑梗死糖尿病(DMNCI)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DMCI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率和颈动脉狭窄程度,分别与CINDM组和DMNCI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P〈0.05,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内膜增厚及颈动脉狭窄是造成脑梗死的主要原因,颈动脉超声为糖尿病患者可能造成脑梗死提供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94例青年脑梗死患者和84名同年龄健康对照患者及10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和86名同年龄对照组患者的血脂、脂蛋白、血糖水平及血压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青年脑梗死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及老年脑梗死组。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的回归系数为2.98,相对危险度为8.67;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的回归系数为1.75,相对危险度为5.75。结论脂质代谢异常和高血压是引起青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可能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脑梗死初发、复发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探讨脑梗死复发与血浆Hcy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4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200例非急性脑卒中的对照组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将研究对象(400例)分为不同临床亚组各类型急性脑梗死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形成组、腔隙性脑梗死组、心源性脑栓塞组),初发组与复发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及高Hcy水平比率,对脑梗死复发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各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各类型脑梗死患者之间血浆Hcy水平无显著差异;(2)脑梗死复发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初发患者,且高Hcy水平比率(49/97)亦高于初发患者(98/31)3)(P〈0.01);(3)1年内和1年后复发患者血浆Hcy水平无显著差异;(4)各类型脑梗死复发患者之间血浆Hcy水平无显著差异;(5)多因素分析显示脑梗死复发与高Hcy水平、糖尿病有关(P〈0.01)1、P〈0.05)。结论脑梗死复发与高血浆Hcy水平有一定关系,高血浆Hcy水平可能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脑梗死患者外周血清钠的变化及其与病情轻重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美国康仁644电解质自动分析仪检测患者住院后次日清晨空腹血清钠,以血钠〈135mmol/L为低血钠;〉145mmol/L为高血钠;135-145mmol/L为正常。结果2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41例低血钠,23例高血钠,其余176例血钠基本正常。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有血清钠的变化,低血钠对脑梗死恢复不利。  相似文献   

20.
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14例病理研究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对14例脑血管病死亡病例(脑出血及脑梗死各7例)的颈动脉进行病理观察及形态定量分析。结果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的程度,轻度占63%,中、重度狭窄约占37%。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的程度比脑出血患者严重;7例脑梗死患者中2例的病因为颈内动脉栓塞,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备不稳定的组织学特性,常见质地松散、密度不均易脱落的斑块。脑出血组出血灶同侧的颈内动脉较对侧显著狭窄。结论颈内动脉栓塞是大面积脑梗死的常见病因之一;不稳定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斑块脱落可能也是脑梗死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