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采用 Mitek Anchor系统辅助加固在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中的作用。 方法 12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改良Kessler法修补跟腱,后用Mitek Anchor钉各1枚置于跟腱内外侧跟骨内,采用Bunnell方法将尾线由远向近穿经跟腱断端,加固缝合后的跟腱。随访伤口愈合情况,负重行走时间、足跟部疼痛和跟腱再断裂情况,采用Arner-Lindholm方法评价踝关节功能。 结果 术后无切口感染或者皮肤坏死病例。12例患者术后随访14月~25月,平均17月。无足跟部疼痛和再断裂病例发生,根据Arner-Lindholm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4例,良8例。结论 采用Mitek Anchor系统辅助加固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疗具有可早期负重,减少跟腱再断裂的发生,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背景:开放性跟腱断裂修复后康复时间长、并发症多、功能恢复不尽人意。目前尚缺乏系统、科学、简便、易行的运动疗法促进康复。 目的:观察运用运动疗法对跟腱损伤修补后的组织形态学和力学特性的影响。 方法:日本大耳白兔48只,随机分成制动组和运动组,在距跟腱止点2.0 cm处切断跟腱,建立跟腱损伤模型,缝合线缝合腱周组织后,制动组使用石膏绷带进行传统的重力垂足位长腿石膏固定;运动组不予固定处理。术后7,14,21d分别取跟腱标本,观察肌腱粘连情况及最大断裂应力。 结果与结论:制动组肌腱粘连较运动组明显(P < 0.05)。正常运动组跟腱的最大断裂应力明显高于制动组(P < 0.05)。说明在肌腱愈合的过程中,早期给予动态应力刺激,对促进组织的愈合、减少后遗症等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3.
背景: 多种生长因子在肌腱愈合过程中参与调控细胞的增生和基质合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组织愈合和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对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肌腱内源性愈合方面的研究尚不多。 目的:观察兔跟腱局部硅胶管阻隔后,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跟腱内源性愈合作用的量效关系。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11/2008-04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健康家兔48只,体质量2.5~3.0 kg,随机均分成空白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00,50,10 ng组,每组12只,用于建立跟腱损伤模型。 方法:切开家兔右侧跟腱表面皮肤、皮下组织,钝性分离跟腱的腓肠肌束支和比目鱼肌束支,于跟骨止点上方约2 cm处横行切断跟腱腓肠肌束支,将2 cm长硅胶管套入一侧断端,5-0缝合线改良Kessler法缝合跟腱,缝合后将硅胶管覆盖跟腱缝合处,空白组硅胶管内不加药,其他3组于手术当日及术后第7,14,21天往硅胶管内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00,50,10 ng。 主要观察指标:术后2,4,6周,每组各取4只家兔行大体标本肉眼观察及组织学观测。 结果:术后6周,各组硅胶管外与周围组织粘连较2,4周时减轻,需钝性或用手术刀分离一面,各组肌腱粘连程度分级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管内跟腱断端完全被牢固的新生跟腱纤维组织所连接,各组均愈合良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00,50,10 ng组较空白组愈合质量好(P < 0.05)。术后2,4,6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00,50 ng组成纤维细胞数较血管内皮生长因10 ng组多(P < 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00,50 ng组成纤维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3组胶原水平无差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00,50,10 ng组成纤维细胞计数及胶原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 < 0.05)。 结论:不同剂量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均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成熟,增加胶原的分泌,促进胶原纤维的成熟,从而促进跟腱的内源性愈合。100,50 n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促进跟腱愈合效果要优于应用10 ng,100 ng与50 ng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背景:近年来反复冻融处理技术作为一种同种异体肌腱的保存处理方法,主要原理是反复利用0~-60 ℃腱细胞最易损伤的冷冻温度,使得肌腱内细胞无活性,从而降低免疫原性。 目的:拟观察反复冻融处理对同种异体移植兔跟腱组织学和生物力学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组织形态学及生物力学水平的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10/2008-02在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实验室完成。 材料:选用17只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 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兔跟腱并带0.6 cm×0.4 cm跟骨骨块,按照组织库程序行60Co照射68 min,照射剂量为25 kGy。分为3组,-80 ℃冷冻,室温融解,反复冻融次数分别是1,3和10次,每组又抽取7条肌腱作生物力学测定,4条作组织学观察。 主要观察指标:取肌腱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胶原Van Gieson染色和透射电镜扫描,观察跟腱组织形态学改变,并进行跟腱拉伸实验以观察生物力学变化。 结果:组织学观察发现,随着反复冻融次数的增加,腱束和胶原纤维排列变得混乱直至断裂,细胞崩解,并且由于冰晶形成造成明显的腱束间裂隙。生物力学方面,与冻融1次组比较,冻融3,10次组的最大载荷、最大载荷能量及最大应力均显著降低(P < 0.05),其他指标如弹性模量、能量密度也有下降但不明显。 结论:反复冻融处理肌腱是一种有创的处理方法,正如组织学表现的可以引起细胞崩解、腱纤维紊乱甚至断裂等,最终会导致其生物力学水平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背景:研究证实激素长期局部注射对肌腱是有负面影响的,但短期应用激素对肌腱的影响仍存在争议。 目的:观察短期激素局部注射后大鼠肌腱生物力学和病理方面的变化。 方法:激素封闭对照组、激素封闭训练组大鼠均按人体局部封闭疗程进行治疗,于双侧跟腱的腱周部位注射与人体相当剂量地塞米松0.025 mg,1次/周,3次为1个疗程方法。激素封闭训练组保证跑步训练,跑步强度为25 m/min,30 min/次,3次/周。正常对照组大鼠自由活动,无任何处理。分别于第4,7周取肌腱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炎细胞浸润及胶原纤维排列情况,并进行跟腱拉伸实验以观察其生物力学变化。 结果与结论:激素封闭对照组力学性能呈明显先增强后下降的趋势,并出现1例肌腱断裂实例,而激素封闭训练组力学性能呈明显先下降后恢复的趋势,两组病理均表现为肌腱退变。提示短期激素局部注射对肌腱是一种刺激,可使肌腱的适应性下降,应用时需避免强体力劳动,可进行适度功能锻炼。 关键词:肌腱;生物力学;病理;封闭;激素;组织构建  相似文献   

6.
目的:手指伸肌腱的损伤,通常要通过外科重建伸肌腱的功能来达到伸肌腱平衡和稳定。实验观察正常手指伸肌腱拉伸力学性质和模拟伸肌腱损伤后以两种方式缝合屈肌腱的力学性质,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参数。 方法:实验于2006-02/2007-03在吉林大学力学实验中心完成。①实验材料:20个标本均由北华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②实验过程:解剖后暴露中指伸肌腱和展腱膜,将标本固定于电子万能试验机底座上,由钢丝绳吊钩沿伸肌腱纵行方向钩住、钢丝绳上端固定于试验机上夹头上,驱动机器,对标本施加拉应力,直至断裂。对断裂后的标本模拟临床手术进行移位缝合,对中指10个标本做了腱与腱移位缝合,另取10个标本做了腱与展腱膜缝合。分别对缝合后的标本进行拉伸实验。③实验评估:观察各组最大载荷、应力、应变值。 结果:正常组破坏载荷、最大应力、最大应变均大于伸肌腱腱与腱缝合组和腱与展腱膜缝合组(P < 0.05);伸肌腱腱与腱缝合组破坏载荷、最大应力、最大应变大于伸肌腱腱与展腱膜缝合组(P < 0.05)。 结论:腱与腱缝合组力学性能指标显著大于腱与展腱膜缝合组。  相似文献   

7.
背景:临床上超声被用于软组织急慢性损伤的治疗,但是关于超声波治疗肌腱挛缩的实验研究较少。 目的:观察超声对应力屏蔽后大鼠跟腱的作用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影响。 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造模组和超声治疗组,后2组大鼠左后肢用跟腱环扎联合坐骨神经切断的方法造模,治疗组术后3周开始进行超声治疗,强度为1 W/cm2,频率为1 MHz,通胀比为20%,每周治疗5 d,1次/d,10 min/次,治疗共3周。术后6周取其左后肢部分跟腱组织,进行透射电镜检测,并采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水平。 结果与结论:超声治疗3周后胶原纤维排列较造模组整齐,细小纤维减少,接近于正常对照组。造模组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超声治疗后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显著降低。结果提示超声治疗可以对挛缩跟腱有治疗作用,可能与降低挛缩跟腱中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背景:国内外学者曾用生物、非生物及药物等方法,诸如生物膜、透明质酸钠、纤维素密封胶等材料进行大量肌腱修复防粘连研究,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目的:观察肌腱损伤局部植入链霉素复合降解膜后腱周结缔组织的增生。 方法:切断SD大鼠跟腱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在肌腱断端缝合处植入链霉素复合缓释降解膜、维生素C复合缓释降解膜、空白缓释降解膜。术后90 d行肌腱损伤局部组织学观察、羟脯氨酸含量和生物力学指标检测。 结果与结论:链霉素复合缓释降解膜组肌腱缝合处内部的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均较其腱周围、维生素C复合缓释降解膜组、空白缓释降解膜组多;腱缝合处肌腱周围多为正常结构的疏松结缔组织,很少有增生的结缔组织长入肌腱内部;肌腱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最大抗拉强度、羟脯氨酸含量明显优于其他两组。表明链霉素复合缓释降解膜通过抑制腱周结缔组织增生,防止腱周结缔组织增生长入腱内,从而减轻或防止粘连形成。  相似文献   

9.
刘波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8,12(50):9982-9985
背景: 跟腱腱围炎会导致跟腱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目前以局部注射肝素钠治疗较为普遍,但其对跟腱生物力学特性影响的报道甚少。 目的:观察跟腱劳损后生物力学性质及黏弹性的变化,同时验证肝素钠对跟腱生物力学特性及黏弹性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于2005-03/12在四川省骨科医院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材料:50只成年日本大耳白兔,体质量(4.10±0.23) kg,用于制备跟腱劳损动物模型。 方法:50只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n=20)、训练组(n=12)和肝素钠组(n=18)。动物3周运动训练后继续训练,同时开始跟腱腱围及跟腱止点的肝素局部注射,2次/周。6周后进行跟腱的循环蠕变和应力松弛测定,最后进行跟腱的断裂实验。 主要观察指标:测定不同运动后跟腱的生物力学特性及黏弹性的变化,包括跟腱的横截面积、循环蠕变、滞后环、应力松弛、强度特性和应力-应变。 结果:训练组和肝素钠组动物的滞后环明显减小,应力松弛加快。训练后跟腱的屈服载荷及能量、断裂能量、屈服应力、应变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肝素钠组所有生物力学指标都得到改善。 结论:大强度运动可使跟腱的黏弹性下降,局部注射肝素钠可改善跟腱的强度特性和黏弹性。劳损后跟腱腱围和跟腱止点局部注射肝素钠对改善跟腱系统的强度特性和黏弹性有益。  相似文献   

10.
背景:采用液态分子生物材料作为屏障预防肌腱粘连发生,存在药物降解快、流失量大、屏障作用不理想等问题,因此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倾向于膜态屏障材料的研制开发。同时发现肌腱损伤后,腱细胞在多种内源性的生长因子作用下增殖分化,促进了肌腱的内源性愈合,但究竟哪一种因子是肌腱愈合的特异性因子,也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之一。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复合胶原膜在预防鞘管区肌腱粘连、促进肌腱内源性愈合中的作用。 方法:将30只10月龄雄性leghorn公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将每只鸡的左足第三趾造成挤压撕脱伤模型,用改良Kessler缝合法缝接。断端分别包裹复合有表皮生长因子的胶原膜、单纯的胶原膜以及断端不加任何处理。术后4周,对标本进行大体观察、生物力学测试、光镜、电镜等观察。 结果与结论:表皮生长因子胶原膜组肌腱粘连程度较轻,腱缝合段内的胶原纤维数量多,以粗大的Ⅰ型胶原为主;成纤维细胞数量少,腱细胞成熟。单纯胶原膜组肌腱粘连较轻,但腱缝合段内的胶原纤维数量少,排列稀疏,以纤细的Ⅲ型胶原为主;空白对照组肌腱与周围组织粘连重,腱缝合段内的胶原纤维数量较多,排列紊乱,Ⅰ、Ⅲ型胶原交错排列。结果表明表皮生长因子来促进肌腱的内源性愈合,可降解胶原膜修复腱鞘可阻止肌腱的外源性愈合,从而达到防止肌腱粘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背景:如何处理和保存同种异体肌腱,使之尽可能保留生物活性并降低其免疫原性是近年研究热点。 目的:将保存于无水甘油的兔肌腱进行同种异体移植,观察移植后肌腱的组织学变化。 方法:将兔肌腱经特殊处理后,常温避光保存在无水甘油中,保存7,12个月后取出肌腱,移植到兔后腿屈肌腱中。饲养3个月后处死并取出移植的肌腱,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石蜡切片及透射电镜观察。 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石蜡切片示肌腱纤维排列尚整齐,细胞形态正常,切片某些区域细胞密度较正常组低,未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透射电镜示肌腱纤维排列整齐,细胞形态正常。结果提示经无水甘油保存的肌腱进行同种异体移植后,在组织学上与正常肌腱相似,无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2.
背景:切开手术治疗急性跟腱断裂对跟腱的血运和腱周组织造成较大的破坏,容易发生跟腱粘连,延缓跟腱愈合。 目的:观察跟腱微创吻合器吻合修复急性跟腱断裂的效果。 方法:对2008-02/2009-08采用跟腱微创吻合器治疗的急性跟腱断裂并获得随访的22例患者,进行早期功能操练,并按照美国骨科协会足踝外科分会的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评价跟腱微创吻合器的治疗效果。 结果与结论:2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期为7~14个月(平均11.4个月),所有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生跟腱再断裂,无腓肠神经支配区的感觉缺失,吻合后3个月AOFAS标准评分为95分,吻合后6个月为98分。说明跟腱微创吻合器能微创治疗急性跟腱断裂并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背景:关节镜下重建后交叉韧带主要有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两种方式。 目的:随机对比应用异体跟腱单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青岛市市立医院骨科2006-01/2009-01的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单束重建组和双束重建组,分别行异体跟腱单束重建及双束重建。 结果与结论:术后顺利完成康复计划并获得随访的病例共52例。双束重建组手术时间较单束重建组长,行关节腔穿刺的病例数较单束重建组多(P < 0.05)。手术后18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单束组重建及双束重建组的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IKDC评分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提高(P < 0.05),两组膝关节屈曲30°和90°时用KNEELAX3测量胫骨端后移距离明显低于术前(P < 0.05)。两组术后Lysholm评分、 IKDC评分、两组膝关节屈曲30°和90°时用KNEELAX3测量胫骨端后移距离未见明显差别(P > 0.05)。说明与单束重建比较,双束重建后的早期临床疗效无明显提高,且双束重建的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后关节肿胀重,故不推荐作为首选手术方式,其远期疗效优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背景:用猪的小肠黏膜下层重建各种组织结构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但是对于匀浆可注射形式的小肠黏膜下层的相关研究很少。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水平的匀浆可注射形式的异种小肠黏膜下层在修复和构建跟腱组织时是否对修复和重建结果产生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9/2008-12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研究所(河北省骨科研究所)完成。 材料:45只国产公山羊,1.0~2.0岁,体质量35~47 kg。小肠黏膜下层均来自同一只猪,去抗原处理后用均浆机打浆制备小肠黏膜下层悬液。 方法:切断45只山羊右后肢跟腱,随机分为25%,50%,100%浓度组,分别注射25%,50%,100%浓度的猪的小肠黏膜下层 2 mL于山羊的断裂跟腱处。注射前观察一般状况及注射侧肢体的情况,于2,4,6周各取5只切取修复后的跟腱。 主要观察指标:①生物力学测试。②踝关节后凸角。③组织学分析结果。 结果:各时间点25%浓度组生物力学测试值均大于50%浓度组和100%浓度组 (P < 0.01)。各组踝关节后凸角注射前左侧后肢、右侧后肢和注射后右侧后肢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 > 0.5)。 4周和6周,25%浓度组几乎全为成纤维细胞,修复跟腱与正常的跟腱几近相同,100%和50%为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尚存浸润的炎细胞。 结论:结果表明可以在浓度水平调控匀浆形式的小肠黏膜下层在跟腱修复中的作用,以达到最佳浓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背景:陈旧的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常常采用Chrisman-Snook术式,但该术式需要牺牲部分自体腓骨短肌腱,使腓骨短肌腱外翻足的功能受到影响。 目的: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观察应用同种异体肌腱与锚钉修复重建陈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效果。 方法:选择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17例,病程长3~6个月。所有患者均应用同种异体肌腱+锚钉修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术中应用4.5 mm直径的钻头在外踝处打孔,在距腓韧带的距骨止点处拧入锚钉一枚,在跟骨跟腓韧带止点处拧入锚钉一枚,然后将异体肌腱在外踝骨孔处穿过,维持踝关节于伸曲中立位和中度外翻位,将肌腱的两端分别用锚钉的尾线缝合固定,术后石膏托固定踝关节于伸曲中立位和轻度外翻位。术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AOFAS评分及应力X射线平片结果。 结果与结论:17例患者均未出现排斥反应,创面均一期愈合。术后6,12,24个月复查,患者AOFAS评分显示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无踝关节不稳,应力位置的距骨倾斜角度平均值及距骨的移动距离平均值明显减小,踝关节功能较好,外形满意。可见,应用同种异体肌腱与锚钉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陈旧损伤,手术剥离软组织范围小,不损伤正常自身结构,可维持踝关节正常形态,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Muscle spindles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osition and movement of our bodies. One method for investigating spindle signals is tendon vibration. Vibration of flexor tendons can produce illusions of extension, and vibration of extensor tendons can produce illusions of flexion. Here we estimate the temporal resolution and persistence of these illusions. In Experiments 1 and 2, sequences of alternating vibration of wrist flexor and extensor tendons produced position illusions that varied with alternation period. When vibrations alternated at 1 Hz or slower, perceived position at the end of the sequence depended on the last vibration. When vibrations alternated every 0.3 s, perceived position was independent of the last vibration. Experiment 2 verified and extended these results using more trials and concurrent electromyographic recording. Although tendon vibrations sometimes induce reflexive muscle activity, we found no evidence that such activity contributed to these effects. Experiment 3 investigated how long position sense is retained when not updated by current information from spindles. Our first experiments suggested that vibrating antagonistic tendons simultaneously could produce conflicting inputs, leaving position sense reliant on memory of position prior to vibration onset. We compared variability in position sense after different durations of such double vibration. After 12 s of double vibration, variability across trials exceeded levels predicted from vibrations of flexor or extensor tendons alone. This suggests that position sense memory had decayed too much to substitute for the current conflicting sensory information. Together, our results provide novel, quantitative insight into the temporal properties of tendon vibration illus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