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高节奏的生活压力,无处不在的竞争,日渐紧张且敏感的医患关系,使得医务人员成为了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研究显示:52.4%的医务人员产生了职业倦怠,其中3.1%处于高度倦怠状态[1].我国对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研究起步较晚,鉴于影响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因素较为复杂,本文就职业倦怠的定义、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表现、测量与评估、影响因素及干预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职业倦怠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一直是西方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热点[1].目前国内也逐渐开展了护士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学者们[2]普遍认为,工作压力过大会对健康带来很大危害,建议把职业压力当作职业倦怠的前因变量来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3.
精神科医生的职业倦怠与三维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精神科医生的职业倦怠程度与三维人格特征的相关性,为精神科医生职业倦怠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四川省成都市某医院75名精神科医生的职业倦怠状况和三维人格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情绪衰竭与HA1、HA4因子和HA维度呈正相关,与RD1、RD3因子和RD维度呈负相关;玩世不恭与HA3、HA4因子和HA维度呈负相关;成就感低与HA1、HA4因子和HA维度呈负相关;成就感低与HA1、HA4因子和HA维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临床精神科医生的职业倦怠与其三维人格特征的特定维度和因子有关,可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法医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探讨一种能缓解法医职业倦怠的方法.方法 分别利用中式职业倦怠量表(CMBI)、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56例法医进行职业倦怠、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现状的测评.结果 轻度职业倦怠检出率为34.8%,中度职业倦怠检出率为30.3%,高度职业倦怠检出率为4.0%,法医在SCL- 90评分中总分、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等方面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法医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结论 法医职业倦怠发生率较高,社会支持可降低职业倦怠的发生率,也可提高法医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职业倦怠的研究在国外始于20世纪70年代,已成为当今西方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热点.而职业倦怠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国内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多集中在职业倦怠的测量和结构方面.本文主要从职业倦怠的概念、理论、测量、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职业倦怠的研究在国外始于20世纪70年代,已成为当今西方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热点。而职业倦怠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国内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多集中在职业倦怠的测量和结构方面。本文主要从职业倦怠的概念、理论、测量、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佛山市公立医院医务人员1 620名,采用职业生活质量量表(Pro QOL)、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问卷短式量表(MSQ)、主观幸福感量表(SHS)进行评定。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1 423份;30≤年龄40岁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评分高于20≤年龄30岁者[(28.29±5.38)分vs.(27.27±5.20)分,t=-1.02,P=0.014],医生职业倦怠评分高于护士[(28.34±5.29)分vs.(27.34±5.16)分,t=-1.00,P=0.009],中级职称医务人员职业倦怠评分高于初级职称者[(28.28±5.16)分vs.(27.36±5.25)分,t=0.92,P=0.020],硕士学历者职业倦怠评分高于专科学历者[(28.49±4.96)分vs.(27.08±5.30)分,t=1.42,P=0.043],精神专科医院及口腔医院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评分低于其他医院医务人员[(25.39±5.00)分vs.(26.03±4.22)分,F=11.62,P0.01],而工作满意度评分[(72.98±9.52)分vs.(71.18±8.07)分,F=7.31,P0.01]和主观幸福感评分[(20.02±3.94)分vs.(20.33±3.67)分,F=5.65,P0.01)]均高于其他医院。结论 30≤年龄40岁、医生、中级职称、硕士学历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水平较高,精神专科医院及口腔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水平较低且工作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学组在护士职业倦怠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临床护士70名,对所有护士进行心理健康评测和职业倦怠情况评测。并比较不同心理健康状态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结果 70名护士中,有41名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心理健康问题护士的职业倦怠程度、MBI-HSS评分与心理健康护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护士更易发生职业倦怠,心理健康学组在护士职业倦怠防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精神科医生职业压力、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状况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自编医生工作压力调查表、Maslach职业倦怠-通用版(MBI-G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16名精神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精神科医生最感压力的事件是工作负荷;除工作和家庭冲突外,其余各因子压力强度均超过中值3;在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中,精神科医生的情绪衰竭程度相对较高,女性医生在情绪衰竭方面显著高于男性医生(P<0.05);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精神科医生SCL-90各因子得分除恐怖和精神病性外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2)情绪衰竭与职业压力各维度,情感疏远与工作负荷及医患关系,职业效能感与医患关系,职业倦怠3个维度与SCL-90总均分均呈正相关(P<0.05).(3)路径分析显示,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间分别存在间接和直接的因果关系.结论 精神科医生职业压力比较大、职业倦怠较为严重,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职业倦怠是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重要的相关因素;社会及各医院管理层应给予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校教师职业效能感与幸福感的关系以及职业倦怠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13年12月采用整群随机取样方法抽取四川省507名高校教师,使用职业倦怠量表、职业效能感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高校教师职业效能感各因素的分值均高于理论平均分(P均0.001),其中最高为育人威信(4.11±0.74)分,其次为教学能力(3.95±0.90)分和知识素养(3.96±0.81)分,再次为科研素养(3.59±0.72)分,最后为稳定自尊(3.33±1.00)分;2有82.05%的高校教师都存在职业倦怠,低成就感(2.39±0.65)分、情感枯竭(2.59±0.61)分、去个性化(2.28±0.63)分均高于理论平均分(P均0.001);3相关分析显示,职业倦怠与职业效能感之间(r=-0.369,P0.01)、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r=-0.378,P0.01)呈负相关,职业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正相关(r=0.231,P0.01);4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在职业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间的比例为中介效应占总效应53.99%。结论高校教师职业效能感比较高,但也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职业倦怠在职业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