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儿童假性癫癎发作的原因很多,临床上极易与癫癎(EP)发作相混淆,为提高癫癎诊断的准确性,减少盲目应用抗癫癎药物,对35例有癫癎样发作的患儿同时进行视频脑电图的描记及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监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假性癫癎发作系指在各种诱因下出现的类似癫癎发作的非癫癎性发作,非癫癎发作具有发作性事件的临床表现,临床难与癫癎鉴别,而造成误诊、误治.为提高对假性癫癎发作的认识,本文对1998年8月~2002年4月用动态脑电图仪检测到的16例假性癫癎发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是中枢神经系统缺血、缺氧和创伤等急性脑损伤的灵敏指标[1].为了解NSE对小儿癫FDA2发作与非癫FDA2假性发作的鉴别意义,测定12例癫FDA2发作与10例假性发作患儿脑脊液NSE含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检测癫(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CS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的水平,了解小儿单次癫(癎)发作是否引起脑损伤.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0例癫(癎)发作后24 h内和38例对照组患儿血清和CSF中NSE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和CSF中S-100β、MBP水平.结果 癫(癎)组血清和CSF中NSE水平分别是(15.01±5.14)、(7.84±2.62)μg/L,对照组为(10.33±2.48)、(3.95±1.58)μg/L;癫(癎)组血清和CSF中S-100β水平分别是(0.39±0.15)、(0.59±0.20)μg/L,对照组为(0.11±0.05)、(0.29±0.19)μg/L;癫(癎)组血清和CSF中MBP水平分别为(0.23±0.09)、(0.33±0.07)μg/L,对照组为(0.23±0.06)、(0.31±0.07)μg/L.癫(癎)组血清和CSF中NSE、S-100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癫(癎)组血清和CSF中MB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单次癫(癎)患儿血清和CSF中NSE、S-100β明显升高,提示单次癫(癎)发作可导致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5.
随着对癫癎研究的不断深入,癫癎发作的时相性越来越受到关注。癫癎发作存在生物节律,同一类型的癫癎在不同时间段、不同状态(睡眠/觉醒、昼夜更替)发作频率不同。癫癎生物节律的分子机制、内分泌机制相当复杂,目前存在多种假说。明确癫癎发作的生物节律,根据其发作节律予以预防及治疗,既可以有效控制癫癎发作,也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癫癎发作生物节律的研究将为癫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伴有非癫癎发作的脑性瘫痪(脑瘫)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与癫癎发作的鉴别能力。方法:1 198例9个月至6岁的脑瘫患儿纳入研究,对伴随发作性症状的患儿进行24 h视频脑电图监测,明确伴随的发作是否为癫癎发作,并观察伴随非癫癎发作患儿的发作症状、年龄、脑瘫型别及脑电图特征。结果:共578例(48.24%)患儿伴随发作性症状,其中伴随癫癎发作者231例(19.28%),非癫癎发作322例(26.88%)。322例伴随非癫癎发作的脑瘫患儿中,发作性症状包括非癫癎性强直发作、发作性摇头、耸肩或头后仰、发作性哭闹、惊恐发作、睡眠肌阵挛、刻板性运动等;158例(49.1%)显示脑电图有非特异性异常;111例(34.5%)在基层医院误诊为癫癎;1岁以内患儿非癫癎发作频率高于1岁~和3~6岁组患儿;痉挛型脑瘫患儿非癫癎发作频率最高(168例,52.2%),其次为不随意运动型(69例,21.4%)和混合型(65例,20.2%)。结论:脑瘫患儿伴随的发作性症状部分为非癫癎发作,注意与癫癎发作相鉴别。非癫癎发作发生频率与患儿年龄及脑瘫型别有一定关系。[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12):933-935]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夜间发作的各种类型小儿癫癎的临床与动态脑电图特征.方法 收集2005年6月-2006年12月本院小儿神经科门诊夜间发作及非夜间发作的癫癎患儿各38例.记录其性别、年龄、起病年龄、发作频率、癫癎家族史、头颅MRI检查及24h动态脑电图(AEEG)电监测结果.对夜间发作及非夜间发作癫癎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夜间发作癫癎的临床发作形式包括局限性发作13例(28.1%),局限性继发全面性发作1例(2.6%),全面性发作28例(73.7%).夜间发作癫癎仅于夜间睡眠期癎样放电23例(60.5%),清醒期和睡眠期均有癎样放电且无明显差异9例(23.7%),均有癎样放电但睡眠期明显多于清醒期6例(15.8%).夜间发作与非夜间发作癫癎的临床发作形式、癎样放电部位及异常波主要类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а>0.05).二者存在癎样放电的时期有显著性差异(Pа<0.05),且夜间发作癫癎在睡眠期存在癎样放电明显多于非夜间发作癫癎.结论 夜间发作的癫癎形式多样,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难以与睡眠障碍相鉴别,睡眠期AEEG对于夜间发作癫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凡临床表现为突然而反复发作、发作间歇期能完全恢复正常者,均可称为阵发性或发作性事件.但并非所有癫癎均为发作性事件,癫癎以外者可称为非癫癎发作事件[1].现将1995~2002年来我院门诊就治的45例儿童非癫癎性发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阐述2001年癫(癎)发作分类新建议对癫(癎)发作类型重新划分的新观点及术语、概念的变化,并对一些新列入的发作类型进行r简单的介绍.新建议中的癫(癎)发作类型主要是依据其病理生理机制和解剖基础的分类,是集病因、治疗和预后为一体的诊断实体,可以对癫(癎)综合征的诊断起补充作用,或在不能作出癫(癎)综合征诊断时,单独进行诊断.现对国际抗癫(癎)联盟2001年与1981年提出的癫(癎)发作分类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癫癎发作及癫癎样放电具有昼夜倾向,睡眠是诱发癫癎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睡眠触发癫癎的易感性在不同的睡眠时相对发作及发作间期癫癎样放电的影响并不相同。该文主要研究局灶性及全面性癫癎儿童发作间期睡眠和觉醒状态癫癎样放电的特点。方法采用24h动态脑电图、多导睡眠脑电图及长程视频脑电图仪描记48例原发性癫癎儿童的全夜睡眠(至少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和睡眠前后觉醒状态的脑电资料,统计分析觉醒期及各睡眠期棘/尖波、棘/尖慢波等癫癎样波的放电指数的差异,比较局灶性和全面性发作类型癫癎儿童癫癎样放电阳性率的差异。结果局灶性癫癎儿童组发作间期脑电图癫癎样放电的阳性率高于全面性癫癎儿童组(16/25,64.0%)vs(9/25,36.0%),(P<0.05)。癫癎患儿非快速动眼睡眠各期(S1~S4)癫癎样波放电指数为21.13±19.96,19.59±17.76,22.85±18.99,20.37±16.63,均高于觉醒期的8.20±6.21(P<0.05)。非快速动眼睡眠期S3期癫癎样波放电指数明显高于快速动眼睡眠期(22.85±18.99vs12.91±10.95),(P<0.05)。结论局灶性癫癎儿童发作间期脑电图癫癎样放电的阳性率较全面性癫癎儿童癫癎样放电阳性率高。睡眠,尤其是非快速动眼睡眠期对癫癎儿童癫癎样放电具有易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癫癎儿童发作间期癫癎样放电特点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癫癎发作及癫癎样放电具有昼夜倾向,睡眠是诱发癫癎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睡眠触发癫癎的易感性在不同的睡眠时相对发作及发作间期癫癎样放电的影响并不相同。该文主要研究局灶性及全面性癫癎儿童发作间期睡眠和觉醒状态癫癎样放电的特点。方法:采用24 h动态脑电图、多导睡眠脑电图及长程视频脑电图仪描记48例原发性癫癎儿童的全夜睡眠(至少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和睡眠前后觉醒状态的脑电资料,统计分析觉醒期及各睡眠期棘/尖波、棘/尖慢波等癫癎样波的放电指数的差异,比较局灶性和全面性发作类型癫癎儿童癫癎样放电阳性率的差异。结果:局灶性癫癎儿童组发作间期脑电图癫癎样放电的阳性率高于全面性癫癎儿童组(16/25,64.0%)vs(9/25,36.0%),(P<0.05)。癫癎患儿非快速动眼睡眠各期(S1~S4)癫癎样波放电指数为21.13±19.96,19.59±17.76,22.85±18.99,20.37±16.63,均高于觉醒期的8.20±6.21(P<0.05)。非快速动眼睡眠期S3期癫癎样波放电指数明显高于快速动眼睡眠期(22.85±18.99 vs 12.91±10.95),(P<0.05)。结论:局灶性癫癎儿童发作间期脑电图癫癎样放电的阳性率较全面性癫癎儿童癫癎样放电阳性率高。睡眠,尤其是非快速动眼睡眠期对癫癎儿童癫癎样放电具有易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儿童假性癫疒间发作的原因很多,临床上极易与癫疒间(EP)发作相混淆,为提高癫疒间诊断的准确性,减少盲目应用抗癫疒间药物,对35例有癫疒间样发作的患儿同时进行视频脑电图的描记及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监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20例,女15例;年龄最大13岁,最小4个月,平均年龄6.15岁。其中夜间睡眠过程中发作8例,发作时间3~40min不等。表现为全身大发作14例,一侧肢体局限性发作12例,精神运动性发作7例,头痛1例,腹痛1例。所有病例均在发作后48h内采静脉血,留取血清置-70℃冰箱待测,血清NSE检测试剂盒由北京佳瑞公司提供,由…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伴癫(癎)样发作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总结本院2例住院甲亢患儿,均为女童.1例3岁7个月患儿出现高代谢症状9个月余,未给予正规治疗出现抽搐发作;另1例12岁患儿已诊断甲亢并口服抗甲亢药物,症状好转后自行停药,1周后出现抽搐发作.2例患儿的发作形式均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同时回顾性分析PUBMED检索及中文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从1975年至今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共18例甲亢伴癫(癎)样发作患儿(年龄3~18岁;男7例,女11例).结果 甲亢伴发癫(癎)样发作形式主要为全面性强直一阵挛发作,共18例;2例青春期患者表现为肌阵挛发作.其中有3种临床表现形式:8例(8/20例,占40%)以癫(癎)样发作为首发症状,分别在首发症状出现1个月~2 a才确诊为甲亢;癫(癎)样发作为继发症状9例(9/20例,占45%),在确诊为甲亢2个月~4 a出现癫(癎)样发作,多为甲亢控制欠佳或中断药物时发生;癫(癎)患者并甲亢时癫(癎)样发作加重3例(3/20例,占15%),均在青春期合并甲亢时发作次数明显增加.结论 甲亢可引起癫(癎)样发作,其发作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关系密切;甲亢与癫(癎)可能存在某些共同的免疫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4.
癫癎儿童发作间期全夜睡眠状况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随着睡眠医学的发展,癫癎患者的睡眠质量作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已日益受到重视。由于儿童睡眠研究的复杂性,目前关于癫癎儿童睡眠状态的研究较少。该研究旨在初步探讨癫癎对儿童发作间期睡眠的影响。方法:采用多导睡眠生理脑电记录仪对48名癫癎儿童及12名正常健康对照儿童进行全夜多导睡眠脑电记录仪检查,按照癫癎发作类型、发作好发时间将患儿分为全面性癫癎组、局灶性癫癎组以及清醒发作组、睡眠发作组,评价各组患儿与健康对照儿童之间各项睡眠参数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儿童比较,癫癎儿童睡眠效率(SE)下降(85.4±8.6)% vs (90.9±5.8)% ,(P<0.05)。局灶性癫癎儿童睡眠总记录时间(TRT)延长、SE下降;全面性癫癎非快速动眼S1期睡眠比例(S1%)增加,快速动眼睡眠比例(REM%)减少;易在睡眠期发作的癫癎S1%延长,REM%、SE较对照组减少,其中全面性癫癎组REM%、SE缩短,局灶性癫癎组TRT、S1%延长,SE下降;易在觉醒期发作的癫癎与对照组各项睡眠参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癫癎可影响儿童的睡眠结构,不同类型的癫癎对儿童睡眠结构影响不同。全面性癫癎患儿浅睡眠延长、快动眼睡眠缩短,其中易在觉醒期发作的儿童以浅睡眠延长为主,易在睡眠期发作的儿童以快动眼睡眠缩短、睡眠效率降低为主。局灶性癫癎患儿睡眠效率降低,其中易在觉醒期发作的儿童睡眠结构无异常,易在睡眠期发作的儿童以浅睡期延长、睡眠效率降低为主。[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1):6-10]  相似文献   

15.
非癫癎性发作(non-epileptic seizures,NES)是一组临床症状类似于癫癎发作(epileptic seizures,ES)的发作性疾病,不伴有发作期脑电图痫性放电,其发生与脑部电生理紊乱无关,而是由于生理或心理功能障碍所致。在小儿发作性疾病中,NES发生率是ES的10~20倍,是常见的临床问题[1]。据报道[2],在国外癫癎中心就诊的病人中有18%~23%被证实为非癫癎性发作,在所谓的“难治性癫癎”中有25%~30%被最终证实为NES,故诊断癫癎发作必须排除非癫癎性发作。视频脑电图(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m,video-EEG)监测能同步记录发作时的临床症状与脑电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家族性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GTCS)患儿和他们同胞的智商(IQ),探讨影响癫(癎)患儿IQ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皖南山区20个癫(癎)家系中的9~16岁的GTCS患儿28例作为试验组,随机抽选28例与患儿年龄差距最小同胞儿童为对照1组,30例同村的年龄、性别匹配相近的健康儿童为对照2组,比较3组儿童的IQ水平;并记录癫(癎)发病的相关资料和影响儿童IQ的因素.结果 1.试验组32%儿童IQ在平均水平,21%高于平均水平;与对照1组及对照2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a <0.01);2.试验组儿童的总智商较对照1组、对照2组均显著降低(Pa <0.001),除了填图与图片排列外,试验组所有其他分测验得分和2个对照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3.2个对照组之间的IQ水平及各分测验得分无显著性差异;4.癫(癎)患儿IQ与父亲受教育程度、癫(癎)发病年龄、癫(癎)发作病程、癫(癎)发作频率、癫(癎)持续状态显著相关(r=0.453,0.506,-0.533,-0.708,-0.732 Pa <0.05);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父亲受教育程度与癫(癎)发作病程是影响癫(癎)患儿IQ的主要因素.结论 家族性GTCS患儿的IQ及各分测验得分明显低于健康儿童;其同胞的IQ水平与健康儿童无统计学差异;癫(癎)发作病程、父亲受教育程度是影响患儿IQ最重要的癫(癎)因素,其他依次为:癫(癎)持续状念、起病年龄、癫(癎)发作次数、癫(癎)发作频率.  相似文献   

17.
刘晓燕研究员:癫癎的特征之一是反复发作,多数癫癎发作没有明显的诱因,难以预测.  相似文献   

18.
发作性疾病表现可分为癫癎发作和非癫癎性发作。癫癎是小儿神经系统较常见的疾病,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的脑功能失常性疾患。它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脑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是大脑神经细胞群反复超同步放电所引起的发作性、突然性、反复性、短暂性脑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本病具有发作性、复发性和自行缓解性的特点。在一般情况下医生可根据患儿典型的癫癎发作病史、脑电图检查即可对癫癎作出正确的诊断。但临床实践中儿童癫癎的诊断远非如此简单,由于儿童特别是婴儿年龄小不能叙述自己的感受,不可能提供详尽准确的病史,即或有目击者,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发作类型癫(癎)患儿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84例癫(癎)患儿治疗前后及38例正常儿童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水平.结果 健康对照组、部分发作组、全身发作组及分类不明发作组血清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3%(2/32)、28.6%(8/28)、33.3%(12/36)、30.0%(6/20),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9.98,P<0.05);部分发作组、全身发作组及分类不明发作组血清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癫(癎)不同发作类型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部分发作组、全身发作组及分类不明发作组癫(癎)患儿在治疗后血清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X2=5.39,P<0.05;X2=14.40,P<0.01;X2=11.67,P<0.01).结论 癫(癎)患儿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水平增加,提示癫(癎)发作中可能存在自身免疫异常;治疗后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水平降低,为癫(癎)的有效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假性癫痫发作的临床及动脉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假性癫发作系指在各种诱因下出现的类似癫发作的非癫性发作 ,非癫发作具有发作性事件的临床表现 ,临床难与癫鉴别 ,而造成误诊、误治。为提高对假性癫发作的认识 ,本文对 1998年 8月~ 2 0 0 2年 4月用动态脑电图仪检测到的 16例假性癫发作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16例中男 5例 ,女 11例。年龄 5~ 14岁 ,平均 12 .4岁。发作时间 :≤ 1年 4例 ,~ 3年 8例 ,~ 5年、>5年各 2例。发作频度 :10余次 /d~ 3次 /年。二、方法 采用MB 80 0 0型 8导动态脑电图仪 ,按国际10 /2 0系统放置头皮电极 ,FP1 F7,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