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呼吸道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儿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与呼吸道感染在本质上迥然,但两者关系密切,呼吸道感染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呼吸道感染引起上皮损伤,神经末梢暴露,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其病原等大分子物质进入机体形成特应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即构成变态反应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常见呼吸道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细菌感染与哮喘关系的近年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轮状病毒的肠道外感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发现轮状病毒 (RV)可发生肠道外感染 ,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肠管外的其他消化器官感染 ,这提示着 RV可能存在新的感染途径和感染机制 ,为其感染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轮状病毒的肠道外感染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近年来发现轮状病毒(RV)可发生肠道外感染,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肠管外的其他消化器官感染,这提示RV可能在存在新的感染途径和感染机制,为其感染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不同年代住院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感染性疾病一直是国内外新生儿发病和死亡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在我国发生率及病死率仍占新生儿疾病的首位。本文对我院近12年来新生儿主要感染性疾病住院及死亡情况进行了动态分析,以便为今后制定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乙肝病毒宫内感染是发展成乙肝表面抗原慢性携带者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生后接种乙肝疫苗失败的主要原因。国内外资料报告其宫内感染率高达13%-44%。我们对湖北省荆门市的孕妇乙肝病毒宫内感染进行调查,273名孕妇产前乙肝病毒感染标志表明:HBsAg阳性率为9.98%,抗-HBe阳性率为4.37%;抗-HBc阳性率为5.6%,HBsAg,HBeAg双阳性者为6.66%。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外科厌氧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85年2月以来,新生儿外科感染40例中,厌氧菌培养阳性为42.5%,其中腹部外科厌氧菌感染高于软组织感染(0.5>P>0.5)。软组织厌氧感染中坏死性筋膜炎高于皮下坏疽(P<0.25)。全组多为厌氧菌与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并存的混合感染(88.24%)。因此,对新生儿外科感染治疗应注意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7.
我们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肺炎衣原体MP特异性抗体、PCR法检测咽拭子MPDNA,对149例急性呼吸道感染进行研究,发现29例具有近期感染依据。急性感染诊断标准:IgM≥1∶32,IgG≥1∶512[1],咽拭子PCR阳性。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997年6月至1998年10月我科住院患儿29例为观察组,其中男21例,女8例;年龄40d~15a,入院前病程≤1wk16例,~2wk12例,~4wk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例,急性支气管炎9例(包括哮喘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在我国HBV感染的传播主要发生于产期和产后,而宫内垂直传播的发生率约5—15%。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外周血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探讨了孕妇分娩时HBV感染状态与新生儿宫内感染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选择本市数家综合医院产科1997年8-11月间产前常规检查的孕妇为观察对象,按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分型。筛检HBsAg 孕妇为研究对象,排除合并甲、丙、丁、戍和庚型肝炎以及CMV和EBV混合感染者。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按0、1、6方案接种首剂乙型肝炎疫…  相似文献   

9.
我院新生儿室在94年4月,两周时间内集中发生了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感染,死亡1例,治愈8例。现整理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9例中,男7例,女2例,9例均为足月儿,出生体重在2500~400098例,>4000g1例,顺产8例,剖宫产1例,全部病人均无产程延长和早破水,生后阿氏评分均为10分,母孕期无异常。发病最早为在生后第二天仅1例(11.1%),3~6天发病者6例(666%),一周后起病者2例(222%)。临床表现主要特征是生后3天以后的小儿出现发热,皮疹,为一过性猩红包菜粒疹,个别病儿出现出血点或脓疙,多数病儿同时患有结膜…  相似文献   

10.
赵枫  谢孟坤 《新生儿科杂志》1997,12(5):193-194,199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1993年广州市近郊两所医院住院的200例孕妇及其出生三天内的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母婴HRV感染率分别为27.00%和25.00%。54例HRV感染孕妇中有18例宫颈分泌物中检出HRV,占被检总数的9%。母婴配对分析显示,受HRV感染的孕妇所生新生儿HRV感染率高达62.92%,而未感染孕妇所生新生儿HRV感染率仅10.96%,两者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1.
再论小儿隐性结核感染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作者以“小儿隐性结核感染”为题在临床儿科杂志第9期中进行了阐述,时过1年鉴于结核隐性感染从预防医学日见重视,有关隐性结核感染诊断的新近文献屡见发表,因此现再进一步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2.
八十年代以来,国内新生儿及产科工作者对TORCH感染,特别是CMV和弓形虫围产期感染作了大量工作,但对单纯病疹感染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西方社会,妇女单纯病疹生殖系感染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新生儿围产期单纯疤疹感染也随之上开。我国尚未见到资料完整的报告,而成人及儿童的单纯癌疹感染广泛存在,因此,认识孕妇、胎儿、新生儿单纯疮疹感染,及时给以相应的干预及治疗十分重要。病原和流行病学单纯疟疾病毒(herPessimPlexvirus,简称HSV)属疙疹病毒科,电镜下呈球形,直径150-200urn,由4层组成。病毒的核酸为双胜DNA,分子…  相似文献   

13.
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多重耐药性球菌性严重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青  宋韶鸣 《新生儿科杂志》1997,12(1):16-17,22
1994年2月至1996年1月我院收治23例新生儿多重耐药性球菌所致严重感染,其中新生儿败血症19例,化脓性脑膜炎4例,给予万古霉素治疗,疗效显著,近期无一例发生肝,肾,听神经损害。结果提示万古霉素可作为治疗新生儿多重耐药性球菌性严重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4.
小儿下呼吸道衣原体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于1992年11月~1997年8月对住院的13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咽拭子衣原体培养分离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衣原体特异性IgM、IgG抗体或PCR检测,以证实沙眼衣原体(CT)和肺炎衣原体(CPn)是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之一,并对...  相似文献   

15.
母婴同室前后新生儿早期感染的发病情况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琴  范耀宗 《临床儿科杂志》1998,16(4):274-274,288
自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创建“爱婴医院”以来,母婴同室在国内正逐步得到推广。本院亦于1994年8月通过了爱婴医院的评估,开始实行母婴同室和母乳喂养。现就本院母婴同室前后新生儿早期感染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流感嗜血杆菌与围生期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感嗜血杆菌(HI)在女性生殖泌尿道的寄生率很低(〈1%),但能频繁地传播,具有很强的潜在的致病力,孕妇带菌易发生早产,胎膜早破,流产和死胎,围生期新生儿HI感染的主要表现是败血症和/或肺炎,结炎,50%由未定型菌株引起,母-婴间垂直传播可能在宫内或经产道时已发生,传播率〉50%,HI对氨苄青霉素及头孢菌素敏感,亦可加免疫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17.
血尿和疱疹病毒感染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纯疱疹病毒(HSV)与巨细胞病毒(CMV)共属疱疹病毒属,在儿童中感染相当普遍,尤其是呼吸道感染、肝功能受损等,临床报道较多,但HSV和CMV所致的肾损害临床报道较少,现就血尿与疱疹病毒感染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西安市确诊两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合现有国内外文献,对儿童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西安市确诊的两例患儿均是轻症病例,年龄分别为3岁10个月和13岁,均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具有家族聚集性发病的特点。两例患儿分别以发热和咽痛起病,无其他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及重要脏器功能均未见异常。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均正常,其中1例粪便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结论家庭内密切接触是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方式,儿童病例以轻症和隐性感染为主,如果有疫区接触史或者有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接触史的儿童,即使无发热,仅有轻微呼吸道症状,也需及时定点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19.
衣原体IgM及IgG抗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因学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4岁内小儿衣原体感染的病因及发病率,检测151例下呼吸道感染小儿血清衣原体特异性抗体,结果有24.7%确诊为呼吸道衣原体感染,且22.7%为肺炎衣原体引起,沙眼衣原体仅占2%。衣原体是引起继发性免疫缺陷的危险因子,研究100例7个月~15岁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的血清沙眼衣原体特异性抗体,其中55例IgG和IgG抗体阳性,8例(14.5%)有两种抗体。患儿之母亲血清抗体阳性率亦高(75%),并发现沙眼衣原体抗体平均滴度值与患儿年龄呈线性关系,在6岁以内反复呼吸道感染最多的组内特异性IgG抗体平均滴度明显高于7~15岁小儿(P<0.05)。所以宫内感染是主要传播途径,其次是日常生活接触传染(家庭性衣原体病)。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轮状病毒无症状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 ,在所有急性腹泻的婴幼儿粪便标本中 ,2 0 %~ 70 %可检出轮状病毒。几乎所有 3岁以内的婴儿都发生过轮状病毒感染。全世界范围内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高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死亡人数每年可达 87万 [2 ] 。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和腹泻病已有充分的认识 ,但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有一定的特殊性 ,一般不出现临床症状或症状较轻 ,对以后轮状病毒感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这对正在进行的轮状病毒疫苗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方向。轮状病毒属呼肠孤科病毒 ,电镜下可见其是由双层外壳包绕着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