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时选择不同静脉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4月至2011年3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行PICC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回顾性分析经不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结果共有238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进行PICC,一次穿刺成功227例,成功率95.4%,不同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贵要静脉置管的并发症最少,并发症发生率3.4%,应作为首选,其次为腋静脉和肘正中静脉。当肘部静脉被破坏时可选择腋静脉或下肢静脉途径。结论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行PICC时,应综合分析各种静脉途径利弊选择最合适的血管,首选贵要静脉。  相似文献   

2.
不同静脉通路建立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脐静脉置管(UVC)联合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救治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入住本院的VLBWI 89例,分为联合导管组(联合UUC和PICC)28例、PICC组31例和外周静脉(PIN)组30例,观察患儿住院期间静脉穿刺次数、呼吸暂停发生次数、体重增长情况、低血糖持续时间和部分生化、感染指标.结果 联合导管组患儿脐静脉插管一次操作均能成功,成功率高于PICC组(77%),导管留置时间更长;与PIV组比较,联合导管组患儿的静脉穿刺次数(13.2±3.3)次、呼吸暂停发生次数(61.1±7.5)次明显减少(P<0.05),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12.0±3.0)d和低血糖持续时间(1.5±1.3)h明显缩短(P<0.05);而感染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UVC和PICC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减少刺激,且不增加感染等优点,值得VLBWI救治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脐静脉置管在极低或低出生体重儿的应用.方法 对我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进行脐静脉置管术的极低或低出生体重儿置管术后的临床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63例患儿均成功置管,其中成功置管于下腔静脉41例(65.1%).留置时间4~21 d,平均12.9d.留置导管期间非计划拔管11例,其中置管于脐静脉非计划拔管8例,不同置管位置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8,P<0.01).本组均在生后36 h内插管,插管时间不同的患儿置管于下腔静脉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23,P>0.1).置管期间5例发生疑似导管相关感染,感染率为6.2/1000血管内导管日,63例拔管后同时行导管末端培养和血培养,结果导管末端细菌培养阳性1例(1.6%),酵母样真菌阳性1例(1.6%),导管留置时间不同的患儿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75,P>0.95).结论 脐静脉置管术可以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在超低或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应用。方法对我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进行脐静脉置管术的超低或极低出生体重儿置管术后的临床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103例均成功置管于脐静脉,留置时间2~26天,平均11.9天;留置导管期间因插管过浅拔管6例,因腹胀拔管2例,因脐静脉走行部位腹壁出现红肿拔管1例,因脐部分泌物增多拔管2例,出现堵管2例;90例拔管后同时行导管末端培养和血培养,结果导管末端细菌培养阳性4例(4.4%),酵母样真菌阳性1例(1.1%)。结论脐静脉插管留置术可以在早产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短期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救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4年6月至2008年5月入住我院的VLBWI86例,分为PICC组46例和外周静脉穿刺(PIV)组40例,观察患儿住院期间静脉穿刺次数、呼吸暂停发生次数、体质量增长情况、低血糖持续时间和感染指标。结果PICC组静脉穿刺次数为1.4±0.2,呼吸暂停发生次数为61.2±8.7,恢复到出生体质量的时间为(12.8±2.8)d,低血糖持续时间为(1.9±1.4)h,与PIV组比较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感染指标阳性率和静脉炎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ICC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静脉置管术,是有效地应用于VLBWI的长期通畅的静脉通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4年6月至2008年5月入住我院的VLBWI 86例,分为PICC 46例和外周静脉穿刺(PIV)组40例,观察患儿住院期间静脉穿刺次数、呼吸暂停发生次数、体质量增长情况、低血糖持续时间和感染指标.结果 PICC组静脉穿刺次数为1.4±0.2,呼吸暂停发生次数为61.2±8.7,恢复到出生体质量的时间为(12.8±2.8)d,低血糖持续时间为(1.9±1.4)h,与PIV组比较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感染指标阳性率和静脉炎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ICC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静脉置管术,是有效地应用于VLBWI的长期通畅的静脉通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外周静脉置管并发乳糜胸原因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例新生儿外周静脉置管并发乳糜胸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均为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例1为28周早产儿,出生体重1020 g,生后第6天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第8天出现呼吸困难。例2仍为28周早产儿,出生体重1230 g,生后第4天行PICC置管,第16天出现呼吸困难。2例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时X线胸片均提示导管异位及胸腔积液,给予拔除PICC、胸腔穿刺术、胸腔穿刺引流、呼吸及营养支持等处理,患儿胸腔积液均渐消失。结论新生儿PICC可并发乳糜胸,临床需警惕并积极处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生儿经脐静脉中心静脉置管(UVC)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以及感染病原菌。方法:对112名出生体重大于1 500 g、出生24 h内行UVC的新生儿,于置管后即时做血培养及置管后24 h和1周的脐根部皮肤拭子细菌培养。置管相关性感染定义为“脐轮持续红肿超过24 h或置管后明显腹胀,或无原因精神反应差,或血培养阳性”。结果:置管相关性感染率为8.9%。所有标本的细菌培养总阳性率为9.4%,置管后24 h和1周脐根部皮肤表面拭子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1%和16.2%。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的所占比例分别为55.2%和44.8%,革兰阳性菌中以B族链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中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杆菌为主。结论:UVC与新生儿院内感染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UVC相关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相似。[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8):619-621]  相似文献   

9.
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导管(PICC)的置管方法、临床应用、护理要点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PICC具有穿刺简便、成功率高、安全、由护士独立操作等优点,适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抢救、胃肠外营养疗法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溶液预处理导管在预防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所致静脉炎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186例需行PICC置管术的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标准操作规范置入PICC,地塞米松组92例置管前使用地塞米松0.08 mg·mL-1稀释液50 mL浸泡PICC导管,生理盐水组94例使用生理盐水50 mL浸泡PICC导管,浸泡时间均为5 min。比较两组患儿置管术后静脉炎的发生率、出现时间、严重程度及其他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地塞米松组静脉炎发生率14.1%(13/92),平均出现时间为(4.4±1.0)d,生理盐水组分别为33.0%(31/94)和(2.8±0.8)d,地塞米松组静脉炎严重程度低于生理盐水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产儿PICC置管前,使用地塞米松溶液预处理导管,能降低PICC所致静脉炎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且能延缓静脉炎出现时间,未增加其他导管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胸腔闭式引流替代反复多次胸腔穿刺抽液治疗儿童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方法:在常规抗结核化疗的基础上,观察组(39例)患儿采取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反复多次胸腔穿刺抽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胸腔积液吸收时间、胸膜肥厚情况、住院时间、穿刺相关费用等。结果: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胸腔闭式引流组和反复多次胸腔穿刺抽液组相比,胸腔积液吸收加快(8±4 d vs 12±6 d,P<0.01),胸膜肥厚情况改善更好(1.50±0.25 mm vs 3.10±0.30 mm,P<0.05),住院时间缩短 (11±3 d vs 18±6 d,P<0.01),穿刺相关费用降低(269±24元 vs 475±50元,P<0.05),患儿痛苦减轻。结论: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儿童结核性胸膜炎较反复多次胸腔穿刺抽液优势明显,适合在儿科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和脐静脉插管(UVC)致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CRBSI)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病原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收住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施行PICC和(或)UVC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施行PICC的50例新生儿中有9例发生CRBSI,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率为6.2/1000血管内导管日(9/1455),施行UVC的111例新生儿中有7例发生CRBSI,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率为11.6/1000血管内导管日(7/601)。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包括出生体重(OR=0.107)、胎龄(OR=0.320)和性别(OR=5.526)(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OR=0.068,95%CI0.009~0.495)、性别(OR=9.665,95%CI1.976~47.263)是患儿发生CRBSI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P均〈0.05)。在检出的病原体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54.5%,主要是多重耐药菌,表现为耐甲氧西林和β内酰胺酶阳性。结论 新生儿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为出生体重、胎龄和男婴,致病菌大多为多重耐药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电监护仪辅助定位法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经上肢静脉PICC置管患儿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儿行体表测量+术后X线胸片定位;观察组患儿行体表测量+心电定位+术后X线胸片定位。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置管一次性到位率及操作耗时。结果 两组患儿性别构成、胎龄、置管日龄、疾病类型及穿刺部位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置管一次性到位率高于对照组(95% vs 79%; P < 0.05);观察组PICC置管耗时短于对照组(P < 0.05)。心电监护仪定位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97%)和特异性(100%)。结论 在新生儿PICC置管过程中,利用心电监护仪辅助判断导管尖端位置,能提高置管一次性到位率,并可节省置管耗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电监护仪辅助定位法在新生儿通过下肢静脉进行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经下肢静脉行PICC置管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行体表测量+术后胸部X线检查定位;观察组患儿行体表测量+心电定位+术后胸部X线检查定位。收集并比较2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置管一次性到位率及置管耗时,并评估心电定位效率。 结果 观察组置管一次性到位率高于对照组(92% vs 75%;P<0.05),且置管耗时短于对照组[26.5±3.0)min vs(31.8±2.8)min;P<0.05]。心电监护仪辅助定位技术在新生儿经下肢静脉行PICC置管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90.9%)和特异度(100%)。 结论 在新生儿经下肢静脉行PICC置管过程中,利用心电监护仪辅助判断导管尖端位置,可提高置管一次性到位率,减少置管耗时,并具有良好的定位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母乳喂养对不同出生胎龄早产儿的重要性。方法 639例出生胎龄28~(+3)~36~(+6)周的早产儿中单纯母乳喂养组(亲乳母乳喂养,未添加强化剂)237例,以及单纯配方奶(液态早产奶)喂养组402例。比较喂养方式对体重增长,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以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与配方奶喂养相比,母乳喂养的出生胎龄28~30周早产儿日体重增长较快,喂养不耐受、NEC患病率较低,碱性磷酸酶较高,白蛋白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ROP、BPD、院内感染患病率及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胎龄31~33周的早产儿母乳喂养组较配方奶组日体重增长快,喂养不耐受率低,住院时间短,碱性磷酸酶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NEC、贫血、ROP、BPD、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及白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胎龄34~36周早产儿不同喂养方式组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乳喂养对出生胎龄28~33周早产儿体重的增长,喂养不耐受率的降低,住院时间的缩短以及NEC发生率的减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早产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儿医院感染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病例资料,选择生后24 h内入院、住院时间>48 h、除外产前细菌感染史的病例,按照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将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 g等13项因素视为可疑危险因素,应用卡方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早产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588例早产儿,感染组259例,非感染组329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 g,开奶日龄>5天、机械通气、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动脉置管、住院时间>2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8项因素与医院感染相关;进一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胎龄<32周(OR=1.731,95%CI 1.054~2.875)、出生体重<1500 g(OR=1.843,95%CI1.052~3.286)及住院时间大于2周(OR=6.445,95%CI 3.883~10.694)为早产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儿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住院时间越长,越易发生医院感染;预防早产儿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为加强产前保健,从根本上减少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周围静脉留置针(PIV)在危重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年8月至2007年2月113例放置PICC和102例置PIV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PICC组置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6%,PIV组为70.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为(22.5±13.4)d,PIV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为(14.7±9.6)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期间PICC组患儿的体重增长为(16.6±12.5)g/d,PIV组体重增长为(14.4±22.1)g/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可显著减少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静脉穿刺的次数,延长静脉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方法比较新生儿经上肢静脉和经下肢静脉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置管效果。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以及PubMed、Web of Knowledge、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中有关新生儿经上肢静脉行PICC与经下肢静脉行PICC置管效果比较的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符合要求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8项研究,其中8项为随机对照研究,10项为队列研究,包含研究对象4 890例。经下肢静脉行PICC组的并发症发生率(RR=0.83,95% CI:0.75~0.92,P < 0.05)、感染发生率(RR=0.77,95% CI:0.60~0.99,P < 0.05)、导管异位发生率(RR=0.28,95% CI:0.18~0.42,P < 0.05)、液体渗漏发生率(RR=0.52,95% CI:0.40~0.70,P < 0.05)、非计划性拔管率(RR=0.82,95% CI:0.69~0.98,P < 0.05)均低于经上肢静脉PICC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上肢静脉PICC组(RR=1.17,95% CI:1.05~1.30,P < 0.05),留置时间短于上肢静脉组(MD= -0.93,95% CI:-1.26~0.60,P < 0.05)。结论 目前证据表明,新生儿经下肢静脉行PICC优于上肢静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院极早产儿医院内感染的病原分布,探讨其可能的危险因素及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出生,胎龄32周且出生体重1500 g的111例极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72 h后是否发生医院内感染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分析感染组患儿所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药敏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极早产儿发生医院内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及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结果极早产儿发生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占54%,以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其次为真菌(41%),以白色念珠菌最为多见。药敏试验显示:革兰阴性菌对β-内酰胺类及碳青霉烯类均有较高耐药性,对喹诺酮类具有较高敏感性;真菌对伊曲康唑敏感性较低,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具有较高敏感性。早发败血症、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时间、激素暴露、肠外营养时间为极早产儿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早产儿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高于未感染组(P0.05)。与未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患儿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P0.001)。结论极早产儿医院内感染受多重因素影响,增加其不良预后的发生风险。临床应结合药物敏感分析,采取合理防治措施,改善极早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捐献母乳在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将105例极低出生体重住院早产儿纳入研究,根据其所接受的喂养方式分为亲母母乳、捐献母乳、早产儿配方奶喂养组,每组各35例。比较3组院内感染发生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以及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早期生长指标。结果 与配方奶组比较,捐献母乳组和亲母母乳组患儿院内感染及坏死性小肠结肠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捐献母乳组和亲母母乳组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短于配方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患儿头围、身长、体重增长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在亲母母乳不足时可以采用捐献母乳替代喂养,有助于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