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实验以定量细胞化学的方法对种60Coy射线8Gy全身-次照射后第6天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变化和5-羟色胺(5-HT)的辐射防护作用进行了观察.发现照射后第6天巨噬细胞吞噬消化鸡红细胞的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相似文献   

2.
800伦γ线照射后小鼠脾、胸腺和骨髓中DNA总量和器官总重量都显著减少。3H-TdR在DNA分子中的掺入量照后12小时、3天也受到严重的抑制。用辐射防护剂银耳制剂预防并没有使照后这些抑制效应得到改善。照后第9天脾、胸腺和骨髓中DNA合成速度确明显的高于照射对照组。银耳制剂也与其它辐射防护剂一样可有效的阻止经400伦γ线照射的大鼠尿中脱氧核糖物质由于照射而引起的过量排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卷柏水部位对受γ射线照射小鼠造血系统的辐射防护作用。方法 1KM种小鼠于接受8.0Gy 60Co γ射线照射前1周给药,观察受照射小鼠的30d存活率、死亡动物平均存活时间、受照射小鼠体重变化和外周血白细胞数变化;2KM种小鼠于6.0Gy 60Co γ射线照射前72、48和24 h,以及照射后即刻灌服药物或蒸馏水,观察受照射小鼠骨髓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结果 卷柏水部位可明显提高照射后小鼠30 d的存活率、死亡动物平均存活时间和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抑制射线引起的小鼠体重的下降;另外,它还可降低受照射小鼠骨髓细胞G0/G1期细胞百分率,升高其G2/M、S期细胞百分率,并可明显降低其细胞凋亡率。结论 卷柏水部位对照射损伤小鼠的造血系统有一定的辐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小鼠经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后小肠、脾脏发生的生化变化.认为,照射后DNA合成抑制与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有关.反应的开始是照射后前列腺素PGE1、组织胺及β肾上腺能受体最大结合量增加,其结果增强了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引起cAMP的急剧增加.cAMP含量的增加,导致DNA合成的抑制.并对它们间相互关系的生物学意义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辛伐他汀对急性放射损伤小鼠骨髓造血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小鼠受到照射后,辛伐他汀对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6只8周龄清洁级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对照组和辛伐他汀组于6.0 Gy 60Coγ线一次性全身均匀照射后, 分别胃饲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和辛伐他汀(16 mg/kg,1次/d),直至处死。于照射后第3、7、10、14 天检测小鼠外周血细胞数和骨髓有核细胞数,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有核细胞中CD34+细胞百分率,测量骨髓造血面积,观察照射后第10天小鼠脾集落形成单位(CFU-S)数及第28天骨小梁的变化。结果 照射后第3、7、10、14 天辛伐他汀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数、骨髓有核细胞数和骨髓CD34+细胞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外周血红细胞数无明显差异。照射后第28天辛伐他汀组小鼠骨小梁的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辛伐他汀组小鼠CFU-S数(11±3)个显著高于对照组(4±3)个。2组小鼠骨髓造血面积随时间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能够促进急性放射病小鼠成骨细胞增生、增加骨髓CD34+细胞率并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联合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HSC)移植治疗辐射重度造血损伤小鼠的效果。方法 60只C57BL/6(H-2b)与BALB/c(H-2d)杂交第1代[CB6F1(H-2b×d)]小鼠用60Co γ射线8.0 Gy全身照射后,按照完全随机设计分为照射对照、HSC单移植和BMSC+HSC共移植3组,每组20只。检测移植后各组小鼠存活率、外周血象、骨髓病理、骨髓细胞集落形成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评分等指标。结果 照射对照组小鼠辐照后第10天全部死于造血衰竭,平均活存时间为(7.13±0.31) d。与单移植组相比,共移植组小鼠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表现和病理改变均明显减轻,GVHD评分明显降低(t=3.677、4.330、5.303、3.578,P<0.05);共移植组的生存率和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单移植组(t=3.317、5.183,P<0.05)。单移植组小鼠移植后第28天WBC(6.51±1.38)×109/L、PLT(749.56±190.72)×109/L、RBC(8.15±0.74)×1012/L、Hb(115±10.44) g/L,回升程度低于正常水平。共移植组小鼠移植后第28天WBC(12.50±2.07)×109/L、PLT(968.25±216.62)×109/L、RBC(9.22±1.04)×1012/L、Hb(137.57±14.89) g/L,回升程度接近正常水平。单移植组小鼠外周血象的回升速度和恢复水平明显低于共移植组小鼠(t=6.665、3.164、3.011、2.520,P<0.05)。移植后第7天共移植组小鼠骨髓抑制程度较单移植组轻,第28天共移植组小鼠骨髓新生造血灶多于单移植组。共移植组小鼠骨髓CFU-E、BFU-E、CFU-GM、CFU-GEMM集落计数在辐照后第7和28天均明显多于单移植组(t=3.625、2.966、3.020、3.536,P<0.05;t=4.369、4.849、5.044、4.243,P<0.05)。结论 BMSC联合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能促进急性骨髓型放射病造血重建及植入,降低GVHD的发生,提高移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1,25-(OH)2D3对辐射损伤小鼠骨髓微环境的保护作用,并研究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方法 60只雄性7周龄健康BALB/c小鼠按随机区组法分为健康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照射+给药组,每组20只。单纯照射组和照射+给药组给予6.0 Gy 60Co γ射线照射,照射+给药组于照射前48 h开始给予1,25-(OH)2D3 2.5 μg/kg(用DMSO稀释)灌胃至辐射后第8天,单纯照射组给予相同剂量DMSO对照。干预后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变化、外周血象,并取股骨制作骨髓切片观察骨髓病理改变,测定脂肪细胞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照射后第8天不同组间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PPARγ)的表达。结果 接受照射后小鼠均出现体重减轻,外周血白细胞降低,骨髓脂肪化等骨髓造血抑制改变。与单纯照射组比较,1,25-(OH)2D3能改善小鼠一般情况,减轻体重下降(t照射后3 d、6 d=-2.23、-2.34,P<0.05);另外,照射后第4天和第8天,照射+给药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于单纯照射组(t=-4.99、-4.46,P<0.05);脂肪空泡面积减少(t=-3.75、-2.10,P<0.0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1,25-(OH)2D3通过抑制PPARγ表达,减少骨髓脂肪化的形成。结论 1,25-(OH)2D3可抑制辐射后骨髓脂肪化,保护辐射后小鼠骨髓微环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60Co γ射线照射及环磷酰胺对小鼠造血和免疫功能损伤的规律,为急性放射综合征(ARS)患者临床救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48只雌性BABL/c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照射组、化疗组,每个剂量组6只.照射组接受60Co γ射线照射,吸收剂量为2、4、6和8 Gy;化疗组注射环磷酰胺,剂量为100、150、200和250 mg/kg.处理后采尾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测.选择白细胞(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2 Gy和200 mg/kg组,处理后流式细胞术检测T、B、NK及调节T细胞.结果 各组外周血WBC计数均先下降,4 d后降至最低值.化疗组和2 Gy照射组WBC迅速回升,10~12 d基本恢复;而4 Gy照射组恢复较慢,6和8 Gy组不能自行恢复.2 Gy照射组与200 mg/kg化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照射组与200 mg/kg化疗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1, 2.343, 2.074, P<0.05).2 Gy照射组CD8+T细胞数较200 mg/kg化疗组明显下降(F=5.026,P<0.05),2 Gy照射组调节T细胞在照射后升高,与200 mg/kg化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48,P<0.05),但CD4+T、B和NK细胞数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离辐射较化疗对造血、免疫功能的损伤较大,恢复较慢.因此,在ARS患者中可针对性延长造血刺激因子和集落刺激因子的使用,以起到预防感染、出血及败血症、帮助造血及免疫系统重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胶原蛋白肽(CP)对X射线照射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ICR小鼠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健康对照组、2 Gy、5 Gy、2 Gy+CP 600 mg·kg-1·d-1组(2 Gy CP)和5 Gy+CP 600 mg·kg-1·d-1组(5 Gy CP)。6 MV X射线单次全身照射诱导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剂量率为6 Gy/min。2 Gy CP和5 Gy CP组的小鼠连续7 d腹腔注射给予胶原蛋白肽600 mg/kg。测量小鼠体质量、胸腺和脾脏质量,计算胸腺和脾脏指数;检测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脾脏T淋巴细胞分泌的白介素-2(IL-2)的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X射线照射小鼠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脾脏T 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IL-2浓度显著降低(F=76.857、181.870、63.133、8.499,P<0.05)。腹腔注射胶原蛋白肽后,与同等剂量单纯照射小鼠比较,上述指标均有所恢复。结论 腹腔注射胶原蛋白肽能够增强X射线照射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抑制辐射诱导小鼠骨髓脂肪化、促进辐射后造血恢复的情况,并研究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取6~7周龄健康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单纯照射组、药物干预组,每组各20只。辐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给予6.0 Gy 60Co γ射线辐射处理,实验组于辐射后12 h腹腔注射红景天苷(30 mg·kg-1·d-1)至照后8 d,辐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辐射后14 d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变化、外周血象,并取股骨制作骨髓切片观察骨髓病理改变,测定脂肪细胞面积,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后提取总RNA,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PPAR-γ和FABP4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单纯照射组小鼠在照射后均出现外周血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减低,骨髓脂肪细胞过度增生,骨髓有核细胞减少等骨髓造血抑制改变。与单纯照射组小鼠比较,红景天苷能改善照射后小鼠一般情况,并通过抑制PPAR-γ、FABP4的表达(t=8.64、13.19,P<0.05),抑制骨髓脂肪细胞的过度增生,减少脂肪空泡面积(t=13.31,P<0.05);照后7 d,药物干预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于单纯照射组(t=5.80,P<0.05);照后14 d,药物干预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较单纯照射组及照后7 d药物干预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有增高(t=13.78、7.54,P<0.05),同时血红蛋白较单纯照射组高(t=14.66,P<0.05)。结论:红景天苷能抑制急性辐射损伤小鼠骨髓脂肪细胞生成,调节骨髓微环境,从而促进辐射损伤后小鼠造血恢复。  相似文献   

11.
成年小鼠1000拉德照射后输注同种骨髓细胞(1×106),照后30天约提高活存率40%。1100、1200与1300拉德照射后输注骨髓细胞(8×106),则照后30天的活存率分别为31%、3%与3.4%。各平行对照组小鼠全部死亡。小鼠1000或1200拉德照射和输注等量同种骨髓细胞(2.4×106)后,造血与淋巴组织的重建在两组之间是有差别的。表现在骨髓有核细胞量的增长与骨髓增殖的组织学状态,脾脏重量的增长与脾髓外造血的增殖程度,以及胸腺重量的恢复,前者都比后者好。文中对产生这些差别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1000拉德组在移植骨髓后14~30天都见到一些小鼠出现宿主排斥移植物反应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基因组不稳定性报告系统,检测60Coγ射线诱导B16细胞区域性基因组不稳定性改变。方法 实验分为3组:未转染组、转染组及转染对照组。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GFP标记目的质粒及对照质粒分别转入B16细胞,经G418筛选,有限稀释法培养形成单克隆生长。给予0、2和4 Gy 60Coγ 射线照射,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记录GFP表达细胞数,计算GFP表达率。结果 建立了含有GFP标记的区域性基因组不稳定性报告系统的GFP-B16细胞株。60Coγ射线照射后,2和4 Gy组均可见GFP-B16细胞表达GFP,并与照射剂量、照射后时间密切相关。GFP表达率随照射剂量(F=36.55、36.76,P<0.05)和照射后时间的增加而增高(t=-3.27、-3.16、-4.26、-6.11、-7.17, P<0.05)。照射后第3天,GFP表达率增高幅度最明显(2.46±0.24),第5天达到高峰(3.82±0.35),增高幅度趋于稳定。0 Gy组在照射后2周,自发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率为1/60万。结论 GFP标记的基因组不稳定性报告系统可检测到60Coγ射线诱导的B16细胞区域性基因组不稳定性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低剂量率中子长期照射对大鼠外周血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96只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和照射组,照射组每天用低剂量率中子252Cf(吸收剂量率为0.35 mGy/h)照射20.5h,在照射的第14、28、42、56和70天(累积剂量分别为0.1、0.2、0.3、0.4和0.5 Gy)及停止照射后第35天各取8只大鼠,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大鼠外周血WB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3+、 CD8+CD3+、CD45RA+/CD161α+亚群的变化。结果 累积剂量为0.3、0.4及0.5 Gy时WB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停止照射后35 d,WB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累积剂量为0.1、0.3、0.4、0.5 Gy及停止照射后35 d,外周血CD4+CD3-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累积剂量为0.2和0.3 Gy时CD8+CD3-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累积剂量为0.1 Gy时的CD4+CD3+细胞比例及0.1和0.2 Gy时的CD8+CD3+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同一天对照组(P<0.01或<0.05)。另外,低剂量率中子长期照射可使累积剂量为0.2~0.3 Gy的外周血NK细胞(CD161α+ CD45RA-)显著升高,累积剂量为0.1~0.5 Gy及停止照射后35 d照射组的外周血B细胞(CD161α- CD45RA+)比例明显下降。结论 低剂量率裂变中子长期照射可使外周血淋巴细胞TCR基因突变,使大鼠外周血WBC减少,淋巴细胞中B细胞减少,NK细胞细胞比例升高,这种变化在停止照射后一段时间仍可能难以恢复。  相似文献   

14.
将新鲜的或在液氮中冻存的上海种小鼠骨髓以及新鲜的或冻存的上海种小鼠骨髓与相应的LACA品系小鼠骨髓混合后,移植给8.5Gy 60Coγ 线照射的LACA受体小鼠,动物如天活存率分别为0、1.25、5.6和25.0%。很可能在必须同尉移植几个不同基因型的大量骨髓时,以低温保存的骨髓为好。  相似文献   

15.
60Coγ射线一次和分次照射的生物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鼠受60Coγ射线一次(12.90×10-2C/kg)和分次(2.58×10-2C/kg连续5天)照射, 停照曰2天两组股骨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CFU—S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两分次照射明显高于一次照射组, 其恢复前者也较后者快, 分次照射组骨髓基质功能的损伤也轻于一次照射组;两组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照比无明显差异;孕鼠分次照射后出生3个月的兄性仔鼠的睾丸提伤从多以此照射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电离辐射对ConA激活的脾细胞内游离钙离子[Ca2+]i)动员的影响, 以探讨电离辐射免疫抑制作用的发生机理。方法 采用Fura2/AM双波长荧光测定法检测了X射线全身照射后的小鼠脾细胞内[Ca2+]i对ConA反应性的变化。结果 小鼠接受0、0.5、1、2、4和6Gy吸收剂量的X射线全身照射后24小时, 脾细胞内[Ca2+]i对ConA反应性呈剂量依赖性下降, 表现为[Ca2+]i上升幅度减小、上升至峰值时间延长。2GyX射线全身照射后的时程观察表明, 照后2小时细胞内[Ca2+]i对ConA反应性开始下降, 24小时达最低点, 照后5天才略有回升。结论 电离辐射所致免疫功能抑制与其抑制淋巴细胞内[Ca2+]i动员等信息传递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选用10~12周龄NIH小鼠, 妊娠10天对每天以恒定剂量分别接受氘永和60Coγ射线照射, 连续照射3天。停照后12小时脱颈椎活杀孕鼠, 制备胎肝涂片, 计数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细胞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电离辐射对小鼠骨髓细胞中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的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ine,m6A)修饰谱的影响,为揭示RNA表观遗传修饰与放射性造血系统损伤之间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4只C57BL/6 J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和照射组,每组12只。照射组用4 Gy 137Cs γ射线对小鼠进行全身照射。照后将两组小鼠脱颈处死,收集股骨中的骨髓细胞。提取总RNA,通过m6A RNA免疫沉淀-高通量测序(MeRIP-Seq)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探究小鼠受照后骨髓细胞中circRNA m6A修饰谱的变化。运用MeRIP-qPCR实验对变化显著的m6A修饰位点进行验证。结果 健康对照组和照射组中各鉴定出325和455个(其中两组共有178个,健康对照组特有147个,照射组特有277个)circRNA的m6A修饰位点。健康对照组和照射组中各鉴定出1 275和1 017个(其中两组共有767个,健康对照组特有508个,照射组特有250个)发生m6A修饰circRNA的来源基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照射组中有414个m6A位点的富集倍数显著上调,178个m6A位点的富集倍数显著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10-10;倍数筛选阈值> 5)。基因本体论(GO)分析显示,电离辐射后小鼠骨髓细胞中m6A修饰水平显著改变的circRNA来源基因涉及染色质相关调控、纤毛转换纤维和多聚(A)特异性核糖核酸酶活性等多种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数据库(KEGG)分析显示,电离辐射后小鼠骨髓细胞中m6A修饰水平显著改变的circRNA来源基因涉及血小板激活、Fc γ R-介导的吞噬作用和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多种通路。结论 电离辐射可引起小鼠骨髓细胞中circRNA的m6A修饰谱的迅速改变,差异甲基化的circRNA的来源基因涉及多种造血系统放射生物学相关的功能通路。该研究为从表观遗传水平揭示造血系统辐射损伤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低剂量率低水平辐射对机体某些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60CoY源, 剂量率0.068mGy/分, 对C57BL/6小鼠进行全身照射, 照射剂量为24.4、48.8,73.2,97.6和122.0mGy.照射后检测小鼠脾脏抗体形成细胞(PFC),胸腺细胞3H-TdR自发掺入率。脾脏及胸腺有核细胞数, 脾细胞酸性α醋酸蒙酯酶(ANAE)染色的变化。结果表明, 当照射荆瑶为24.4mGy时, 胸腺细胞自发掺八率明显增高, 当照射剂量为73.2mGy时, 脾脏PFc明显增加。以上低剂量率小剂量作用下呈现出的机体某些免疫功能的刺激作用, 并非由于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变化所致。讨论了引起不同免疫学多数刺激效应均不同辐射剂量与各参数辐射敏感住之闻的可能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在 60Co γ射线单次照射下,扇贝多肽(PCF)对小鼠胸腺淋巴细胞辐射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实验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 60Co 模型组、 60Co +0.125%PCF组、 60Co +0.25% PCF组、 60Co +0.5%PCF组和 60Co +0.1%VitC组。除对照组外,其他5组均照射2 Gy,分别检测细胞活性;胞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氧(ROS)含量以及细胞抗超氧阴离子能力(A-SAC)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线粒体膜电位(ΔψM);细胞 p53、Bcl-2、Bax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PCF能提高小鼠胸腺淋巴细胞的活性;提高细胞质GSH-Px的活性,降低ROS含量,提高A-SAC及T-AOC;稳定线粒体的膜电位;抑制 60Co 辐射后小鼠胸腺淋巴细胞p53 基因蛋白和Bax蛋白在胞质的表达,增强 Bcl-2蛋白的表达。以上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扇贝多肽能提高体外培养的小鼠胸腺淋巴细胞的活性,抑制 60Co γ 照射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对 60Co 辐射损伤的小鼠胸腺淋巴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