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86年4月以来,作者采用显微外科神经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26例,全部有效。根据显微镜下所见,结合文献资料,提出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多接触现象是三叉神经痛的解剖学基础。蛛网膜粘连、增厚使神经和/或血管产生移位和固定,二者间的接触变成压迫并无缓冲余地,这种蛛网膜的炎性改变是导致三叉神经痛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3D-TOF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增强薄层三维体积扫描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 ( 3D -TOFMRA)诊断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37例临床拟诊为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常规颅脑MRI及增强薄层 3D -TOF磁共振血管成像资料。结果 增强薄层 3D -TOFMRA发现 37例中 2 4例共 2 7侧三叉神经存在血管压迫或接触 ,其中症状侧三叉神经有血管压迫或接触 2 4例 ,无症状侧三叉神经有血管压迫或接触 3例 ,本组病例统计学分析表明 ,三叉神经痛患者症状的出现与三叉神经存在血管压迫或接触有显著相关关系 (Ρ <0 .0 0 5 )。 13例为非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压迫三叉神经的血管为小脑上动脉 (SCA) 14例 ,小脑前下动脉(AICA) 5例 ,起源不清的血管 3例 ,扭曲的椎动脉 1例 ,血管畸形 1例。结论 增强薄层 3D -TOFMRA可清楚显示三叉神经脑池段与毗邻血管的关系 ,明显优于常规颅脑MRI,是目前检测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对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磁共振三维稳态构成干扰序列(3D-CISS)对于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经临床诊断为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MR 3D-CISS图像,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31例中,术前MR 3D-CISS序列诊断三叉神经脑池段血管接触及受压29例,阳性率为93.5%,手术探查结果30例发现责任血管,3D-CISS序列显示与手术探查符合率达96.67%.结论 3D-CISS序列能较清楚显示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责任血管及三叉神经受压情况,对于明确病因诊断及决定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是目前三叉神经痛术前了解责任血管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三叉神经痛患者血管压迫MRI表现与手术结果对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 分析三叉神经痛患者MRI表现,探讨MRI对三叉神经痛神经血管压迫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MRI表现及手术结果。结果 8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共170侧脑池段三叉神经MRI检查中,59侧存在三叉神经血管压迫或接触,可疑接触35侧,其中症状侧有神经血管压迫、接触或可疑接触者为75例,经统计学分析,三叉神经痛患者症状有无与是否存在血管压迫或接触有显著意义(P〈0.001)  相似文献   

5.
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是导致三叉神经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收集了近期有关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MRI研究文献,对三叉神经与血管的解剖关系、三又神经痛的MRI检查技术、MRI表现及MR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TA检查方法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神经血管压迫表现及其在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MR表现与手术结果对照,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R图像显示,23例患者存在血管压迫或接触关系,5例无接触关系。手术结果显示,MRTA在诊断三叉神经痛血管压迫或接触的准确率为82%。结论 MRTA能较清晰显示三叉神经痛病损神经与责任血管压迫的解剖关系,在三叉神经痛神经病因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在为临床提供术前评价和指导手术方案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MRTA )对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血管神经压迫的诊断价值. 方法 临床诊断的三叉神经痛52例,面肌痉挛9例,共61例.61例均行3.0T磁共振断层血管造影成像( MRTA),利用原始图像进行斜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从3个方位观测血管神经的关系,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 结果 52例三叉神经痛中,MRTA显示46例存在三叉神经血管压迫或接触,6例无压迫.9例面肌痉挛MRTA显示面神经均有微血管跨越或压迫.手术结果显示52例三叉神经痛中45例存在三叉神经血管压迫或接触,6例无压迫,1例为囊肿;9例面肌痉挛均有微血管压迫.MRTA诊断阳性率为90.2%、敏感性为 96.4%、特异性为80%. 结论 3.0T超高场强下进行MRTA,对发现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血管神经压迫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在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术前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磁共振3D-TOF序列扫描60例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三叉神经出脑干段,并做多平面重建。将磁共振表现与其手术结果对照,分析各断面成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术中发现3例无血管神经接触,3例为静脉接触神经,其余54例均可见动脉或动脉伴静脉一起接触神经。经统计表明以斜矢状面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最高。结论磁共振对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责任血管的术前评估非常有价值,斜矢状面是最佳成像断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与血管压迫神经的位置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有神经血管压迫症状患者的临床和MRI表现,其中40例有三叉神经痛,10例无三叉神经痛。结果:40例有三叉神经痛患者的MRI表现中35例(87.5%)显示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进入区(REZ)处,5例(12.5%)显示压迫三叉神经节前段(PGS)处;10例无三叉神经痛患者的MRI表现中4例(40%)显示压迫REZ处,3例(30%)显示压迫PGS处,3例(30%)显示压迫三叉神经门进入区(PEZ)处。结论:大部分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神经血管压迫位于REZ处。  相似文献   

10.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严重的面部发作性、疼痛性疾病,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与三叉神经根受血管压迫有关,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2002年7月-2009年7月,我们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65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T磁共振体层血管造影(MRTA)对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手术治疗的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MRTA表现,评判三叉神经周围有无血管压迫,并与术中观察结果对照.结果:症状侧血管压迫者52例,非症状侧血管压迫5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RTA显示的神经血管接触52例中,术中49例发现有血管压迫或接触,MRTA显示无接触的8例中有4例发现血管压迫或接触.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MRTA判断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5%、57.1%、88.3%、94.2%和50%.结论:MRTA可以准确显示三叉神经根与周围血管的关系,为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3D FIESTA-C联合3D-TOF序列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磁共振3D FIESTA-C及3D-TOF序列扫描的4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观察正常侧及三叉神经痛侧的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结果 45侧三叉神经痛侧中,神经与周围血管表现为压迫及接触关系共36侧;正常侧表现为压迫及接触关系12侧。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 FIESTA-C联合3D-TOF序列可清晰显示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脑神经血管压迫是相应脑神经REZ受搏动性压迫,造成局部神经脱髓鞘,导致神经纤维接触传导过渡兴奋,目前认为是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主要病因。随着磁共振颅后窝神经血管成像技术的发展,可对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诊断、术前指导提供帮助,并对神经组织学改变进行评估。本文就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神经血管压迫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3D扰相梯度回波(3D-VIBE)序列对于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责任血管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3D-VIBE的原始图像重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神经与血管的走行关系,发现责任血管,并与临床微血管减压术(MVD)进行比对。结果进行3D-VIBE序列扫描后发现责任血管,与术中所见基本符合。血管呈高信号,神经呈等信号,对比良好,能够直观显示血管与神经的解剖结构。三叉神经痛的症状侧的血管压迫阳性符合率为90.6%(29/32),面肌痉挛的症状侧的血管压迫阳性符合率为89.4%(17/19)。结论 3D-VIBE序列对于发现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责任血管,明确血管与神经的关系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3 D-TSE序列和3 D-VIBE序列对于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3 DTSE序列和3 D-VIBE序列扫描28例临床拟诊为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经3 DMRP、MIP、min-MIP后处理图像,观察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结果 28例患者手术证实26例存在血管神经接触或压迫,3 D-VIBE、3 D-TSE序列综合判断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性、手术符合率分别为92.0%(23/25)、33.3%(1/3)、92.0%(23/25)、85.7%(24/28)。而且MRI所显示的责任血管与神经的相对位置关系与术中所见具有高度的一致性(K=0.81)。结论 3 D-TSE序列和3 D-VIBE序列结合可以清楚显示脑池内血管和三叉神经的空间关系并辨认责任血管的来源,对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术前评估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廖盈盈  李春丽 《西南国防医药》2009,19(12):1265-1266
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首选的手术方法,疗效可靠,可保留三叉神经功能,是目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最好方法[1].我院在2002年5月~2008年12月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150例,取得良好效果.由于手术体位的需要,若侧卧位安置时间过久,可能影响肢体循环,发生周围神经损伤、血管压迫、挤压伤等并发症[2].因此,手术体位的安置是此类手术的关键之一.通过对150例手术患者术后皮肤情况观察,患者术中体位摆放方面不断进行研究、改进,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导型磁共振成像对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颅脑超导型磁共振成像检查拟诊为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12例,将其颅脑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结果与微血管减压术所见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颅脑超导型磁共振成像共检出责任血管12条,其中血管与三叉神经接触9例,血管对三叉神经形成压迹3例。微血管减压术证实均为单侧责任血管(小脑上动脉7条,小脑前下动脉4条,岩静脉属支1条),其中血管与三叉神经接触8条,血管压迫三叉神经4条。结论:超导型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可为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RTA)在诊断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血管神经压迫中的价值.方法 经临床诊断三叉神经痛23例,面肌痉挛22例,行三维时间飞越稳态梯度回波序列(3D-TOF-SPGR)采集图像,利用原始图像对两侧三叉神经和面神经进行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观察血管与神经的关系,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3例三叉神经痛中,MRTA显示19例存在三叉神经血管压迫或接触,阳性率为82.6%(19/23),可疑接触4例.22例面肌痉挛中有20例MRTA显示了面神经起始段有微血管跨越或对面神经有轻微的推压改变,阳性率为95.5%(21/22),与手术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 MRTA对发现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血管神经压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外科治疗以三叉神经痛为表现的桥小脑角区病变武譬总医院神经外科张蕴增,杜长生,毛更生,刘勇(北京100039)关键词三叉神经,桥小脑角区,血管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原因尚未完全了解的疾病。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血管横形压迫三叉神经为致病因素。本文报告我科手术治...  相似文献   

20.
无三叉神经痛者三叉神经与血管关系:3D FSPGR序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利用3D FSPGR序列研究无三叉神经痛受检者中三叉神经脑池段与邻近血管关系。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无三叉神经痛患者增强轴位3D FSPGR图像,层厚1mm,分别观察双侧三叉神经周围是否存在血管影,同时测定三叉神经长轴与邻近血管的距离,根据神经周围血管有无及距离的远近分成无血管、远离、接近、接触、变形5种情况。结果 50例患者100侧三叉神经中,周围无血管的三叉神经占37%(右侧18例,左侧19例),其中12例双侧三叉神经周围皆无血管。在周围有血管的三叉神经中,接触占23%,接近占11%,远离占29%。所有研究对象中皆未发现血管引起的三叉神经变形。结论 3D FSPGR序列可用于三叉神经和邻近血管关系的研究。在无三叉神经痛者三叉神经与微血管接触率为23%,此结果可为三叉神经痛病因学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