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造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是目前公认的诊断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在ERCP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内镜下鼻胆汁引流术(ENBD)、内镜下胆汁内引流术(ERBD)等介入治疗。本文对ERCP在胆管结石、胆管癌、胆道蛔虫病、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应用的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small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SEST)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3月-2018年12月完成的102例行治疗性十二指肠镜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的胆管结石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共102例患者有行治疗ERCP取石术,胆总管取石成功率为95%,一次性结石取净率93%。出现并发症6例术后急性胰腺炎,2例穿孔,均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SEST联合胆道球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已经成为胆胰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适合于肝外胆管结石、化脓性胆管炎等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3.
ERCP即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是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段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经内镜活检孔道插入造影导管,并经乳头开口进人胆管或胰管内,注人造影剂,作X线胰胆管造影,若胰管、胆管同时显影或先后显影称为ERCP。若发现胰胆管内结石、狭窄等则可以经内镜下予以取石、扩张、置入支架等治疗。该法是一种微创胆、胰系疾病重要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创始于1968年,1973年引入我国,经过近年来技术及器械的发展,使其在胰胆疾病诊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ERC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奥迪氏括约肌切开术(EST),胆、胰管取石,内支架置入,鼻胆引流等技术使ERCP得到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ERCP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创伤少、可重复使用的诊疗技术.但是ERCP的广泛开展仍存在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并发症的发生率仍较高,所以防治并发症在诊疗过程中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就ERCP的常见并发症及防治措施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cl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临床胆道疾病的常规诊疗手段.ERCP存在一定并发症,而ERCP致十二指肠穿孔及重症胰腺炎较为少见,病情危重.我院在2007年ERCP病例中有2例患者并发十二指肠穿孔及重症胰腺炎 [1],经右腰腹部联合切口清创手术及术后强化引流治疗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治疗性ERCP在老年胆胰疾病患者中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123例老年胆胰患者的ERCP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其中胆道结石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49例,胆道及十二指肠乳头癌37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21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15例,胆总管术后梗阻性重症黄疸1例.结果 胆总管结石49例,其中27例一次性取石成功,12例放置鼻胆管间隔7d后行第二次取石,6例一次取石加鼻胆管冲洗,4例因多发性充满型结石并慢性化脓性胆管炎鼻胆管引流后放置胆道塑料支架.急性胆源性胰腺炎21例,72h内行乳头切开+鼻胆管引流;急性化脓性胆管炎15例,除1例感染性休克纠正后择期行ERCP治疗外,其余均于48h内急诊行ERCP治疗;胆道外科手术后并发肝总管狭窄、胆窦形成1例,置入胆道塑料支架胆汁内引流.以上治疗成功率100%.胆道及十二指肠乳头癌37例,置入胆道支架胆汁内引流,6例失败,后改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术,ERCP治疗成功率83.78%.123例患者ERCP术总成功率95.12%,并发症发生率低,仅发生出血4例(3.25%)、急性化脓性胆管炎3例(2.44%),经积极处理均得以控制.结论 治疗性ERCP对老年胆道结石、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具有微创、不需麻醉、并发症少、效果确切等优点,可以替代外科手术;对胆道肿瘤解除梗阻成功率高,失败者多为胆道高位占位严重狭窄,可用PTCD术替补治疗.  相似文献   

7.
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创始于1968年,1973年引入我国,经过近年来技术及器械的发展,使其在胰胆疾病诊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ERC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奥迪氏括约肌切开术(EST),胆、胰管取石,内支架置入,鼻胆引流等技术使ERCP得到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ERCP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创伤少、可重复使用的诊疗技术。但是ERCP的广泛开展仍存在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并发症的发生率仍较高,所以防治并发症在诊疗过程中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就ERCP的常见并发症及防治措施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180例,成功163例.简述了胰胆疾病的影像表现,总结了操作体会和对并发症的预防措施,认为选择性插管造影是ERCP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1999—04开展内镜诊治胆胰系统疾病以来,对66例患者有胆胰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了内镜的诊断或治疗。其中完成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nogracle Cholanyiopan—creatiography,ERCP)55例,完成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o Papillotomy,EPT或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11例,当即成功取出胆总管结石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胰胆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或病理及临床证实胰胆管疾病480例的ERCP表现,并与CT,MRI,MRCP,超声及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等检查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正常胰胆管75例,先天性胆管囊肿14例,胆系结石292例,奥狄括约肌狭窄症46例,壶腹癌、胆管癌52例,胰管癌4例,胰腺炎2例,胰管结石3例,胆道蛔虫症9例,肝内胆管发育变异2例,胆囊管异位开口6例,胆道-腹腔漏2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9例,十二指肠乳头开口于憩室内2例,肝移植后吻合口狭窄2例,肝移植后吻合口狭窄并胆漏1例,肝移植后肝外胆管条状结石2例。结论ERCP及MRCP检查同为诊断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但每种影像学方法均有其优缺点,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ERCP虽有一定的创伤性,但检查同时可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等微创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十二指肠镜及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胆胰疾病的效果。方法: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以十二指肠镜经乳头开口插入圈套器取石、取蛔虫;对胆胰疾病,行EST前应做胆胰管逆行造影(ERCP),以了解胆胰病变情况在十二指肠镜下经乳头括约肌开口插入弓状切开刀治疗。结果:经十二指肠镜直接套取蛔虫66例,共取出蛔虫78条,行EST后用取石篮取蛔虫32例,取出蛔虫16例,7例取虫失败,改剖腹手术治疗。结论:通过纤维十二指肠镜及乳头括约肌切开是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亦是微创治疗的方法之一,此法安全、可靠、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 阻塞性胆疾病是胆胰管系统的常见疾病,确定梗阻部位和病因是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前提。国内外一致认为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诊断阻塞性胆疾病的金标准,但该检查属侵袭性检查法,且有一定的失败率和并发症,故外科临床仍需要一种无创、成功率高、准确的新方法来进行梗阻性黄疸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以指导外科临床治疗。磁共振  相似文献   

13.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目前已成为肝胆胰疾病的重要诊治手段,用于缓解及治疗各种良恶性胆胰疾病引起的胆胰管梗阻,对于挽救患者生命,缓解症状和阻止病情发展更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鼻胆引流(endoscopic nasal biliary driange,ENBD)是在ERCP基础上开展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胆道引流技术,可迅速解除胆道梗阻,降低胆道压力,控制感染和缓解梗阻性黄疸,并在预防胆瘘、ERCP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2,3]。我院2009  相似文献   

14.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已成为目前肝胆胰疾病极其重要的诊疗方法。治疗性ERCP虽然属于微创治疗,但仍有一些并发症,常见的有出血、穿孔、急性胰腺炎和急性胆管炎,出血居所有并发症首位,多表现为术中切口渗血,  相似文献   

15.
急性胰腺炎(SAP)是内科疾病诊疗中的一个难点,其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且近年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率有所上升。其病因较多,而胆道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因。随着内镜设备的完善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等相关技术的进步和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ERCP的相关技术、EST及ENBD已成为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本院自2005年4月起采用内镜联合肠内营养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运用ERCP技术对患有胆胰疾病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在84例患有急性胆胰疾病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2例。A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病灶清除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治疗的总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操作过程中的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患者;该患者在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多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结论运用ERCP技术对患有胆胰疾病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7.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已成为国内外胰胆疾病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ERCP作为一种介入性诊疗技术,可发生相关并发症[1]。Cotton等[2]对11 497例ERCP进行总结,其相关并发症为4.0%。  相似文献   

18.
内镜下逆行胰腺管造影术(ERCP)是将电子十二指肠镜插入至十二指肠降段,通过内窥镜活检孔道,将造影导管自十二指肠乳头口处插入,并经该导管逆行注入造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是目前临床上诊断和治疗胆总管结石、阻塞性黄疸等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ERCP能否成功,涉及很多因素,围手术期的护理是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我科ERCP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Oddi括约肌是控制胆胰管通道的重要阀门,其损伤会造成肠胆反流,引起反流性胆管炎、胆囊炎、结石再发,以及胆管癌等一系列远期并发症。胆总管结石作为临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微创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可能对Oddi括约肌造成损伤。本文对ERCP的几种主要术式(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术、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内镜下钛夹乳头成形术)对Oddi括约肌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国内逐渐普及,为评价其诊治胰胆系疾病的价值,对我院175例ERCP诊治患者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