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结节568例,按照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组506例和恶性组62例,分析两组临床及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1)良恶性组组间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均以女性居多;(2)恶性组平均年龄显著低于良性组(P〈0.05);(3)良性组纵横径比为0.75±0.12,显著低于恶性组的1.18±0.28(P〈0.05);(4)良性组界限及形状不规则占57.9%,显著低于恶性组的85.5%(P〈0.05);(5)良性组实性低回声占21.9%,非常显著低于恶性组的82.2%(P〈0.01);(6)良性组微钙化占25.5%,显著低于恶性组的54.8%(P〈0.05);(7)良性组后衰减占1.0%,非常显著低于恶性组的29.0%(P〈0.01);(8)良性组血流丰富占59.7%,显著高于恶性组的21.0%(P〈0.05)。结论:超声检查对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杜慎华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1):1329-1330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后出现低钙血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1-03~2010-10间共施行各类甲状腺切除术7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手术后出现低钙血症17例,其中有症状16例,无症状1例;17例患者中行双侧腺叶全切除+周围淋巴清扫术4例,双侧腺叶全切除5例,一侧腺叶全切除+对侧次全切除术3例,一侧腺叶全切除+对侧部分切除术2例,双侧次全切除术2例,甲状腺单侧腺叶次全切除术1例。结论:甲状腺手术易损伤甲状旁腺使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而导致低钙血症;预防低钙血症的最好办法是规范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3.
1998年 7月— 2 0 0 1年 2月 ,笔者采用小切口切除甲状腺良性肿瘤 5 2例 ,术后恢复快 ,且无疤痕。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例 ,女 5 1例 ,年龄 18~ 4 0岁 ,平均 31岁。术前诊断 :单侧单发甲状腺腺瘤或结节 4 1例 ,双侧甲状腺单发单纯腺瘤或结节 11例。手术切除情况 :单纯腺瘤或结节切除 4 9例 ,一侧患侧腺叶切除 2例 ,患侧腺叶、峡部全切并对侧腺叶部分切除 1例。术中、术后病理证实 :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 38例 ,腺瘤 11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并腺瘤 3例。1 2 手术操作方法 麻醉采用局麻强化 ,患者上半身抬高 15° ,…  相似文献   

4.
2001年1月~2007年10月,我们共收治甲状腺单发结节260例,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260例中,男80例,女180例;年龄15~67岁,平均32.6岁。其中甲状腺腺瘤173例,甲状腺囊肿51例,可疑甲状腺癌21例,功能性甲状腺肿瘤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15例。1.2手术方式患侧腺叶次全切除加峡部切除197例,患侧腺叶全切除加峡部切除28例,患侧腺叶全切除加峡部切除加对侧腺叶次全切除9例,单纯甲状腺结节摘除26例。1.3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未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术后病理学诊断:甲状腺腺瘤170例;甲状腺囊肿51例;甲状腺癌19例,其中乳头状癌17例,滤泡状癌2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5例;功能性甲状腺腺瘤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15例。本组192例获随访3个月~7年,未见复发;甲状腺癌19例获随访1~3年仍健在。2讨论2.1诊断甲状腺单发结节是临床常见病,诊断时必须注意防止甲状腺癌的漏诊,其恶变率5%~35%,比甲状腺多发结节高2~3倍。临床诊断时须进一步明确:(1)甲状腺单发结节的部位、大小、质地及是否压迫气管等;(2)甲状腺功能状态;(3)肿瘤性质(良性或恶性)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TC)的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手术治疗的46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首次手术行全甲状腺切除组甲状腺区复发率低于腺叶切除组,更低于肿瘤摘除组(P<0.05)。结论对MTC单侧病灶者,原发灶至少应行侧腺叶+峡部切除,最好行全甲状腺切除;无论N0或N1患者,颈淋巴结治疗均应考虑行同侧颈清扫,可不必行对侧预防性颈清扫。  相似文献   

6.
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探讨实施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10年期间收治4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采用患侧腺叶切除60例,患侧腺叶和峡部切除加对侧腺叶大部分300例,双侧腺叶和峡部切除40例,均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恢复正常,并发一过性喉返神经损伤20例,并发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0例。患者术后无颈部肿瘤复发。结论实施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可达到与目前常规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相同治疗效果。所以中央组淋巴结清扫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甲状腺疾病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58例甲状腺疾病住院病例临床资料,患者接受的手术方式有甲状腺单侧叶+峡部切除术、甲状腺全切术、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甲状腺二(多)次手术、甲状腺癌根治术+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回顾总结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术后甲状旁腺素(PTH)均下降,甲状腺单侧叶+峡部切除术时,其下降程度最小;术后钙均下降,甲状腺二二/多次手术或甲状腺癌根治术+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后钙下降值最小;相比甲状腺单侧叶+峡部切除术的患者,甲状腺全切术、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更易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由于不同疾病不同手术方式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同,在与患者进行术前沟通时要有针对性,同时在手术中注意保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提高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包块的临床特征及术前彩超、细针穿刺的细胞检查、术中冰冻切片对判断包块良恶性的价值,确定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53例甲状腺包块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甲状腺腺瘤183例,腺瘤剜除170例、腺叶加峡部切除11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术后窒息死亡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4例,4例合并甲亢,一侧腺叶加峡部切除10例,双侧腺叶加峡部切除31例,甲状腺次全切13例;术后复发6例,甲减3例。甲状腺癌13例,其中2例术前误诊为甲瘤于术后行二期甲癌根治术,恶性淋巴瘤1例。亚甲炎2例。结论重视甲状腺包块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积极提高细针穿刺的细胞诊断学和穿刺术水平,对可疑甲癌患者术中应常规冰冻切片。腺瘤剜除术仍然是甲状腺单发性腺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腺叶加峡部切除仍然是目前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微小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祖薇  辛志坤 《人民军医》2014,(8):865-866
目的:观察比较4种方法治疗中老年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翼状胬肉211例(216眼)随机分为A组50眼,行单纯性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48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c组80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D组38眼,行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移植+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比较4组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c组和D组痊愈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A组(P〈0.05,P〈0.01);c组、D组痊愈率又显著高于B组(P〈0.05);c组、D组痊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B组、C组和D组复发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A组(P〈0.05,P〈0.01);C组、D组复发率又显著低于B组(P〈0.05);C组、D组复发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B组、c组和D组手术时间显著或非常显著长于A组(P〈0.05,P〈0.01);c组、D组手术时间又显著长于B组(P〈0.05);C组、D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4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4组均未发生睑球粘连、巩膜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翼状胬内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治疗中老年翼状胬肉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观测甲状腺实性结节内血流的动静脉比例,探讨动静脉比例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价值。方法对66例患者的81个甲状腺实性结节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计算并对比良恶性结节的动静脉比例有无差异,对比不同观察者测量的动静脉比例的差异,评价动静脉比例对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的价值。结果甲状腺恶性结节动静脉比例以动脉型为主,良性结节以静脉型或混合型为主。两种结节的动静脉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不同观察者测量的良性结节及恶性结节中混合型的动静脉比例数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不影响对结节良恶性的判断。以结节内动脉型动静脉血流比例作为诊断标准,预测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为76.00%、特异度为89.83%、阳性预测值为88.89%、阴性预测值为94.64%。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检测甲状腺结节的动静脉血流比例对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单发结节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201例甲状腺单发结节的CT表现,提高CT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01例甲状腺单发结节病变的CT表现,对结节形态、边缘、坏死、钙化、密度、强化幅度、周围侵犯和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征象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恶性病变多表现为实质结构、边缘模糊、形态不规则,内部可见微小钙化,以及周围结构侵犯和颈部淋巴结肿大,与良性病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恶性病变组实质部分强化峰值和强化幅度显著低于腺痈组(P〈0.01)。结论:CT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有效和可靠的检查方法,掌握各种甲状腺病变的CT表现特点能有效的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纳米碳混悬液在甲状腺肿瘤手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7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20例乳头状癌和50例甲状腺腺瘤)行外科手术时,分为纳米碳组和常规手术组。纳米碳组术中注射纳米碳淋巴结示踪剂,比较两组病人原位观察甲状旁腺数量、术后甲状旁腺误切率及低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术中诊断乳头状癌的患者,行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淋巴结检出数量。结果纳米碳组患者中未发生甲状旁腺误切,常规手术组甲状腺误切率为8.57%(P〈0.05);纳米碳组术后低钙血症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乳头状癌患者中,纳米碳组平均淋巴结检出数量多于常规手术组(P〈0.01)。结论甲状腺肿瘤手术中应用纳米碳混悬液,可以对淋巴结染色示踪,显露并原位保护甲状旁腺,降低甲状旁腺的损伤率,增加手术操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对11年中行甲状腺良性结节手术后复发的病例进行了分析.证实甲状腺良性结节手术后复发与病变性质、单发或复发、手术适应征的掌握及术式的选择有关.建议废弃结节摘除和腹叶部分切除术,为降低复发率和再手术率,应根据病情,选择规范的患侧腺叶次全切除或腺叶全切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围绝经期妇女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01~2011—12在我院因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患者98例,根据是否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分析比较两组术后3、6、12月血清性激素、盆腔包块、围绝经期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3~12月,患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呈升高趋势,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则呈下降趋势;术后3、12月,两组血清性激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月观察组FSH、L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2、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超盆腔包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可显著降低盆腔包块的发生率,同时对卵巢功能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依据超声特点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并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21例(212个结节)进行回顾性分析。查阅患者病历资料记录结节的超声特点及术后病理结果,分析超声特点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间的关系。结果212个结节中恶性结节89个,占42.0%。单因素分析显示,与良性结节比较,甲状腺恶性结节超声表现中边界不清、实性结构、低回声和结节钙化等特点所致比例显著增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边界不清(OR=3.02,P=0.02)和结节钙化(OR=3.66,P=0.01)是判断甲状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贝叶斯定理,以结节边界不清和结节钙化诊断结节为恶性的敏感性分别为0.56(95%CI:0.44-0.68)和0.60(95%CI:0.49~0.69):特异性为0.72(95%CI:0.64.0.80)和O.77(95%CI:0.69~0.84)。结论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有其自身的超声特点,综合分析其影像特点对鉴别结节良恶性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手术方式及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309医院普外科2006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38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术前检查方法、手术方式及喉返神经损伤情况.238例患者均为查体时超声检查发现,超声显示结节直径均≤1.0cm,其中术前行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FNA)检查84例,明确为微小癌72例,假阴性12例,其余均为术后病理证实.所有病例中单侧单发甲状腺微小癌144例,单侧多发甲状腺微小癌46例,双侧多发甲状腺微小癌48例.结果 238例患者中采用患侧+峡部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除97例,患侧+峡部腺叶切除56例,双侧甲状腺切除23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62例;行颈部淋巴结清扫132例,未行颈部淋巴结清扫106例;其中术中行喉返神经显露122例,共显露喉返神经182条,未显露喉返神经116例.术后随访1~7年,局部复发6例,无远处转移和死亡病例.238例患者中发生喉返神经损伤6例,其中显露喉返神经组1例,未显露喉返神经组5例,均为单侧损伤.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是发现甲状腺微小癌的重要手段,术前FNA检查是及时判定结节性质的可靠方法,手术切除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有效方式.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提升甲状腺微小癌远期疗效的关键;术中显露并保护喉返神经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喉返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改良Miccoli术式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良Miccoli术式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美容效果、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颈部恢复活动时间、引流时间及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为10.O%和0,对照组为10.0%和5.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Miccoli术式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临床疗效相当,但前者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细胞学未定性甲状腺结节的恶性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搜集2009年-2013年88例细胞学检查未定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相关资料。对选定结节进行临床、实验室、MRI、超声和穿刺细胞学(Bethesda分类标准)多方面分析研究,多变量分析后建立预测模型。结果:88例中有25例甲状腺结节为恶性病变(28.41%,25/88)。对比分析良性结节组和恶性结节组,两组中患者的性别、血清FT4水平、有无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微钙化的MRI特征、结节中央血流丰富的us特征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钙化的us特征、边界模糊的MRI特征以及细胞学结果分类第Ⅳ类(Bethesda分类系统)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在多变量分析后,预测模型表明Bethesda分类Ⅳ类和微钙化的US特征以及边界模糊的MRI特征均可作为未定性甲状腺结节的恶性预测因子,符合率为88.6%。结论:研究证实Bethesda分类Ⅳ、微钙化的US特征、边界模糊的MRI特征均是未定性甲状腺结节的恶性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甲状腺结节^18F-FDGPET/CT影像特征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研究68例[男24例,女44例,平均年龄(52.8±10.58)岁]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经PET/CT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且有术后病理结果的患者,分析其PET/CT图像特征并获得特征参数,包括结节边界清晰度、密度均匀性、钙化情况、包膜情况、平均CT值、结节大小及SUVmax。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x^2检验及ROC曲线对各参数的诊断效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中,病理结果显示恶性18例,良性50例。结节密度是否均匀、有无钙化灶、有无包膜对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均无统计学意义(x^2=0.21、0.01、0.43,均P〉0.05),结节平均CT值及结节大小亦无鉴别意义(均AUC〈0.5)。结节边界是否清晰对良恶性结节鉴别有统计学意义(x^2=8.06,P〈0.05),其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55.6%(10/18)、80.0%(40/50)和73.5%(50/68)。良性结节SUVmax为3.16±1.84,恶性结节SUVmax为8.53±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281,P〈0.01)。以SUVmax为评价指标,其ROC的AUC为0.841(95%CI:0.726—0.955),最大约登指数(0.562)对应SUVmax为4.25,其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72.2%(13/18)、84.0%(42/50)和80.9%(55/68)。结论可依据^18F—FDGPET/CTSUVmax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进行判断,但同机CT影像特征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甲状腺腺瘤行腺叶切除与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择期甲状腺腺瘤患者,施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36例、次全切除术30例和腺叶部分切除术21例,术后随访观察疗效及有无复发。结果:87例甲状腺腺瘤患者全部临床治愈,随访10个月~3年,腺叶全切除术组无复发,腺叶全切除、次全切除术复发率3.3%均显著低于腺叶部分切除术复发率19.0%(χ2=7.374,P<0.01;χ2=3.449,P<0.05)。结论:腺叶全切除、次全切除术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