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汉麻织物对常见皮肤癣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育平  杨雪琴  万哲 《武警医学》2008,19(11):1000-1001
 目的 通过分析汉麻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生长的影响,探讨汉麻织物对常见皮肤癣菌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振荡法,将汉麻织物分别与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混合培养,对照组为棉布组,3 d后分别取培养液稀释5倍后涂布培养皿,计算各组的菌落数和抑菌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汉麻织物组抑菌率明显高于棉布组(P<0.05),汉麻织物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的抑菌率分别为49%、53%、44%,对3者的抑菌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汉麻织物可明显抑制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的生长,可能用于预防足癣、股癣等浅部真菌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厦门地区甲真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致病菌菌种构成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科近年来直接镜检阳性的358例甲真菌病患者,进行真菌培养、菌种鉴定和临床分析。结果男女患者的比例是1:1.69;临床类型以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DLSO)最为常见;就诊人群中青年患者最多,占52.79%,其次是中年患者27.37%。358例标本培养阳性的有315例(87.99%),其中皮肤癣菌、酵母菌、非皮肤癣菌霉菌(NDM)所占比例分别为52.06%,42.86%和5.08%,皮肤癣菌中红色毛癣菌最多,酵母菌中以白假丝酵母菌居首,非皮肤癣菌中以青霉为主;致病菌种的分布在不同的性别、感染部位和临床分类间存在差异。结论厦门地区甲真菌病患者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临床类型间的发病率和菌种分布上有所不同;红色毛癣菌是优势菌种,酵母菌的感染率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饲养动物者的逐渐增加,动物源性真菌病的感染率也明显增高,其中羊毛状小孢子菌病较为显著。现将我科1990~1997年门诊病人经过真菌镜检、培养,鉴定为羊毛状小孢子菌病199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中男112例,女87例;年龄8个月...  相似文献   

4.
氟康唑(Fluconazole)的商品名为大扶康(Diflucan),曾用代号UK-49858,是一种新型三氮吐类抗真菌化合物,是目前治疗系统性真菌病的最佳药物之一,现报告国产氛康哇体外和体内对真菌的抗菌作用。材料和方法(一)药物氟康唑由上海第二制药厂合成,批号920511;酮康唑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00619196;两性霉素B由上海第三制药厂生产,批号911202。(二)菌种所有菌株(61株)均引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菌种保存中心和北京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皮肤科。(三)培养基所用培养基均为沙氏肉汤培养基,由1%蛋白陈和2%…  相似文献   

5.
沈艳华  钱素云  刘靖媛  高恒淼 《武警医学》2008,19(12):1101-1103
 目的 分析PICU抗真菌药应用的状况,探讨危重儿童应用抗真菌药的合理性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PICU住院患者应用抗真菌药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年中我院PICU共收治危重患儿939例,其中应用抗真菌药的63例,占6.7%.经验性治疗32例,占50.8%,其中标本培养出阳性结果18例,占28.6%,培养菌株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共15例;预防性治疗31例,占49.2%.治疗总有效率为84.1%.63例中仅1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应高度重视儿童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早期经验性治疗和预防性治疗尤为重要.推荐使用抗菌谱广而毒性小的抗真菌药,儿童合理应用抗真菌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抗真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临床抗真菌药物大体分为3代:第一代以灰黄霉素为代表,由灰黄青霉素产生,对皮肤癣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对深部真菌无效;制霉菌素及两性霉素均属多烯大环内酯类,主要用于深部真菌的治疗。第二代为咪唑类,主要有酮康唑、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等。第三代为三唑类,包括伊曲康唑、氟康唑;丙烯胺类,包括特比萘芬等。对真菌感染,特别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药物仍不多,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约有80多种抗真菌药物应用于临床,有多烯类、唑类、核苷-肽类、氨基酸类、丙烯胺类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等。现对抗真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与耐药性。方法对2013年某综合性医院各类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725株,其中非多重耐药菌占72.0%(522/725),多重耐药菌占28.0%(203/725);最常见标本是气管吸出物和痰液,占84.7%(614/725)。菌株分布最多的科室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占62.2%(451/725)。除复方磺胺甲恶唑外,非多重耐药组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多重耐药组耐药率(P<0.01或P<0.0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和复方磺胺甲恶唑耐药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甲真菌病是一种常见的甲病变,临床常用治疗方法为系统口服及外用抗真菌药物,但实际临床应用中存在药物毒副反应、菌株耐药、再复发等诸多问题。近年来,以激光作为主要或辅助手段治疗甲真菌病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现就激光治疗甲真菌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犬小孢子菌(microsporum canis)亦称羊毛状小孢子菌(microsporum lanosum sabouraud)是引起儿童头癣的主要病原菌,一般2~10岁儿童发病较多,婴儿感染较少见。笔者从3例新生儿患者头皮损中分离出犬小孢子菌,现报告如下。 例1,男,27d。出生2周左侧头顶部出现一黄豆大结节,逐渐扩展为黄色油腻脱屑性斑块。于2009—11—05到本院第一次就诊,皮肤科检查:患儿头顶部有1片4cm×5cm斑块,基底微红,表面覆大量黄色油脂性污痂,边缘隆起,界限清楚。皮损处头发稀少,松动易折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用微球栓塞支气管动脉并灌注化疗对比全身化学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65例(灌注化疗栓塞组),应用微导管经支气管动脉行超选择灌注化疗栓塞,2月后复查,个别病例必要时多次灌注栓塞治疗;同时选取我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7例(化学药物治疗组),化学药物治疗4~6个周期,与灌注化疗栓塞组一样2月后复查。结果栓塞组ORR 78.5%(51/65),化学药物治疗组ORR 58.3%(33/57);栓塞组患者1年生存率69.2%(45/65);化学药物治疗组患者1年生存率45.6%(26/57),两组ORR、1年生存率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III、IV级),呕吐(III、IV)等,化疗栓塞组发生率23.1%(15/65),化学药物治疗组发生率35.1%(20/65)。结论对于难以耐受全身化学药物治疗或不愿行化学药物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副作用小,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魏爱萍  陈鹏飞 《武警医学》2012,23(7):640-641
本研究对我院2011-01至2011-12分离得到的98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我院2011-01至2011-12共收治住院患者16 559人次,临床各科室送检各类标本共4647份,培养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98例。1.2标准质控株和培养液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作为  相似文献   

12.
甲真菌病俗称灰指(趾)甲,虽目前外用和(或)内服抗真菌药物有一定疗效,但终因不良反应大或费用高等原因未达理想要求。2003年7月~2008年3月,我们采用药液浸泡治疗甲真菌病37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选择门诊真菌镜检阳性甲真菌病37例,男25例,女12例;年龄20~58岁,平均45岁。指甲17例,趾甲20例;病程3~24个月。1.2治疗方法阿司匹林1.2g+高锰酸钾0.5g+食用醋30ml+温水1000ml,混匀后浸泡双手或双足30min,2次/天。每次浸泡后用刮刀将患甲刮薄,每周剪甲1次。3个月为一疗程。1.3观察方法每月复诊1次,观察有无健甲长出;每3个月行真菌镜检1次。1.4疗效评定标准(1)痊愈:患甲完全由健康甲代替,甲板光滑、平整,色泽正常,真菌镜检阴性;(2)显效:患甲病灶面积消退≥70%;(3)有效:患甲病灶面积消退≥30%;(4)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1.5结果多数患甲治疗2个月后可观察到有健康甲长出。治疗2个疗程后痊愈21例(56.8%),显效8例(21.6%),有效5例(13.5%),无效3例(8.1%);总有效率91.9%。2讨论甲真菌病是一种慢性、易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低功率激光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6例确诊外耳道真菌病的患者行外耳道清理后,予以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耳浴配合低功率激光外照射治疗.结果 106例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有效率95.3%.结论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低功率激光治疗外耳道真菌病临床疗效满意,无不良反应,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布替萘芬的体外抗真菌作用和布替萘芬乳膏剂治疗豚鼠皮肤真菌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试管药液法 ,10 0株菌种为皮肤癣菌 5 7株、念珠菌 2 0株和其它条件致病菌 2 3株 ;共建立皮肤真菌病豚鼠感染模型 4 5处 ,分别用 1%布替萘芬乳膏、1%萘替芬软膏、1%联苯苄唑乳膏和 1%克霉唑软膏治疗 ,并设空白对照组 ,疗程为 14d ,药物治疗结束后观察复发状况。结果 布替萘芬对皮肤癣菌的MIC值在 0 .0 0 2 5~ 0 .32 μg·ml-1之间 ,对着色霉菌、孢子丝菌及曲霉也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MIC值在 0 .0 1~ 2 μg·ml-1之间 ,对念珠菌也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抑菌作用优于对照萘替芬和联苯苄唑 ,与对照药的抑菌浓度相比相差 2~ 5 0倍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布替萘芬乳膏 14d临床治愈率比联苯苄唑乳膏和萘替芬软膏高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克霉唑软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治愈后继续观察复发症状三周 ,布替萘芬复发数远小于其它各组药物。结论 布替萘芬作为抗皮肤浅表真菌药物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随着抗生素、化疗、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 ,耐药菌群不断增加 ,细菌感染日趋严重 ,G 杆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通过对我室临床分离的 1 0 4 5株G 杆菌进行分析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 .1 菌株来源 :1 999- 0 5~ 2 0 0 2 - 0 8,收集临床送检各类标本 ,常规分离培养 ,鉴定到种 ,并行药敏试验或VITEK仪器鉴定至种并报药敏结果。质控菌株 :大肠埃希菌ATCC 2 5 92 2 ,铜绿假单胞菌ATCC 2 785 3,购自卫生部临检中心。1 .2 仪器与试剂 :采用VITEK - 32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鉴定卡、药敏卡均为法国梅里埃产品 ,各种…  相似文献   

16.
1997年第 4季度省临床检验中心发放一株产单核李斯特菌 (编号 :9740 3 )作为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室间质评的质控菌种之一。菌种鉴定结果统计显示 :正确率仅 2 4.83 % ( 3 6/14 5 )。自从 192 9年Nyfeld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血中分离到本菌 ,以后相继发生该菌能引起多种临床感染的报告[1] 。包括新生儿感染、化脓性脑膜炎 ,心内膜炎及其他局灶性感染等。为了提高产单核李斯特菌的鉴定水平 ,现将我室对 9740 3号菌种错误鉴定回顾分析。1 菌种错误鉴定情况1.1 菌株来源 :1997年湖北省临床检验中心发放 9740 3号质控标本 ,模拟标本来…  相似文献   

17.
特比萘芬乳膏与咪康唑霜治疗浅部真菌病临床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广谱抗真菌药特比萘芬乳膏与咪康唑霜治疗浅部真菌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浅部真菌病患者(手癣18例,足癣74例,股癣47例,体癣21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特比萘芬乳膏,B组给予咪康唑霜,使用方法均外涂患处。结果A组痊愈率为73.75%,总有效率87.50%,而B组分别为68.75%和86.2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真菌阴转率A组78.75%,B组72.50%,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特比萘芬乳膏与咪康唑霜对皮肤浅部真菌病均有疗效,且两者疗效相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引起山东"10·21"辐射事故2例放射病人真菌感染的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方法 用形态学方法结合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以及API 20C AUX生化鉴定方法对临床标本进行微生物学鉴定,真菌药敏试验采用微量稀释法.结果 在病例A的大便标本中培养出近平滑念珠菌,中段尿、血液、胸水、腹水、大便、骨髓血、两次咽拭子和脑脊液等标本中培养出申克孢子丝菌,痰液标本中培养出热带念珠菌.病例B的鼻腔、口腔、尿道口分泌物和腹腔引流液等标本中培养出阿萨丝孢酵母菌,痰标本中除阿萨丝孢酵母菌外,还培养出了土曲霉菌.随着抗真菌药物使用时间的延长,上述真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逐渐下降,最小抑菌浓度(MIC)逐渐增加.结论 大多数抗真菌药物的体外药敏试验敏感,但患者的一般情况很差,常用剂量乃至较大剂量的用药只能抑菌而不能杀菌,且因临床预防性抗生素和抗真菌制剂的使用,常规的微生物培养方法很难培养出细菌或真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送检标本中非痰类标本的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分离鉴定的219株真菌用目前常用的5种抗真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与分析。结果219株真菌中,白色念珠菌占118株,热带假丝酵母菌占62株,光滑假丝酵母菌占30株。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两性霉素B为97.3%,5-氟胞嘧啶为94.5%,氟康唑为72.6%,伏立康唑为78.1%,伊曲康唑为57.5%。结论临床分离的真菌对目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升高,我们应当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流行情况,分析产ESBLs细菌的耐药性.方法 对154株大肠埃希菌用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54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检出产ESBLs菌80株,检出率51.95%.在各类标本中,尿中产ESBLs菌株分离率最高(52.50%),其次是痰(22.50%).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外,产ESBLs菌株对其他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结论 该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株对多类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临床应加强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监测,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