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杨东东  武雪亮  何琨  贾光辉  王立坤 《军事医学》2013,37(7):525-528,534
目的通过对Survivin蛋白在结直肠腺癌组织、腺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的研究,探索Survivin在结直肠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水平。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原位杂交法(in situhybridization,ICH)检测Survivin在30例癌旁正常组织,60例结直肠腺瘤(37例伴中低度异型增生、23例伴重度异型增生),60例结直肠腺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Survivin在癌旁正常组织、腺瘤伴中低度异型增生,腺瘤伴重度异型增生和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13.51%、52.17%和73.34%。Survivin mRNA在癌旁正常组织、腺瘤伴中低度异型增生、腺瘤伴重度异型增生和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10.81%、43.48%和63.33%。Survivin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肿瘤淋巴结转移(tumor node metastasis,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和肝转移具有相关性,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 Survivin在结直肠组织中不同程度的表达与结直肠黏膜癌变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联,有望成为结直肠癌临床诊断及监测的一个特异性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CD166和TSPAN-1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66和TSPAN-1蛋白在120例结直肠癌组织、20例结肠腺瘤组织及40例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D166蛋白在正常黏膜、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中阳性率分别为0、20%、5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SPAN-1蛋白在正常黏膜、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5%、20%、92%,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66和TSPAN—1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组织学分级及TNM分期有关(P〈0.01);CD166和TSPAN-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524,P〈0.001)。二者表达完全一致率高达36.7%(44/120)。结论:CD166和TSPAN—1基因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侵袭和发展有关,两者在结直肠癌的细胞增殖、浸润和转移中具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两者的表达对于进一步理解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酸蛋白酶。我们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并加以改进,分别对40例结直肠癌标本进行了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一步探讨了端粒酶活性表达的临床意义。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检测组织取自手术切除标本,随机选取的40例结直肠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EphB-2受体、HER-2、EGFR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86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中EphB-2受体、HER-2、EGFR的表达水平,以结直肠腺瘤组织标本47例作为对照。结果在癌旁无瘤黏膜、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3组中,EphB-2受体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86/86)、95.7%(45/47)和83.7%(72/86);HER-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4.9%(30/86)、42.6%%(20/47)和74.4%(64/86);EGFR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9.5%(34/86)、46.8%(22/47)和65.1%(56/86),癌旁无瘤黏膜、结直肠腺瘤与结直肠癌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直肠癌中EphB-2受体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而HER-2、EGFR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EphB-2受体、HER-2、EGFR对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有明显影响,可作为临床判断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粪便肠脱落细胞、组织细胞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对大肠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端粒酶PCR-ELISA检测法检测30例大肠癌患者、30例大肠腺瘤患者及30例对照组健康自愿者粪便肠脱落细胞及对应组织细胞标本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大肠癌组粪便肠脱落细胞标本中,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为83.3%(25/30)。大肠腺瘤组粪便肠脱落细胞标本中,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为66.6%(20/30)。对照组粪便肠脱落细胞中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为3.3%(1/30)。27例大肠癌组织端粒酶表达阳性的患者有25例其对应的粪便肠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也呈阳性表达。结论粪便肠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对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胃癌、结肠癌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胃癌、结肠癌及其相应正常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探讨其在胃癌、结肠癌发生中的作川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TRAP法检测92例胃癌、结肠癌和61例正常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并州端粒酶活性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胃癌和结肠癌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84.9%,而正常组织为9.83%,胃癌和结肠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胃癌、结肠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在不同分化程度及淋巴转移之间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端粒酶在胃癌、结肠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端粒酶在胃癌、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而在正常胃肠组织低表达的特性,使其有望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胃肠道肿瘤诊断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APE1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1)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5例大肠癌、72例大肠腺瘤、60例癌旁大肠黏膜和40例正常大肠黏膜中APE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APE1与大肠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正常大肠黏膜APE1呈胞核表达,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组织APE1表达特征发生改变,呈胞核表达、单纯胞质表达或核浆共同表达。APE1胞质异位表达率大肠癌组织为73.6%,大肠腺瘤组织为83.3%,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癌旁大肠黏膜(10%)和正常大肠黏膜(0%,P〈0.01)。APE1胞质异位表达与大肠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0.05)。结论 APE1胞质异位表达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端粒酶在各种甲状腺肿瘤中的活性状态。方法 用改良的以PCR为基础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PCR),在定性及定量水平上检测了100例良恶性甲状腺组织标本及15例甲状遥癌细针穿刺标本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甲状腺癌组织的端粒酶阳性率(83.8%,31/37例)明显高于良性甲状腺病变(21.2%,7/33例)及病变旁正常甲状腺组织(13.3%,4/30例);15例甲状腺癌的细针穿刺标本也均呈阳性表达,与相应的组织标本相符。定量结果显示甲状腺癌组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良性病变及正常组织;髓样癌及间变癌的活性又高于乳头状癌。结论 端粒酶活性为恶性甲状腺肿瘤的一个敏感标志物。TRAP-PCR定量分析对甲状腺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miR-92a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miR-92a在124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取中位表达水平作为阈值将患者分为miR-92a高表达组和miR-92a低表达组。利用卡方检验及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miR-92a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点的相关性。应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及生存时间。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MiR-92a表达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P=0.015)、浸润深度(P=0.031)、淋巴结转移(P=0.030)、远处转移(P=0.011)和AJCC临床分期(P=0.047)存在显著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表达和低表达miR-92a组患者术后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6.1%和91.9%(χ2=12.006,P=0.001),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9.350(95%CI:26.627~32.074)个月和34.939(95%CI:33.078~36.799)个月。多因素Cox分析显示,miR-92a表达是一个独立的结直肠癌预后评估因素(P=0.026)。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中miR-92a表达上调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AJCC临床分期存在显著相关性;miR-92a表达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患者远期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端粒酶活性在卵巢肿瘤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测定端粒酶活性在诊断和预测卵巢肿瘤方面的意义。方法:应用PCR-TRAP法检测30例卵巢肿瘤组织(良性组织8例,交界性或低度恶性肿瘤7例,恶性肿瘤15例)的端粒酶活性。结果:8例卵巢良性组织中均未测出端粒酶活性,7例卵巢交界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组织中,4例(57%)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15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14例(93.3%)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组织中,在组织类型、组织学分级及肿瘤分明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端粒酶活性的检测不仅有助于卵巢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且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银染端粒重复扩增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连红  马艳华  邱奕强  郑辉 《武警医学》2000,11(11):646-648
目的 探讨应用银染端粒重复扩增技术(TRAP)检测乳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方法 用银染TRAP法对36例乳腺癌组织和24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 36例乳腺癌外科手术切除组织中,33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91.7%),而其它良性乳腺病变组织无1例阳性,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端粒酶激活在乳腺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端粒酶活性检测可望成为乳腺癌诊断的有用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γ射线诱导细胞死亡过程中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γ射线照射人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后端粒酶的变化及其与细胞死亡的关系。方法 检测照射后不同时间细胞端粒酶活性,细胞内端粒酶原位表达以及死亡细胞总数和形态观察。结果 在1-5Gy吸收剂量范围内A549和L02细胞辐射诱导死亡以凋亡为主要途径;在凋亡发生的过程中,端粒酶原位检测显示60%-90%的细胞中存在强烈的端粒酶信号,TRAP检测示端粒酶活性表达增强,提示放射损伤可诱导端粒酶活性增高,高端粒酶活性可持续至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γ射线诱导人肿瘤和正常细胞凋亡可能不是通过直接抑制端粒酶活性的机理,辐射诱导端粒酶活性增高可能是细胞修复辐射损伤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3.
hTERT基因反义核酸对Hela宫颈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人类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对宫颈癌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TRAP-ELISA检测Hela细胞在反义核酸处理前后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hTERT基因反义核酸能有效抑制Hela细胞端粒酶活性。结论:hTERT基因反义核酸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端粒酶活性在恶性腹水中的诊断价值及疗效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在良恶性腹水中鉴别诊断及恶性腹水化疗疗效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端粒酶PCR ELISA方法检测95例腹水脱落细胞中的端粒酶性及26例恶性腹水腹腔化疗后的端粒酶活性变化,并与细胞学及相关肿瘤标志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恶性腹水及可疑恶性腹水中的端粒酶活性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腹水,良性腹水中的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8.3%,明显低于其肿瘤标志物阳性率18.3%;恶性腹水中的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88.6%,显著高于细胞学诊断(45.7%)及肿瘤标志物(51.4%)的阳性率,其端粒酶活性表达随腹腔化疗疗程而下降,与化疗的有效率大致相符。结论:端粒酶活性可作为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标准及恶性化疗疗效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物端粒酶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CT引导下经皮肺肿块穿刺活检物端粒酶活性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银染 TRAP法测定 43例肺肿块穿刺活检物端粒酶活性。结果  43例肺肿块经病理确诊肺癌 32例、肺良性病变 11例 ;32例肺癌中端粒酶阳性率为 87.5 % (2 8/ 32 ) ,而 11例肺良性病变中端粒酶阳性率为 9.1% (1/ 11)。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物端粒酶活性测定 ,可作为诊断肺癌的有效指标 ,端粒酶可成为肺癌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CT导向肺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肺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经X线平片与CT扫描疑诊为早期肺癌52例患者,分别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与经皮针刺切割活检,并使用银染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而后将早期肺癌(T1NOM0)与非癌病变组对照研究。结果 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肺癌患者22例,肺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表达率为86.4%(19/22);经手术或随访2年以上证实为良性病变者24例(肺囊肿3例,结核6例,炎性假瘤5例,肺炎10例),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为4.2%(1/24)。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1)。结论 端粒酶可以作为肺癌定性的一个敏感的肿瘤标志物,结合病理学检查,有可能对肺癌作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收集内窥镜取材的正常大肠粘膜7例,大肠腺瘤15例,大肠腺癌12例,癌旁粘膜10例,应用体外组织培养,搀入BrdUrd,再用BrdUrd的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观察细胞标记指数(LI)及细胞增殖带。结果发现,大肠癌癌旁粘膜、腺瘤和腺癌的LI明显高于正常粘膜,细胞增殖带在腺瘤和腺癌中明显扩大。这一发现为研究大肠腺瘤发展为大肠腺癌的过程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